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美国新工厂投产,但国内困局又该如何突破?

在冲击海外市场的同时,比亚迪更不应该忽视“短板效应”带来的危险。

文|江央索珍

在其他自主品牌纷纷想要进军美国市场的当口,比亚迪凭借电动大巴,已经率先在美国站稳脚跟。

前不久,比亚迪在美国独资设立的大巴工厂第三期竣工并全面投产,在10月6日的竣工仪式上,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政要代表更是同时现身为比亚迪剪彩,这么高级别的待遇,对于一家中国独资工厂而言很少见。

据了解,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美国独资运营并成功投产的电动大巴工厂,工厂占地面积近4.1万平方米,年产1500辆纯电动大巴,成为了北美地区最大的电动大巴工厂。

目前,比亚迪占据美国纯电动大巴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实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进入了美国市场。

比亚迪最初在美国拓展的是其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销售,如新能源车、太阳能产品等。

电动车产业在当时是美国市场的新兴产业,一个中国品牌想要立足于此并不容易,更何况,当时的美国市场也早已被本土品牌以及欧、日、韩系车瓜分完毕。

比亚迪最终选择将纯电动大巴作为一个突破口,进行错位竞争,但比亚迪还是栽了跟头。

2013年3月,比亚迪中标美国长滩运输署的10台电动巴士订单,但同年10月,比亚迪位于加州的工厂和办公大楼突然遭到洛杉矶劳工局的查处,理由是比亚迪违反了美国劳工法。

同时,《洛杉矶时报》头版刊登比亚迪欺诈员工的不实消息,一时间,比亚迪卷入舆论漩涡之中。半年后,长滩运输署董事会迫于压力取消了订单。

随后,比亚迪纯电动大巴K9成为全球首辆通过Altoona测试的12米纯电动大巴,同时比亚迪也获得了美国联邦运输管理局颁发的整车生产资质。

接下来,比亚迪在美国纯电动大巴市场一路“开挂”。至今,比亚迪已积累超过40多个优质客户,纯电动大巴的足迹已遍布全美东西两岸超过30个州。

目前,比亚迪拥有1.2万项以上的专利,其中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都是全球领先,比亚迪对纯电动大巴自主研发的电动卡车和储能产品能也在美国站稳脚跟,填补了美国在纯电动大巴技术上的空白。

但是,美国政治、经济局势的不稳定必将影响到刚刚建厂投产的比亚迪。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废除奥巴马遏制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政策,今年6月更是宣布退出 《巴黎协定》。这一系列举动将打压美国新能源产业这一经济增长点,未来几年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并不乐观。

此外,特朗普推崇贸易保护主义,主张美国本土企业优先原则,增加了外来车企在美国市场生存的压力。

而比亚迪在国内的市场困局,以及自身在车型、质量等方面的短板,也是比亚迪进一步冲击全球市场的绊脚石。

首先,比亚迪在传统燃油车上相对薄弱,导致比亚迪近年来竞争力不及其他自主品牌。所以在9月末,比亚迪又发布了一款传统燃油车,但在其他车企转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时候,比亚迪却回头发布了燃油车,这看起来却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同时,比亚迪“自燃”事件层出不穷,让消费者对比亚迪汽车的质量问题持怀疑态度。在车质网等投诉平台也都接到了不少车主的投诉,主要反应的问题集中在车身附件及电器上,包括电瓶故障、车身生锈等问题。

在新能源政策、车市竞争的双重压力下,比亚迪在国内的优势逐步减少。

公开数据显示,即便是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稳居冠军宝座,但今年1-8月,其整体累计销量为240466辆,较去年同期呈下滑趋势,下滑了约为16.6%。

从比亚迪公司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450.38亿元,同比微增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23亿元,同比下滑了23.75%。

如今,比亚迪原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长江已接任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原销售公司总经理舒酉星出任比亚迪汽车智慧生态研究院首任院长。

“淡季换人、旺季卖车”,正处于“金九银十”之际,比亚迪在此时选择更换销售总经理职务,折射出对销量不满意后所做出的调整。

正如木桶定律所提到的,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比亚迪想要在海外脱颖而出,也不能忽视其在国内的车身质量以及营销策略上存在的短板。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