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羡华丨秋韵
春之温柔,夏之炽热,秋之优雅,冬之沉静;这是一年四季给人的感觉。然而,这感觉并非大众化的,乃是文人骚客的专利。
宇宙茫茫,地球公转,四季更替,周而复始,春暖、夏热、秋凉、冬冷,这是自然现象;就是这文化人如疯如痴,自作多情,对着花、对着草、对着天、对着地、对着那宇宙万物别出心裁地生出喜好、悲欢、爱恨之情来;于是乎,这地球上,除了人与人的情感,人与世间万物也变得缠绵悱恻起来,如此,人对四季的情感印象就司空见惯了;有人爱春,有人爱夏,也有人爱冬;相比之下,爱秋的人似乎要少些,而贬秋、损秋、哀秋、悲秋之现象则比比皆是;诸如“众人皆春我独秋”、“老气横秋”、“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是秋色,又是寂寞。”我所接触到的中国文人的悲秋哀秋可追溯到先秦,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山,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瀉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近现代的皈依佛门的李叔同更有《悲秋》云:“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个中缘由,我想是四季更替、草木枯荣给人的启迪和联想吧。植物总是随阳光、雨水之变化由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落叶至枯萎而终其一周期,对于它们来说,由春而夏,是走向繁荣,由夏而秋,是走向衰亡;由是,秋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就成了“衰亡”、“凄凉”、“寂寞”和人生晚景的象征,无怪乎人们对其竭尽贬、损、哀、愁之意了。
然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四季当中,我最爱的是秋;从气候上来讲,秋天是最宜人的,秋高气爽,凉热舒适;没有春天的阴雨潮湿、夏天的炙人酷暑和冬天的寒冻逼人;从自然景观来看,秋天虽无百花竞放、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蓬勃,却满眼是翻滚的麦浪、遍地的果香和那“满城尽戴黄金甲”的菊黄,还有那大雁南归儿女满堂的吉祥。
暮霭中,夕阳西下,红霞万朵,农家炊烟袅袅,村道旁,野菊花竞相开放;暮归的老牛驮着吹笛的牧童,小山村,笛声悠扬……这如诗如画的场景,简直太迷人了。
“一年之爽在于秋”,这是我的感觉。
天高云淡,邀二三好友郊游、户外运动,登高望远,“长天共秋水一色,孤鸷与落霞同飞”,寥廓江天尽收眼底,真是既赏心又悦目哟;
月明星稀,踏着如水的月色,漫步在花香浓郁的桂园小径里,清风拂面、桂香扑鼻、虫唧充耳,噪中有静,真的会有通天接地、回归自然之感的;
最让我钟爱的还是那秋夜的茶趣:试想冰轮高挂之时,庭院中,一把摇椅,一壶香茶,一个小放唱机,明月清辉下,喝喝茶,听听曲,微眯双眼,抛开尘世间的所有烦心事,什么都可以不想,给自己的脑子放个假,优哉优哉,逍遥自在,这不是神仙过的日子吗?
春华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丰收的象征。稻菽千重浪,瓜果十里香;忙碌了半年的农人,眼前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这又是何等的爽哟!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连宋朝大词人苏东坡作为父母官似乎也在分享农家的喜乐。
当然,有这秋爽之感觉的不止是我,也还是大有人在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就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赞美这令人神清气爽的秋色。
文质彬彬的郁达夫先生也以一篇《故都的秋》把那北国的秋味写得美轮美奂、美妙无穷,让人读后真有一种绵长之余味,甚或会生出速去一睹为快的遐思来。在他的眼中,“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尤其是北国的秋、故都的秋;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还有那喇叭式的牵牛花和似花非花铺满了街面的槐树的落蕊、甚至连那灰土上留下的清扫落叶的细长的帚痕……无不流瀉出北国之秋神奇的美,难怪郁先生情之痴痴地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爱秋之心,可谓至极了。
最善伤感的易安女士李清照,称得上是哀秋、悲秋、愁秋之大师;她的词作《忆秦娥》、《醉花荫》、《鹧鸪天》《行香子》乃至《声声慢》写尽了肃杀秋景带给她的凄苦、悲凉和惆怅,感物伤神,悲天悯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可难得她心情好的时候竟也写出了“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这首略带赏秋的词作。
人之惧秋、哀秋、悲秋、愁秋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自作多情,虚无缥缈;我之喜秋、爱秋、赞秋、赏秋则是顺乎自然,着眼现实;是实打实的情感流露,无丝毫渲染、哄托之成分,属本分人的裸情。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代表着收获,是丰收的象征。
秋天的风景最美,其景致是金色的,空气是香甜的。
秋天的月儿最圆、最亮,是万家团圆的日子。
尤其是秋天的夜,最为清静,常给人以轻松、安逸的感觉和休养生息、宁静致远之闲情。
赵柏田有言:“这世界变化快,满世界行走的人要么无所事事,要么脸上写满了欲望。”是呵,看看身边的人和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铜臭,公众场所、市井街巷见面言必谈赌趣……对照赵先生所言,真不免会生出五千年中华文明随风断层的感觉来。
我不习于渲染情感,也不善于粉饰世界,更不伍于追逐时尚,总愿一切顺其自然。在这物欲横流世界,在这赌风日盛氛围中,当浮躁装扮成时尚笼罩于茫茫人海,我愿常驻岑寂的清秋,坚守这一份纯洁的宁静雅韵。
作 者 简 介
吴羡华,笔名“炎陵东吴”,湖南省株洲市人。喜爱文学,有诗歌、散文、随笔、通讯报道、理论调研文章散见于《湖南日报》、《株洲日报》、《湖南师大校刊》、《湖南省委党校校刊<理论与实践>》、《湖南税务报》、《湖南地税》、《经济税务报》、《湘潭晚报.雨湖副刊》、《株洲青春税苑》、《神农风》、《长风文学》、《苏门山文艺》、《国际网络诗刊》、《长江诗歌》、《岭南文学》、《北方诗歌》、《德云诗苑》、《西楼文苑》、《作家文坛》、《东北诗苑》、《胶东文艺》、《新诗地》、《诗人周刊》、《诗人思归》、《中国好诗》、《作家世界v文艺》、《美音文化传媒》报刊微刊。
诗观:赏诗怡情,以诗会友,追求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