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赞美圣人,为什么又说“绝圣弃智”?“圣”和“智”指什么?

此篇承接(《道德经》为什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弃智可以理解了,那为什么要绝圣呢?陈鼓应难以接受的正是绝圣,而不是弃智。

河上公注绝圣是“反(返)初守无”弃智是“反无为”。老子宣说此理是在玄同大定中,即“致虚极,守静笃”之中,所以神定气闲,有大雄气象。

陈鼓应说:“通观《老子》全书,'圣人’一词共三十二见,老子以圣人为最高人格修养境界”,通行本“绝圣”一词则与全书对圣的肯定相违。”陈鼓应说的没错,《道德经》与孔子一样,对圣人是毫无保留的肯定,突然说“绝圣”令人难堪。

庄子《田子方》透露一点信息:魏文侯听了大宗师田子方对师父东郭顺子“其人也真”(真人气象)的一番描绘,倘然若失,终日不言,顿时明白自己是做了一个假人。

他对身边人叹道:“远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吾闻子方之师,吾行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土埂耳!夫魏真为我累耳!”

做假人真累啊!田子方的大宗师才是全德之人(真人),我原来以为“圣知”之言、仁义之行已经是最高深的学问了,现在听了子方对师父的描述,顿时开悟。我整个身体彻底松懈,似乎不存在了,口也张不开,心与形好像脱离了,什么话也不想说。我原来所学的,只是土块罢了。这个魏国国王我也不想干了,应该立即去追随大宗师做个真人才对。

这就是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人生的最高价值在哪里?这才是我(魏文侯)最想知道的。魏文侯谥号是文,一定有超越一般人的悟性

很多学人把庄子的这个公案当做文学故事来读,没有理解悟道的真正魅力。历史上魏文侯也许没有真正悟道,但有否悟道的片刻感受?在悟道的片刻,魏文侯真的体验到悟道的魅力超越人世间的一切魅力?我想是完全可能的。

印度古代国王和王子都有出家修道的案例,知道悟道比国王宝座更为珍贵。释迦摩尼就是其中的一例,但不是唯一的一例。

梁武帝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人物,他与菩提达摩的对话非常精彩,从对话中可以感觉到梁武帝悟道极深。梁武帝是最懂文化价值的帝王,而且身体力行,自己开讲佛经和儒家经典。五十岁以后不近女色,并作了《戒断酒肉文》作为佛教徒的戒律,延续至今。

梁武帝后来遭侯景之乱死于非命,人们对他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忽视了。这是以成败论英雄(有奶就是娘)这种实用主义影响所致。

梁武帝治国五十多年,国家相对安定,法制逐步恢复,文化迅速复兴。梁武帝是魏文侯的影子,梁武帝能够悟道,魏文侯也可以悟道。田子方为魏文侯演说修道士的无上境界,确实在片刻中让魏文侯灵魂震动。

田子方演说的核心就是弃绝圣智(圣知)。弃绝圣智就是弃浅思维之俗智,入深思维之大智。庄子说:“圣人用心若镜,应而不藏,不将不迎”,这就是对深思维之大智的描绘。

“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háng刑具之木)杨接槢(xí刑具之隼)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枘:刑具架手之孔)也”。《庄子·在宥》故曰:“绝圣弃智,天下大治也”。此处圣知二字相连。

庄子此处显然是在解读老子的经文。庄子在《在宥》述说了社会的不幸,“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遍地是冤死人,满大街是刑徒,死刑者一个接着一个,真是一个悲惨世界。

庄子的慧眼看到“千年之后必有人相食”,汉末、五胡乱华就大量出现人相食的记载,正发生在庄子之后五百年至一千年之间。“圣知”和“仁义”正在被利用,粉饰太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