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旁的那片竹林
在我老家房子的西侧,有一片竹林。
这竹林是我祖父种植的,距今大约50多年了。
其实关于老家的这块宅基地,还有一些轶事。每每听长辈们说起时,都无不流露出一种自豪或是佩服之情。因为什么呢?可能跟祖父有关。他年轻时,随性潇洒。白天做活,晚间和人家猜宝赌博。有一回,他竟赢下了这块将近4亩地的宅基地。
得地之后,他就开始设计这块地。盖房子,种树,挖沟,样样亲自过手。
竹林,就是那时种下的。不知从什么地方挖来一些竹子根,稀稀疏疏地种下了。第二年发出一些,然后一年一年汇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占据了房屋的西侧和屋后的土地。
宋人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祖父在设计家园的时候,不知是否受了苏轼影响,还是什么,现已无从求解了。我想,农村人在屋舍周围种些竹子,大概还是为了实用的目的。那个年头,家家需要盖房子。房子在上梁后,都要罩上一层竹篾,或是一些竹竿,才能放瓦。所以家家种上一些竹子,应该也是为了建房的需要。当然自家的房子不是每年都要建的。那么每年新长的竹子怎么办呢?我小时候,夏秋之时,经常可以看见,有人到我家去探问竹子卖不卖。他们多数都是为了建房的需要。
夏天农闲的时候,我也会看见祖父砍上几棵竹子。坐在竹林里,用篾刀把竹子破上几瓣,然后把竹片再破,直到竹片大约有半公分左右。他把细细长长的竹条,码在一起,接着就开始,编一些家里用的篮子、筐。那时,竹林浓阴匝地,凉爽悠然,知了在一旁的树上一个劲地唱着,祖父一人默默地弄着这些竹器,祖母或是在一旁收拾着中午的菜蔬。这样的情景,现在想来让人无限向往。
竹子对于农家的用途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菜园里,黄瓜豆角丝瓜搭个架子;房里,夏天撑个蚊帐;厨灶间,编个蒸列子;床架上,编个竹席子。当然对于孩子们,竹子或许还有其他的用途。我记得小时候,有几个同龄孩子们,他们把一棵竹子断开,分成几段,一节竹子上的枝桠不全剔去,留下稍短的一些,放在地上,或是端在手上,就俨然是一架机关枪了。他们在竹林里,追逐打闹,那欢乐与刺激不下于时下的流行CS游戏。还有人,把竹子制成钓竿,夏日时候,躲在阴凉下,享受垂钓之乐。冬天,竹子上,落满了雪,压得枝头全都垂下。一些爱玩的孩子们,在竹林里,趁人不备,摇晃竹子,落雪直砸下来,灌了一颈脖子。乐呵间,还会惊起许多鸟雀应声飞去。
这片竹林现在愈发地式微了。每年新发的竹子业已不再那么粗壮。细细的,疏疏的。母亲说,竹子要死了,也没“建建”(就是管理的意思)。
这些年每当我回去的时候,都会到竹林里看看。确有不少竹子,朽了。或是根部显出铁锈的颜色。一棵棵无人问津。现在人们盖房子、家用物件都不需要竹子了。竹子愈发不受待见了。我见到村上很多人家已经把屋后的竹子全部砍去,再用拖拉机刨去竹子根,把地整整,种上粮食。我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说,为什么,竹子也没啥用,种粮食多值钱啊。可是每次在我经过的那些人家的房屋后,我都会觉得莫名的奇怪。房子很突兀地矗立在田地旁,家前屋后光光的,没树没竹,好像一个家一点历史都没有,说家好像就是那个房子而已。真让人呜呼哀哉!
我家的这片竹林还留存着,不过中间也种下了一些杨树。有不少人走来过去,对母亲说,还要这一大片干啥,砍掉种上一些粮食多好,你这一大片,也有不少地吧。母亲听后笑笑,说等等弄啊。我不知道这等等是什么时候,总之若是真的把竹林祛除了,我想说,一个时代过去了。
年后,父亲血压有些高,听人家说,喝一些鲜竹叶熬的水试试。母亲每天就到竹林里摘一些回来,熬水后,他们都喝了一些。也不知道效果怎样,但是他们都说口味不错,有清香味,跟茶叶茶似的。
薛正雷,男,盱眙人,现就职于淮安市淮阴区赵集中学。教学之余喜欢看书、写点散文,在《淮安日报》《淮安文艺》《淮阴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