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如此看重统一?如果不是这几条,中国可能是今天的欧洲

中国与欧洲在早期都是从部落制度进化到了城邦制,东方的春秋战国时期对应的正是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毕达哥拉斯正在意大利南部传授几何学。孟子出生的时候,亚里士多德也还只是个12岁的孩子。

欧洲城邦遗址

公元前360年左右,这个历史时期著名的秦朝商鞅变法,通过法家的制度形式开启了中国第一次重要的集权制变法。在这个时期,西方出现了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100年左右,汉武帝时期进行了中央集权制度的试验时,西方的凯撒大帝也让高度集权的帝制代替了共和制,在这一时期,东方和西方出现了两个高峰,大一统的大汉王朝和罗马帝国。

在公元184年,汉帝国内乱进入三国时期,罗马帝国在这个时期也在外族的侵略下土崩瓦解。然而在这之后,东西方历史突然开始了“大分流”。中国在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后,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长期的分裂。而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再无一统的局面。在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的东西两个帝国崩溃后,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为何差异起来了呢?

汉王朝一统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1个文明社会,然而中国社会是文明特征保留的最完整的样本,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称中国是“唯一延续至今的社会”,统一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中国人最害怕、最不愿意、最讨厌的就是分裂。统一是一个宿命般的、带有终极意义的中国文化。

中国历史上形成最初的统一是由炎帝和皇帝完成的,两个部落联合后,先后征服了南方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东方的太皋,西方的少昊,北方的颛顼,形成了炎黄子孙的基本盘,中华民族的雏形由此形成,由此形成的一个心理就是:分裂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战争和痛苦,只有统一才能带来和平与发展。这一点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人民的期望是如出一辙的。通过统一战争形成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与之相对的欧洲,希腊的原始部落间虽然也经常发生冲突,却没有演变出像中华大地上的规模巨大的统一战争。虽然偶尔也有,但大部分时期是相对和平的。为什么呢?

农耕文化

从地理环境上来说,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常说的中原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崇尚农耕文化的民族,通过土地上的产出养活自己的种族,往北是无法耕种的草原,往南是难以开垦的森林(蛮荒之地),往西是不利农耕的高原,只有中原是一马平川的黄土,上古时代的生存战争,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旷日持久,因为在封闭环境下,捍卫自己基本的生存资源,每一方都没有退路,所以有一个大一统的王权进行统一分配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平时期肥沃土地上农耕文明带来的食物产出足够种族的基本生活,毕竟宁做盛世狗,不做乱世人。

而在欧洲早期的文明,比如希腊文明,大多都是沿着漫长的海岸线建立的,人们把生存的眼光投向的是漫长的大海,泛舟出海,寻找更合适居住的肥沃土地,或者兴起利润丰厚的航海贸易,而不是对内向山岭那边的部落发动战争,这也是西方海盗文化的由来,即使占领的内部的部落,也不见得能够带来多少的生存环境的改善。同时海上文明的特点是即便是兼并了不同政见者,海上交通的方便性使得不同政见者可以通过海上逃跑,独裁专制统治者无法实现对不同政见者的消灭,因此海上文明有内陆文明难以追比的政治宽容性,契约共享性和文化流动性,但同时也流淌着杭商文明对外的掠夺性,侵略和殖民也自然而然的会发生。中国人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人与人之间必须分出你我大小来,才能建立秩序。而希腊人却经常性的能出现两个”太阳“,比如斯巴达设有并列的两个国王,雅典甚至由9名执政官轮流执政。

西方海盗文化

崇尚一元与崇尚多元,从上古时期就已经成为东西文明的本质区别之一,翻遍春秋战国时代留下的文章典籍,在中国思想形成最绚丽多彩的春秋时代,分裂状态下,连绵不停的战争给普通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动荡的政治让上层社会也没有安全感,从西周灭亡的那天起,中国人迫切的呼喊,希望出现一个新的更有力的权威来取代周王朝的统治,以恢复天下秩序,让人民重新安居乐业,而这个期望在每次动乱的时代都会出现。

因此,中国的统一不是某一个人的灵机一动的设想,是整个华夏民族共同意志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民族集体意志的驱动下,中国才会一直完成统一的大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