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不学毛公鼎,纵是用功也枉然!|毛公鼎|台北故宫博物院|青铜器|毛公|书法|铭文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重34.5公斤,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造型端庄稳重。
鼎内铭文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长达499字,为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其内容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
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辗转民间,历尽波折。
1965年,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后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大纪念章之一。
毛公鼎的铭文作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之作,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范和一种理性的审美趋尚,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瘦劲修长,不促不懈,仪态万千。
章法纵横宽松疏朗,错落有致顺乎自然而无做作,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艺术意趣。笔法圆润精严,线条浑凝拙朴,用笔以中锋裹毫为主。
在具体操作中应是逆锋而入,抽掣而行,提笔中含,锋在画中而至于收笔;其收笔未必笔笔中锋,只是轻按笔锋停止即可,即所谓“平出之法”。
因而在临写时应特别注意表现出线条的浑厚、拙重与雄强之气,但在表现轻重变化笔意时,不可有故作颤抖之笔,否则难以体现其真意而毫无生气可言。所以毛公鼎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临摹模版。
『楚王山书画院 』搜集整理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