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大,然后呢?
小贝求职致力于成为一家有强烈使命担当和价值情怀的领军教育集团,已帮助800+海内外商科学子斩获满意的offer。我们将以拳拳之心,争做全球职业培训教育的实践者、领航者。关注小贝,你能得到关于泛商科和金融求职的一切!
很多小伙伴都想进入四大,但是并不清楚:然后呢?
然后,小贝给大家讲讲前四大小伙伴的一些实际案例和故事,仅供参考。
代表类型1:财务和内审
这是最大多数四大人的去处吧,因为真的对口。四大在日常审计项目工作锻炼的最核心的领域内容便是对财务科目和会计准则的理解、对内控流程的把握,这是企业财务部门、内审部门对口的技能,也是一半四大人的去处。
以我身边之前的小伙伴为例,安永工作三年,去了银河证券内审;普华工作四年,去了百度财务;德勤五年,去了联想控股内审;安永manager,去了时代地产财务做manager...曾经有个学员咨询,刚毕业是直接去财务好还是先去四大历练几年?我有个小伙伴回答很精彩,我贴一贴:
“说实话我觉得四大就像个围城吧,进去的人想出来。从我自己的经历和认识的人的经历,我觉得起点在四大会更好一点:1)全局观,四大做项目是有机会接触到整个审计工作流程,报告的各个部分、相应的会计处理、审计处理,甚至IPO项目等;企业更可能前几年都在做一些相同的东西,而且小朋友进去,会被丢很多无意义的搬砖工作,逃不掉,四大可能升上去了就换一块来负责;2)升职机会和加薪机会,四大前五年做小朋友,基本是稳定每年升职加薪的,而且薪水是透明的,目前就可以知道;企业的话升职两年一次就不错了,加薪加的也不会像四大那么多,财务很少能每年保持20%增长的;3)带队能力,四大在s1可能开始做FIC,带队,企业有可能M出去都手下没人。
四大不好的地方在于:1)非常累,强度很大,加班很多 2)可能被钉在坑项目走不了 3)有些大项目只负责一小块东西,没啥意义
我觉得不管在哪里,小朋友都要做一个有大局观,有专业能力,有sense的人吧,最好是能碰到好的领导,能lead你去思考和学习。"
非常精彩的回答。如果有志于往财务和内审等稳定性中后台序列走,四大确实撑得上黄埔军校。
代表类型2:跳去投行
15、16年正是投行的大年,四大er以扎实的财务功底、吃苦耐劳的社畜精神保守到投行的青睐,特别是一些新设没多久的投行,记得当时九鼎底下的九州证券就是,四大两年履历的几乎都能过简历关,六七个面试官一起,一轮完事儿,身边无数的四大小伙伴在那个时间段完成了从四大到投行的切换。以后的路径呢,基本大多是一路做投行,从小投行到大投行,或者在本投行继续打怪升级。
后来想想,四大和投行工作有不少共通之处。从软性特点上看,比如都是项目制、都是长期出差加班、管理上都是team leader带队文化;从硬性技能上看,财务都是核心部分。当然差异之处也有不少,比如投行更综合更需要全局去把控人和事儿、四大(审计)technical更强更关注细部核查。总体而言,四大跳投行是一个去处不少的路径吧。
代表类型3:各种泛金融类去处
四大er以其扎实的财务基础、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超长的待机能力(出差+加班)适用于财务和风控方面运用较多的领域和岗位,以及不少entry level的纯金融岗位也都接受四大同胞的彻底转型,身边几个小伙伴的case也略讲一二:
资管风控、会计等中后台岗位:资管行业泛指“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行业,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银行理财和金融市场条线、信托、保险资管等行业,中台岗位中的风控、基金会计,需要较多的用到财务相关知识,但需快速恶补和上手岗位相关知识技能。不少金融风控、基金会计岗位的中高层都有在四大履职的经验。
信用评级、交易员等研究类岗位:15年资管行业比较火那会儿,有工作两年左右的四大er跳槽成功去公募基金和债券交易员,做的和原先审计岗几乎完全不同,着实有些不容易,看中的就是小伙伴较佳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愿意从头培养。
财务FDD和PE/FA:一级市场股权FDD和PE/FA也是四大er的重要去处,看中的还是四大er扎实的财务基础。FDD(财务尽调)的工作和审计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只不过所处行业价值链不同、日常工作的视角不同,我有个四大小伙伴在KP工作两年先去了PWC的FDD咨询部门,后来弘毅投资缺能做财务尽调的人顺利入坑,后来又投出了海底捞等好项目现在去了美团战投,每个点都踩得很好。还有很优秀的小伙伴去了华兴资本等头部FA、中信产业基金等头部PE,目前也是发展得极好。
代表类型4:继续留在四大/去往八大升级打怪
有人说四大是个社会大学,此话一点没错。因为四大把整个运作流程打造得太完善了离了谁都可以转,日常工作又真TM太累了,虽有人的地方也有办公室政治但和外面的机构比起来真的是少太多了。
并且四大虽然薪酬对比很有行业不算很高,但耐不住每年都有升级啊,即便表现average,平常小级升20%,大级(升senior或manager等)升30%,每年都有个盼头对大部分人都是感受良好的事儿,很稳。但去到其他行业和工作那就说不好了,得看行业景气度、看平台、看团队、看老板,可能很好可能没啥上升波动性较大。
以上原因让不少四大er跳槽之后重回四大,选择了一路往上升的职业路径。比如我一哥们,去了前十投行,遇到一奇葩领导天天被PUA,恰巧前四大老板项目缺人向他伸出了升manager的橄榄枝,他思来想去,自己性格偏稳,又没啥资源,短期内投行可能赚得多以后投行承揽那一套他未必能做得好估计35岁很快会遇到职业瓶颈,就决定回炉四大,以后奔着升par的路线走去了。随着外部好机会的减少,这些年选择继续留在四大熬着升级的伙伴也不在少数了。
代表类型5:转行其他不相关岗位、创业等
对于绝大部分小伙伴而言,四大都是短暂的一途。而每年四大招揽上千人,是个不小的群体。投身到非以上岗位和方向的小伙伴也不少。比如有个小伙伴上大学期间做了个搞笑博客收获粉丝数万,每日做审计tie数久久不上道,对财务和审计实在无感,后面就跳槽做了互联网产品经理;还有小伙伴难以抑制住创业的念想,后面创立了自己的教育公司等等。
人生的路很长。一方面我们既要尊重职场跳槽转行的路径和规律,不走冤枉路;另一方面也要持续探索自我,找到自己更适合和擅长的领域和方向。唯有持续成长与探索,才是人生真正的不变之处。
仅以此文,献给三年四大奋斗生涯及在四大结识的优秀伙伴们
离开四大后,你去了哪里?
写在下方评论区,跟小贝分享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