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营的荷花汪
王家营的荷花汪
文/戴官宝
早年,在王家营镇的西圩门外到西坝之间,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湿地,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湿地的西半边生长着高大茂盛的芦苇,约占整个湿地面积的2/3;湿地东半边长满荷花,占湿地面积的1/3。特别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这片湿地鸟语花香,蝶舞蜂忙, 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王家营镇的人们都叫它为荷花汪。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后期,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这片美丽的荷花汪陆续被征用了,大片美丽的芦苇荡和荷花不见了。2002年,淮阴区人民政府在她的北侧偏西方向,保留了一小片湿地,修建起新的荷花公园。
荷花
汪
荷花汪的中间东西向有一条小路,约一米多宽,从王家营的土圩子西门,一直通到西坝的五条路口,就在现在的富豪花园东围墙内。在离王家营土圩200米左右的小路上有一座小石桥,小桥下面是一条南北向的小河,这条小河是偌大的荷花汪唯一的出水口,长年流淌着碧绿的清澈见底的河水。小河水穿过小石桥,继续向北流淌,在荷花汪北边的小盐庄前面拐弯向东,穿过现在的淮海北路,在老淮阴县大衙门口西侧围墙边拐弯向北,流淌向盐河。这条小河之所以清澈见底,是由于它有大片的芦苇荡、荻草、蒲草等水生植物的过滤、净化、调节,水质才那么好。王家营镇西圩门附近的姑娘媳妇成群结队,在此漂洗衣服被褥。我那91岁高龄的孟以兰表姐和我86岁的姐姐共同回忆:从开春到冬天上大冻前,她们都会在此浆洗衣服,淘米洗菜,跟姐妹们家长里短,嘻嘻哈哈的度过快乐的时光。说到此,她们布满皱纹的老脸上,满滿是幸福感。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荷花汪”一片生机盎然: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开始冒出粗壮的嫩芽,香蒲、荻草等各种水生植物也争先恐后地伸出水面展露自己美妙的身姿;水鸡、野鸭等鸟类跃跃欲试,飞来飞去,享受春天带来的快乐;早醒的昆虫也在蒲草间翩翩起舞;清澈的河水中,鱼儿成群结队游来游去,似乎在寻找久违的小伙伴;青蛙、蟾蜍已从蛰伏一冬的巢穴里纷纷爬出,舒展身姿,寻找中意的配偶,以延续子孙后代,不久的将来,你会看到一群群小蝌蚪,洄游在草丛间,似乎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荷花汪
夏天来临,荷花汪生机勃勃,离芦苇荡老远,就听到柴呱呱(一种芦苇荡中特有的鸟类)此起彼伏的响亮叫声,还有风吹芦苇的沙沙响声、妇女姑娘们浆洗衣服的说笑声、儿童们呼朋唤友的叫喊声……这些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夜晚,捉青蛙、抓长鱼是我的强项,带着妻子和玩伴大黄、二黄,打着手电,拿着自制的铁叉、护篓(渔护),在荷花汪仔细寻觅,有时收获颇丰,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端午节前后,王家营及西坝周边的群众还有很远的人,都会到荷花汪打柴叶,回家包粽子,因为荷花汪的芦苇长得高大粗壮,它的叶子比别的地方柴叶宽大且长,深受周边群众喜爱。荷花汪里硕大的荷叶被儿童摘来做遮阳伞,也有拿到酱园店里换点小酱菜的。星期天、节假日,河花汪岸边捉青蛙、钓鱼的人比比皆是。
荷花
汪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荷花汪虽不及万亩荷花荡,也有荷藕丰收的情景,其他如菱角、芋头、茨菇、鸡头、莲蓬,也是应有尽有。由于没有夏天的闷热,水中的鱼儿更加活跃,人们钓鱼捕鱼收获更丰,整个荷花汪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场景。
荷花汪
冬天,人们把成片的芦苇割回家,去掉芦叶和柴根,将芦杆修成长短齐整后晒干,用刮刀(一种专门用来剖芦苇的刀具)将芦苇从头到尾剖开一条缝,摊在地上用石磙子来回反复碾压,经过几道工序,使它变成扁平的芦席用柴,人们用它编织成房顶的望席、装粮食用的屯席、铺床用的柴席等等;将略细小的芦苇编织成柴芭,用做房顶上的望芭、内山墙的芭,也有些人家的外山墙及前后墙也都用它来做,只是里外要糊上泥巴,就是一座能遮风挡雨的房子了。芦苇的叶和根、花等下脚料用做烧柴,那时人们的生活燃料全是柴和杂草。将水中的芦根挖回来可作药材,它能滋阴去火。香蒲也是一种全身都是宝的水生植物,人们把它割回来,摘下香蒲棒,抹下蒲棒花,弄碎、晒干,变得十分柔软,人们把它装进枕芯里,做枕头又暖和又柔软;蒲叶晒干后可做多种日用品,如蒲扇子、蒲包、蒲合,过去铺在床上睡觉用的席子等等。你看过去的劳动人民多聪明,真是物尽其用。香蒲的根,更是美味的食材,“蒲儿菜”是江淮地区独有的、闻名全国的菜主料,可以烩豆腐、包饺子等。
荷花汪
偌大的荷花汪是怎样形成的呢?据我94岁的表姐宋文英回忆:是黄河夺淮后,为防洪挖土修黄河(淮河)大堆形成的。从黄河大堆北荷花汪边看大堆高约十多米,而从大堆南边的河岸看大堆只有几米高,这就是黄河夺淮后形成的怪现象。现在护理学院的北围墙就是河花汪的南边界,东边到淮海北路,北边到现在市一院的门诊大楼,西边到富豪小区。河花汪的西南角建有一座瞭望塔(测量标志),瞭望塔堆下、河花汪西边有个叫五条路的地方,向南通西坝堆上和黄河大堆南,西边通西坝堆下,东边通王营家镇西圩门,北边通小盐庄,所以人们习惯称此地为“五条路”。
荷花汪北边,现在市一院南边门诊大楼的南门前,原来有个叫“小盐庄”的小村庄,只有几户人家,离淮海北路有几百米,因为过去有“票盐”(盐商)在此卸盐、转运,洒落下大量的碎盐,地面白茫茫一片,周边的村民在此刮出泥盐,加工成粗盐卖出去,久而久之,一部分人就在这里定居形成小村庄。据今年79岁的战友高月友回忆说:他本人就是小盐庄人,小盐庄分前后两排,前面有四户人家,有姓张、姓潘的,后面三户人家有姓李、姓高的等。时过境迁,那么一个风景甚好、民风淳朴的“小盐庄”早已不复存在了。
荷花汪这个曾经美丽的地方,虽然已经老去,仍然活在我的记忆中,我常常在梦中和小伙伴一起走进你的怀抱,重温儿时的快乐时光。
戴官宝,58年工作,当过兵,打过仗,干过公安,管理过公路。退休后,写点东西,乐一乐,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