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喜艳丨逍遥行
周末,几个朋友相约驱车外出转转。出市外,先走平桐路,又走叶鲁路。叶鲁路两边是高大笔直的白杨树,白杨树有好多年了,根粗枝茂,树阴浓厚。从车窗往前看,无尽头的树木在远方交织成一条线,蔚为壮观。在鲁山张官营镇向南又向西,走进了一个山村,路牌上写着柴沟村。
沿乡间小路往前,路两边有矮矮的山,山上的树绿得逼人的眼,山坡上开垦的一大片梯田错落有致,像是写在山上的诗行。走到小路的尽头,面前出现一大片碧绿的水,像海子,又像一块碧玉。原来是个小型水库,水库北面是山,西面是个村庄。下车一打听,这里属于叶县常村乡。
水库有几十亩大,边上散落着三五个从远方来垂钓者。村边一清溪旁,几个农妇在洗衣服。野草野花给路边的荒地铺了一层绿毯,一丛丛黄的、粉的、紫的、白的野花开得正盛。成群的白蝴蝶在野花上翩翩飞舞。前几天刚下过雨,空气清新,散发着泥土和野花的芳香。这里是那么幽静,听不到一点喧闹声,令人疑心来到了桃花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弃车步行到了水库北面的山坡上,离水更近了。站在山坡上,真有高峡出平湖之感。山坡上,一对父子吆喝两头牛在耕地。有一丛小竹林,到处是野花,一大蓬一大蓬花事正繁的像是野蔷薇,开满了红的粉的花,蜜蜂在上面嗡嗡嗡地忙碌着。我和女友争相在野花面前摆POSS留影。同行者小石小时候生长在大山里,一会儿就采摘了一大捧二花、蒲公英等中草药。和女伴躺在草地上,呼吸着野花浓郁的甜香,耳边是布谷、小鸟欢快清脆的啼叫。周围是那么静寂,阳光是那么明媚,天空是那么高远,湖水是那么幽蓝,时光在这里仿佛凝固不流,此时我们也遗忘了世间。想起一副对联:“来者莫忙去者莫忙,且坐坐光阴不为人留;功也休急利也休急,再行行得失无非天定”,在大自然面前,尘嚣浮躁的心早已空明。
恋恋不舍地启程前行,到了下站孤石滩水库,这里仍属于常村乡。车一直开到水库大坝上,在一小饭店前停下。十快中午了,就在这里吃午饭。点了芝麻叶、槐花炒鸡蛋、苦瓜、蒜汁捞面条家常饭菜,把二花、蒲公英洗干净泡在茶壶里,一边喝茶,一边看波光粼粼的湖水。水库有几百亩大,一眼望不到边,逶迤着向西南延伸。水库中央,耸立着一座巨石。传说很久以前,邻水库而居的一个小伙子一猛子扎下水,就陷入了这块巨石中。人们千呼万唤,都找不到踪影,失踪了四五天,小伙子居然活着回来了。据守水库的工人讲,这块巨石永远离水面这么高,水涨石也涨,水落石也落,这就是孤石滩水库得名的原因。
吃过饭,四个人玩纸牌斗了一会儿地主,继续前行,去南阳方城县拐河镇。在拐河镇的河边,看到了一所小学,叫文曲小学。校舍俨然,因为是礼拜六,校园里寂静无人。学校大门两侧,红纸上一幅醒目的行书长联:“吟诗作赋敢超西汉两司马,培优补差竟越春秋一仲尼”,虽然不怎么对仗,但在乡野农村,这样的雄心气魄又有谁不叫好钦佩呢?有这样气魄的老师又怎么培育不出英才?这样的气魄又有谁会担心少年不强,中国不强呢?
下午四点多,踏上归程。车上的音响放着许巍的歌,许巍的嗓音有点忧伤,有点无奈,车上的人亦沉醉在此歌声中:
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吹响这风铃声如天籁;
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让一切喧嚣走远。
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蝴蝶自由穿行在深涧;
看那晚霞盛开在天边,有一群向西归鸟……
作 者 简 介
郑喜艳,女,河南叶县人,基层公务员,喜欢读书旅游,希望书籍和行走能滋养一颗丰富的灵魂,偶尔写点小文,记录生活的点滴。年轻的日子没来得及珍惜,只能认真地老去。最近有几篇散文发布在《行参菩提》《文学百花园》微信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