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生出游,教师不能缺的6种思维

期待已久的学校大型综合实践研学课程——“行走·南京”第九季【岁月不语,惟石能言】今天圆满成功!特别感谢幕后策划团队(本期主创:课程处携手物信生组)为了学生们,脑洞大开!人工智能、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挑战、活动直播……我们逐步实现了最初的梦想:让每一次行走有意思、有意义!

在活动的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兴奋之余,收获颇多。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组织学生出游时,教师少不了几种学生立场的具体思维。

01预案思维

雨天预案:由于活动前期,我们做了大量且充分的准备,而且查看天气时显示的是阴天,所以我们一直处于很兴奋的状态,感觉是“万事俱备,只待开始”。人若兴奋,必有疏忽。昨夜下起了小雨,今晨仍然没停。虽然雨不大,但是家长和学生肯定需要在上学前得到活动是否进行、如何进行的具体通知。作为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我们有责任第一时间发布雨天活动预案,让家长放心、保学生开心。这让我们早上小忙了一下。雨天预案是户外活动的标配,不管预报天气如何,两手准备是有必要的!

交通预案:外出活动,学生很容易兴奋,所以班主任必定会更早到校,进班组织。今早遇到小雨,早高峰提前到来,有不少老师反映已经提前出门了,可还是堵在路上,有点着急。所以,遇到重大活动日,我们在出门前不妨查看一下导航,有意识地避开拥堵路段;联系已经到校的任课老师,请他们进班,这样就不用太担心了,安心开车,安全第一

突发状况预案:出发前,我徒儿持续腹泻。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果断让她留校,待学生离开后去医院检查。我补位跟班,确保学生有序组织,也让徒儿安心看病。再周密地考虑也会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急,越急越乱。一切以“人”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就更容易找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多一些提前的模拟演练,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设计对策,我们的思维就会越来越严密。

02转逆思维

雨势如果持续增大,户外的几个项目就有可能取消,5公里徒步环节也得暂停。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学生的“小失望”,所以要尽量缩小消极感受,放大积极面。

我和学生聊天,主动挑起话题:“如果雨下得更大,不能按原计划活动,怎么办?”先是一阵寂静,突然有学生开心地说:“雨中徒步,多浪漫的事啊!”还有的说:“这点小雨,我们不怕!”一瞬间,孩子们笑了,开心地说说闹闹。气氛上来了,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老师们也在群里发起了和阴雨天有关的歌曲,别有一番滋味。

听小梅姐说,学生还作诗一首:

逆向转换,找寻事物中的积极面并放大,正向表达,提升幸福感受力。

03互动思维

孩子在外游玩,父母是最放心不下的。特别是妈妈们,容易各种脑补:下雨天,孩子会淋雨吗?户外风大,会冷吗?徒步5公里,能坚持吗?项目式、学科融合式挑战活动,能获胜吗?全班出游,玩得开心吗?……

利用家长群,和家长及时互动,每隔1小时发一波照片,尽量保证所有孩子都有照片。让家长看到孩子在玩什么、玩得怎么样,这就是最好的互动。让家长放心,也拉近了家校关系,很自然地开展了一次良好的家校互动。

向家长及时传递出孩子快乐的信号,建立良好关系,形成共同体。

04规则思维

在外游玩,有集体活动的时刻,也有分散活动的时候,所以遵守规则就显得更为重要。

这些规则,老师特别需要和学生明确:

◎集合的时间、地点;

◎活动中的安全、文明礼仪;

◎确保能被联系上(不单独行动,在小组中活动);

◎活动后场地的收拾、卫生打扫、垃圾处理;

◎来回路上(车上)的有序,随身物品的管理。

规则的确立能有效避免活动中产生不可控的意外,是外出活动的底线思维。

05服从思维

集体外出,“服从”是绝对意识!班级层面而言,车辆的调度,出发的顺序,活动过程中的管理都需要服从,这样才能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学生个体而言,去哪里、什么时候去,不能随性而为,否则就会出现全班等一两个人的情况。在外活动,一定要以大局为重。

“服从”的前提是认同,是认可集体的价值观念。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个体服从集体”的意识,鼓励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06团队思维

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绝佳机会。在分组的过程中,老师可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穿插分组,这样在完成集体任务时能自然促发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团队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教会学生在有不同意见时既要尊重他人的表达,也要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团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人际交往。

在问题中成长,这次活动让我站在组织者的角度有了活动策划的系统思考。

每一场活动的背后,都是整个团队的付出,心怀感恩。

期待下一季的无限创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