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场无涯的修行
-修行在路上-文|桃园野菊
终于明白,生命,就是一场无止境的修行,是一轮身心合一的自我修炼,是一次挑战自己、完善自己的旅程,是一种由浅入深、由深至淡的历练,是一回跋山涉水的艰难旅行。小时候,只管兀自长大,长大,谈不上修行的,也不懂得修行为何物,当然,如若遇上好的引导与教化,对往后的修行是大有裨益的。随着年岁增长,要求、烦恼、挫折、欲望愈加多起来,经历越来越多,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此时,修行也就可见一斑,就不知不觉地体现在经历世事的方方面面上,就不声不响地显露于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处。修行的深与浅,便依赖于自我的返观与自省的程度,修行的好与坏,更依靠于扎根在内心深处智与慧结合的深度。修行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这条路上,苦乐参半,悲喜并存,荆棘丛生,沟壑伴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条甘于寂寞、忍耐、付出,勇于坚持、放弃、包容的痛苦路。真正的修行,未必得在深山古刹,抑或深木禅房,避开车水马龙,喧哗纷扰。越是寻常处越能体现修行的深度,越是小小处越能窥见境界的高度。甚是喜欢,美西著名作家比尔。波特,在《禅的行囊》里描述的这番话:“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而,最佳的修行莫过于是放下,放下贪、嗔、痴的心念,没有了这些执念,修行也就如鱼得水,顺势而为。于我,不求成僧成佛,但求一生安好;不求恩泽万物,但求内心洁净。每天,日子平平淡淡,生活真真实实,虽无惊却时有喜乐融入心底,虽无味却时有斑斓色彩渗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光阴于无知无觉间悄悄溜走,生命的棱角亦于无声无息中被磨平,过去的锋芒亦于不言不语中收敛甚好,如此,并非不再有情愫,亦并非不再有波澜,只不过是将生活的沉淀收藏抚平,也只不过是将更深更浓的情丝羽化成美好的祝愿与感恩。
生命之于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往回收,曾经的年少轻狂消失殆尽,昔日的热烈奔放亦无影无踪,往年的义无反顾如今想来只觉可笑又可痴。随着对生命愈来愈深的理解与体验,亦越来越透彻地懂得,生命最可贵最可颂地莫过于是一份良善平常的心态,以及一份真实满足的心境。人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并非是物质上的盛宴能给予的,而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一份至真至上的纯澈与修行。心有多宽,修行的路就有多宽,心有多淡,修行的境界就有多高。污泥可以长出莲花,洪炉可以炼成钢铁。苦涩可以酝酿甘甜,烦恼可以转为菩提。生命如波浪,有波谷,亦有波峰。在高峰的时候,且慢高歌轻舞。在波谷的时候,不必沮丧落泪。一浪推一浪,一波过一波,便是人生的彼岸,便是修行的升华。于我,不求功高德厚,但求依心处世;不求予人万般好千般多,但求小施小舍小爱永记心间。冬日清早,寒风飕飕,冷气逼人,大小街巷,行色匆勿,我亦匆促,采购回程,满载而挎,步履疾飞,易感的我,总能被一些平常的景、朴实的人、日常的事触动。赶在我前面的一位年老乞讨者令我为之心动,左肩挎一蛇皮袋,左手亦是,右手托着行乞的盘子,背微驼,衣够脏,胡子拉碴,面色苍老,走路虽还稳当,但仍不难看出已至高龄的年纪,心里想着,他定也是在赶路,好找一个风小微寒的地方,好好坐下来等待路人的施舍。此情此境,只觉得任何的猜测疑惑都是多余,任何的怜悯感伤亦皆是多余,我加快步子,赶上他,然后递给他我的小小心意,纵算不多,但我想让他在这透心的凉意中感到一丝丝暖意。与友去街市,路边一位从贵州长途骑车过来的年轻小伙,行乞路费,引起我的同情,我不假思索地掏出一张五十,递予过去。友见状,大为惊讶,轻声说:“难道你就不怕被骗吗?”我回她:“我没想那么多,就算真是行骗,我没损失多少。”因为,我深知,出门在外的艰难,也觉得,长途漫漫,独自骑行实乃值得表彰和学习。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任何遇见,不管只是擦肩路过,还是相识相知,都是前世修来的缘份。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得今生一次的擦肩。因此,惟愿,此生此世能在懂得中珍惜所有的遇见,亦希望尽己所能多行善举。我知道,修行的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