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星爷!新喜剧之王后,没人再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了

今天晚上去刷了贺岁档第一部电影,周星驰执导的《新喜剧之王》,尽管去之前我朋友圈里已经不少人说这个片子很烂,千万不要去看。但此前《妖猫传》也是很多人说不好看,我去刷了之后却发现是难得的好片。鉴于这样的经历,我还是走进了新喜剧之王的播放厅。

一个半小时之后,我发现这次没有意外,朋友圈的评价都很中肯,确实不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片子。要我给星的话,半颗最多了。这半颗是给张琪演的父亲和王宝强演的马可,除了这两个角色有些圈点之处,其他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

片子的梗概和二十年前的《喜剧之王》几乎一致,连很多细节和道具都一模一样,比如片子一开场主角如梦拿着的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还有踩导演的脚,看得令人十分尴尬。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标准的“炒冷饭”,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除了剧情细节炒冷饭之外,新喜剧之王在演员的表现力方面却完全达不到喜剧之王的水准,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我努力试着排除“锚定效应”对自己的影响,结论依然如此。

主角如梦的演技根本撑不起一个“奋斗者”的角色。整个电影看完,我只觉得这个小姑娘努力,想当明星,被误解被拒绝被嘲笑被“绿”甚至被打骂,但我感受到的这些情节就只是情节而已,演员的表现力根本没有把一个人遭遇这一切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整部戏看下来,一个强烈感觉就是:太“平”了!这种感觉一方面来自剧情的简单炒冷饭,另一方面也来自演员表现力的欠缺。

相比较而言,张琪饰演的父亲的角色,倒是表现力十足。王宝强在片中也有一些突破,不再只是以往的“草根喜剧”加上一些功夫元素的刻板形象。事实上,看过《树先生》的同学,一定不会怀疑王宝强高超的演技和真正走心的实力。这两个角色,更重要的是这两个演员的表现,为周星驰的这部作品,稍微挽回了一丁点的口碑。

前两年开始,网络上就流传着各种与周星驰相关的段子。喊得最响亮的,莫非是“我们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如果说,《美人鱼》之后人们还褒贬不一,还有些人会把“欠”星爷的这张电影票补上的话,那么《新喜剧之王》之后,我想没有人再说还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了。

这部电影不但从片子本身的角度来说很差,从制作来说,也是极其缺乏诚意的。看这个片子的人,一定会有这个感觉:它甚至还不如一个业余爱好者拍的几分钟的短视频直击人心。导演的诚意,观众是可以用心感受到的。除了通篇的炒冷饭,各种花式植入,也让人“应接不暇”。

在电影上映前一段时间,周星驰穿梭中国主要城市,在抖音平台上各种频繁露脸,线下线上可谓用功颇深。但很遗憾,星爷的用功并不是针对观众,而是为了票房。

二十年以后,我们终于看到那个在荧幕上感动励志一代中国人的周星驰,变成了一个油腻的对观众不再走心的商人。

这种变化就是坏的吗?倒也不能这样说。在商言商,商人逐利,天经地义。只是,商业也有商业的规律,这些规律里,没有情怀这样的说法。

喜欢周星驰的人,七零八零可能居多。这两代人喜欢他,一方面的确是演的好;另一方面,周星驰的演出作品,也承载了几代人自己的成长记忆和故事。人们之所以喊出“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更多地,也是想再度走进电影院,回温自己的青春年华,让自己再感动再泪流一把。

但很遗憾,周星驰一次又一次地让这些人失望了,而且失望慢慢地变成了绝望。估计《新喜剧之王》之后,人们不得不接受“周星驰”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同他们的青春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

现在的周星驰,已经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周星驰。物非,人也非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像极了爱情,我们以为很久都放不下前任,但其实放不下的是那个认真努力爱得轰轰烈烈的自己。

情怀这个东西,很微妙,但也很现实。人们可以为了某个记忆深处的点而痛哭流涕,也可以为陪着我们走了很久的某个人而挂怀。可是,一旦回到现实里,要让那些因为情怀一直支持某个人的人们掏出真金白银去支持,这就立马从一个文艺问题演变成一个商业问题。

文艺当中怎么描述刻画“情怀”都不为过,但商业当中,一旦涉及到用真金白银投票时,消费者将立马收起他们泛滥的情绪,转而变得十分理性。尽管这种理性有时会稍微晚一点到来,但一定不会太晚,更不会缺席。

看看罗永浩和他的锤子手机,再看看周星驰和他执导的电影,情怀在商业规律里起的作用,一目了然。

作为一个演员,周星驰是非常牛逼的,甚至说代表了一代“喜剧”演员,也不为过。但作为一个导演,作为一个制作人,星爷的水平真的最多只能用“平”来形容。而如今,这种平,也已经支撑不起商业世界对他的期待,因为“情怀”已经消耗殆尽。

再见,青春。

再见,星爷。

今天起,没人再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