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从没被叫过「宝宝」的孩子,一句话让所有人泪崩
作者 | 二禾
一句宝宝,一个小小的拥抱,孩子会有什么反应?
湖南一个12岁女孩,在班主任查寝的时候,听到老师叫了自己一声宝宝,立刻哭到泣不成声。
“我想哭。”
“你是第一个叫我宝宝的人。”
“我爸妈都没叫过我宝宝。”
原来,女孩从小父母离婚,爸爸又去外地工作,只留她自己一个人独自住校,老师又心疼又心酸,就去寝室拥抱了女孩,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一句宝宝,一个拥抱,竟然成了这个女孩最大的奢侈品。
孩子最期盼的一声“宝宝”,恰恰暴露了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父母没能说出口的爱意。
评论区里有太多人表示感同身受:
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过自己一次宝宝,
称呼自己永远都是全名,
自己也想被亲切的称呼,也想要温暖的拥抱。
有人说,“我从小不缺吃喝,可在印象里,就没有感受过爱。”
还有人感叹,“如果说我到底缺失了什么。可能是获得拥有爱的能力吧。”
为什么明明对孩子真的是无条件的爱,但就是没有表达出来?
让爱说出口,让孩子知道你爱他,真的太太太重要了。
说不出口的爱,孩子可能真的感受不到
为什么我们已经用尽全力去爱孩子,他们却还是缺少安全感?
经典纪录片《幼儿园》里,最戳心的一幕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被记者问到,你有没有听妈妈说过我爱你时,一个男孩一脸冷漠,冷冰冰地回答:“没有。”
又问另一个孩子,“你想对谁说我爱你?”
孩子的回答特别扎心,“我不好意思说,因为那个恶心。”
美好又暖心的爱意,在孩子的世界里,为什么会变成恶心的存在?
因为太多父母给爱披上了错误的外衣,缺失的爱意表达,就像被隐身了一样,孩子看不见,摸不到。
每一个孤独的孩子身后,都站着一个忽略表达的父母。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存在性焦虑」,探讨的就是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当父母态度冷漠、语气冰冷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是不被爱的。
我们以为对孩子的爱,就藏在辛苦准备的早餐中,紧盯学习的陪伴中……
其实,没有说出口的爱,对孩子来说,就像是披着隐身衣的隐形存在。你不说,孩子看不见,摸不到,更猜不到。
对孩子说「我爱你」,很重要
说起最会表达爱意的爸爸,肯定少不了著名漫画家蔡志忠。
他最热衷的,就是从不间断地对女儿表达自己的爱:
“你是我的女儿,我是你的爸爸,无可选择。”
“你就像我的小拇指,就算你犯100万个错误,也不会不是我的小拇指。如果小拇指断了一半,爸爸只会更加爱护它。”
“即使你犯了错误,也不要怕我知道。全世界有60多亿人,最可能帮助你的人就是我。”
当被问到从女儿多大开始这样说起时,蔡志忠一脸得意,从几岁开始,一直说到现在二十多岁。
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来自于父母口中的「我爱你」。
不断重复地向孩子表达爱的语言,可以让爱在孩子心里生根,你根本想不到,那些充满爱的话,会陪伴孩子走过多少艰难和挫折。
美国妈妈艾丽莎,就总结出了自己经常对孩子说的64句口头禅,不经意间在全网走红。
除了我爱你,这位妈妈还经常这样说:
你是被爱的。
你总能让我开心。
你让一切变得不同。
感谢你出现在我生命里。
你值得……
关于想念,妈妈这样表达:
当我我们分开时,我很想你。
我喜欢和你聊天。
我享受有你的陪伴。
父母的爱,就是孩子的全世界。
儿童发展协会研究表明,当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意和信心时,不但会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意愿,更会直接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和应对世界的能力。
光有爱是不够的的,不翻译成爱的语言,孩子很难感受到我们的爱。
拥有爱的孩子,更容易感知爱,会表达爱的孩子,才更加知道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
表达爱,其实是个技术活
如果能从下面这三个角度去留意,爱的表达就会顺畅得多——
爱就是爱,不需要设置条件。
“你考了100分,妈妈最爱你了。”
《小舍得》中蒋欣饰演的妈妈田雨岚,其实并不吝啬对儿子表达爱意,可她的爱传递到了儿子那里,却变了味道,因为在孩子心中,早就形成了一个概念:妈妈爱的是考满分的我。
《孩子知道你爱他吗?》一书中,提到关于爱的表达时,家长最容易踩的坑,就是将爱这件事和成绩挂钩。
爱意是最纯粹的表达,一旦爱和成绩挂钩,聪明的孩子就会立刻警惕起来,反而起到反效果。
用仪式感,来表达爱
朋友开玩笑说,儿子发烧,她可以一整晚陪护,眼睛都不眨一下;
给孩子做早餐,她能雷打不动5点起床,使出十八般武艺,一个月不带重样。
可偏偏那句「我爱你」,就好像被电焊牢牢焊死在嘴里,她怎么也说不出口。
生活的仪式感,是每个难以开口的“我爱你”的最好的表达。
每天早上起来,一个温暖的拥抱,临睡前一个的晚安吻,走路时的亲昵拉手,过生日时,一封真情实感的信……
这些仪式感,都可以代替我爱你,变成安全感和幸福感在孩子心中流淌。
孩子犯错时,是表达爱的最佳机会
当孩子犯错时,不要只顾着冲他发脾气,这个时候恰恰是教育孩子、表达爱的好机会。
虽然你犯了错,可我依然爱你啊,因为我对你的爱,原本就没有条件。
用理解和接纳,代替斥责和气恼。聪明的父母该知道,被包容、被理解、被正面管教的孩子,往往拥有行走世界的底气和力量。
在很多父母看来,养育孩子,就是不断在摩擦中,让他们自己读懂被爱的过程。
可说到底,只顾着埋头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的我们,却忽略了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有多少委屈和失落,付出了多少心酸和苦楚。
我一直珍藏着作家汪培珽的那句话:
最遗憾的就是看到多数的父母,已经花了95%的力气,却只遗漏了最简单,最容易的5%——父母的爱意,然后这爱意,就停留在自己手里,传达不出去。
多和孩子说「我爱你」吧。
—— End ——
作者:二禾,记者,甜品师,喜欢新鲜有趣的文字,偏爱甜蜜浓郁的奶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