5分钟,讲清4个最热门的白茶基础知识,懵懂小白也能懂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好奇心这个东西,应该算是一种优势。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之下,我们依旧感性,依旧有些文艺爱好,愿意花时间在这些事情上面。
而更多的,是贡献给了逻辑思考、人生追求,这些个东西了。
关于生活的合理想象,应该是这样子的:
偶尔下厨,做几道赏心悦目的小菜;逗猫遛狗,养花养草;安静的时候,看看书,喝喝茶,或者捣鼓一些自己的小手工等等。
自由自在,享受生活。
有不少茶友曾经说:“我好佩服你,哪里来这么多灵感?”
其实,哪有什么佩服的,不过是个人的一些拙见罢了。
除开大家的提问,我还经常自己给自己寻找问题,自问自答。
最害怕的,就是灵感枯竭。
但好在,当从茶友们所投来的一个问题,引出一大串问题的时候,我就知道,灵感永远不会枯竭。
因为内心深处,抱有那样多的好奇心。
想要喝懂白茶,最简单的就是了解白茶基础知识。
尤其对于新人来说,大概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2》
知识点一:白茶的季节
白茶的主要采摘季节,集中在春、秋两季。
每年春白茶的开采时间都不固定,大约在3月中旬到下旬,不过具体的日子,还要根据当年的气温状况而定。
比如今年(2021年),立春在春节之前,天气热得快。
从3月8日开始,高山茶园就已经可以少量采摘白毫银针,春白茶的序幕正式拉开。
而平地地区和低海拔地区的茶园,由于气温略高,则会比高山茶区提早3-5天左右开始采茶。
春白茶的采摘,会一直延续到谷雨之后,立夏之前才算正式结束。
在春茶季中采摘的白茶品类,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和春寿眉。
它们身上带着明显的春意,绿意盎然,毫香清郁,汤感鲜爽空灵,温婉纯净。
之后漫长的夏季,茶园将进入一段时间的休眠,不再采茶。
等到入秋,白露节气前后,才是采摘秋白茶的最好时机。
秋白茶最大的特点,是囊括了反映各个节气特点的节气茶,比如白露茶、秋分茶、寒露茶等。
从仲秋到深秋,天气渐渐转凉,白茶所呈现出来的香气和滋味,也截然不同。
但有些茶客固执地认为,只有春季采摘的白茶才有营养,而秋茶不过是残花败柳。
甚至于有的茶掌柜,出于某些目的,声称自己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只卖春茶。
然而事实是,茶树所蕴含的丰富养分,确确实实可以承受起春、秋两季的采摘。
并且,春白茶与秋白茶,生长在不同的季节,也拥有了不同的个性。
春茶小家碧玉,秋茶张扬洒脱,各有风情,都值得品饮。
真正的“好白茶”,不单单以季节为依据,而是从原料、工艺、储存三个方面来看。
《3》
知识点二:白茶的工艺
谈及白茶的工艺,想必大家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两个字——简单。
也不乏有人说,“白茶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茶,怎么还能卖这么贵?”
在一部分人的心中,白茶就是把叶子采回来,没有揉捻也没有杀青,直接晒一晒就能喝。
这种观点,是茶圈内长久以来对白茶的误解。
白茶的工艺看似简单,实则内藏玄机。
制作白茶主要是两个步骤,萎凋和干燥。
萎凋中最为高级的方式,就是日光萎凋。
先把采下来的茶青鲜叶,薄摊薄晾在水筛上,再通过温和的阳光让鲜叶中的水分蒸发。
日光萎凋,决不能随便。
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萎凋时还需要根据风向、光照、温度等因素,作出适当调整。
如果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就会把娇嫩的茶青晒伤、晒红,严重破坏茶叶的口感和品质。
干燥,是白茶工艺的最后一步。
用低温慢烘,逐步把白茶的芽头和叶片彻底烘干烘透,让含水量低于8.5%。
足够干燥,才有利于白茶品质保持稳定。
可以看出,白茶的工艺简朴,发酵程度极其轻微,极少人为干预,近乎天然。
这样的工艺,保持了原汁原味,鲜香醇爽,也为未来越陈越香奠定基础。
《4》
知识点三:白茶的“珍贵之处”
不少人在买茶时,喜欢盲目相信所谓的品牌茶、大师茶、山场茶、古树茶等等噱头。
到了现在,也原封不动地套用在了买白茶上。
实际上,很多时候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一点,营销。
举个例子吧,大家所认为的“大师茶”,就意味着身后有大师为其背书。
所以,有人宁愿花大价钱为一些“大师监制”或“大师亲制”买单。
可真正的大师,应该是苦心钻研,默默无闻,不喜欢过多抛头露面。
有好的茶青原料,就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为其锦上添花,制成超出茶青本身属性的好茶。
而即使是一般的茶青,也能尽己之所能,妙手回春。
这,才是真大师。
而白茶的珍贵之处,在于用优质的原料、传统的工艺,再经过恰当的仓储。
因此,不仅当下新茶时期好喝,陈化为老白茶以后,也能惊艳四座。
话又说回来,大师茶到底好不好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毕竟有的人喝茶不是为了“喝”,而是为了面子,为了虚荣心。
《5》
知识点四:白茶喝什么?
某天,有位茶友说自己在外面喝到了一泡味道特别淡的白茶。
香气很弱,也不够清晰,茶汤喝起来和白开水差不多。
结果茶掌却告诉他,无味之味,是白茶的最高境界。
这般故弄玄虚的说法,如果是遇到了一位新人,什么都不懂,想必真的会被糊弄过去。
可谁说白茶没有味道了?别误人子弟了!
持此论者,必然是为了给自己手上这些毫无品饮价值的白茶找借口。
否则,自己再也想不到其它站得住脚的理由。
喝茶,滋味当然是第一要义了,没有味道的茶,不如喝白开水,还省钱呢。
不可否认,大多数人对白茶的第一印象,就是“淡”。
的确,相比起岩茶、红茶、黑茶等茶类,白茶的滋味无疑是淡的。
但这种淡雅、清新的风味,也俘获了许多人的芳心。
白茶虽然滋味不算浓烈,但茶汤中的内含物质,却很饱满。
茶香不仅盘旋在盖上,也沉沉地落入汤水里,形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落水香。
喝下后,齿颊留香,吐气如兰。
并且,好白茶的内质丰厚,含有大量的茶氨酸,而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适中。
泡出来的茶汤,是香清甘活的,是鲜香醇爽的。
它不沉闷,不浓酽,不苦涩,就是白茶最本质的样子。
觉得淡的人,恐怕是没喝过真正的好白茶,或是喝得太少,没有记住好茶的口感。
多喝,多学,也就慢慢能喝懂了。
《6》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这是一句浅显易懂,但意义深刻的至理名言。
只要有决心,一定会日有所长。
但是,看得再多,听得再认真,也不如真真切切喝茶来得印象深刻。
储备知识,终究是为了以后时间做准备。
当我们熟知了这些理论后,消化吸收,再转化为日常买茶时的小技巧。
相信,买到劣质茶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正如名句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