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中秋”有奖征文】那年中秋/张雪梅
不知不觉中,时光的脚步又带走了人生旅途中七个春夏秋冬的轮回,两千多个日子的流逝,冲淡了感情,模糊了记忆。但七年前的那个中秋节,却像时光复制的模版,一直清晰的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依稀有烟花的斑斓在玻璃窗外闪烁,耳边似乎可以听到酒店里高脚杯的碰撞,我知道那是别人在庆祝中秋节。然而,所有的欢乐都与我无关,此时此刻,没有美酒,没有欢笑,没有月饼。抱着襁褓中不足百天的小女儿,我和老公相对无言。房间里出奇的安静,就连平日里总是叽叽喳喳的大女儿,也懂事的安静了许多,甚至走路时都蹑手蹑脚,生怕弄出点声音,惊扰了病床上的爷爷。
医生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老人家的日子不多了,回去准备后事吧!这或许是老人家最后一个中秋节,看看他有什么愿望,尽量满足他……”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听了医生的话,还是感觉像晴天霹雳,什么是日子不多了?什么是最后的中秋节?他才六十三岁呀,他从来都没有生过病,他的身体一直很好很少吃药……,然而,看着病床上佝偻成一团的公爹,一个多月病魔的折磨,头发全白,语言丧失,进食困难,我知道医生的话不是危言耸听。
深深的愧疚让我泪水滂沱,嫁到这个家十年了,因为我和老公工作在外,我很少回家陪公婆过节,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机会更是很少。记忆最深的是那次公公喝醉了酒,我劝他少喝点,他却不让我管。我和他开玩笑说:“你不让管是不行的,你的事儿我管定了,不但现在管你,老了我一样管着你”。自我感觉我算是个孝顺媳妇,公公也经常在乡邻面前夸我,可是现在,面对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公爹,我却还没有过陪伴,更没有尽孝。不是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是感觉他们还年轻,还不用陪。总感觉尽孝是他们老了才需要的。想想我和老公设计好的蓝图,等我休完产假,就把公婆接过来住。怕他们住不惯楼房,我们还把以前住过的小院重新休整了一下。让公婆住过来,离的近了,可以帮我们看孩子,我们也可以尽尽孝心,一家人相互有个照应。然而,老天给我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他没有让一个生命慢慢老去,而是让他戛然而止。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所有的愿望瞬间变成泡影。
此时此刻,坐在郑州肿瘤医院的病房里,我们全家在陪公公过他生命中最后一个中秋节,多想端起酒杯,给爱喝酒的公公斟满一杯酒,给他送上我的祝福,多想一家人坐在月光下唠唠嗑,说说话。然而,一切平日里微不足道的举动,在这一刻都变成了奢望。脑部肿瘤压迫神经,公公已没有办法自己进食,维持生命的是一瓶瓶静脉注射的药物,还有用针管推进嘴里的几毫升牛奶。或许是药物的作用,亦或许是多了亲人的陪伴,(以前是老公自己陪护,我和孩子是专程赶来的。)公公今天精神还可以,他用眼神示意我想抱抱襁褓中的二宝,但用了全身的力气,连自己的手臂都没能抬起来。我急忙把二宝放到他身边,对他说:“二宝让爷爷看看,今天是中秋节,祝爷爷节日快乐!”听我说到中秋节,老人的眼神移向窗外,老公忙把窗帘拉开,一轮明月挂在蓝色的夜空,第一次,一家人这样聚在一起赏月。月光下的病房愈发的惨白,月光下的公爹也愈发枯瘦。然而这一刻,我想让时间定格,我不在乎中秋节没有美酒,没有笑声,没有欢乐,我不在乎中秋节赏月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因为至少还有,月圆,人也圆。
老天没有给我更多时间陪伴老人,七十八天病痛的折磨,让一直硬朗的公公灯枯油干,声嘶力竭的痛哭没有让心里深深的愧疚和满满的遗憾打折。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我懂,只是没有料到来的这么突然。总以为还有时间,总感觉明天也不晚,然而这个特殊的中秋节,让我彻底明白了,往而不可追的是岁月,去而不可见的是亲人。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吧!
作 者 简 介
张雪梅,周口市川汇区黄泛区金童幼儿园教师。热爱生活,痴迷文字,喜欢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点滴感悟汇与笔端。有文字发表在《行参菩提》和《茶乡漫话》网络平台。偶有文字见于本地书刊。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行参菩提·“那年中秋”散文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