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合 || 夏登天竺山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夏登天竺山
文 | 图 李中合(陕西商洛)
丁酉暑天,有彭、杨两位爱徒,开车接我和老婆同登天竺山。山在丰阳,是佛道胜地,而我却没去过,故而乐从其往。虽很炎热,可早上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不用说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自商州城出发,从法官镇入山,不消两个时辰便到地方。下车后,举目望去,层峦叠嶂,主峰危立,山色青翠,一派神奇,果然名不虚传。二生担心徒步费力,就选择了索道登山。坐进缆车,我们便被悬在高空,滑行在钢丝绳上,一时间,缆车像直升机一样,快速向前攀升。
车箱是玻璃装的,四面张望,一览无余。我从来没坐过这玩艺儿,也许有了恐高毛病,害怕极了!往后看,百十丈高的深山峡谷一掠而过,让人魂飞天外;朝前看,好像要立刻撞向山涯,不由得胆战心惊,我的心跳得厉害,头也像念了紧箍咒,绷得紧紧的。可瞅着他们几位,却不像我,一副若无其事、淡定自如的样子,我也努力镇静自己。车箱在近四十五度的夹角上不停地往两千米高度攀升。实际上,坐索道只需十分钟,但我感到这分分秒秒好长好长。正在焦急难耐的时候,二生说到了,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走出索道终端,进入景区,我们一边攀援,一边看山。丛林中荆藤缠绕,荒草药叶夹杂,知名不知名,全都茎粗叶肥;历经千年寒暑的老树虬枝,普遍呈现出岁月变迁中的沧桑美。游人不多,山很静,偶尔可听到游客的说话或啸傲之声。
转过几道弯,前面是个很长的洞,叫“穿心洞”。走近洞口,一股寒气扑面而来,顿时有了一阵难得的凉爽。穿洞前行,灯光幽暗,只能看到很远的出口处有一束亮光,我们朝着亮光迎上去。洞壁渗水,涌道湿漉漉的,越走越觉得凉得透骨,几乎吃不消了。出了洞,这才明白“穿心洞”的含义,即穿心的冷。
到了一个山脊高处,几十平米的地上用水泥铺就,周围设有栏杆,近边老松横枝;天边山高水远,人家稀疏如斑点。景象开阔,心情舒畅,我们照了几张像,缓解了一会情绪又继续前行。
到了“回身峰”,路径变得更加狭窄,脚下万丈深渊,眼前一片虚空。突然间,半山腰喷出一股迷雾,笼罩了视觉,什么也看不清楚,这更让我们处在虚无缥缈之中。正在凝神等待的时候,雾又消失了,右边却出现了一座万仞石峰,如同刀劈斧削一样,直插云霄。这便是著名的景观之一“天柱峰”。真是鬼斧神工,夺人心魄。整个祼露的峰壁,在阳光照射下,越发灰濛濛、光溜溜的,草叶不挂,通体透亮,像巨型的柱子一样撑在天地之间。当视线移至顶端,仿佛才有了葱茏的树木和美妙的人文景观,听说那里是拂晓观日的地方。
看罢此景,又几经攀爬,终于登上主峰顶部。山顶上别是一番天地,平整而开阔,树木林立,花草掩映,服务区就在这儿,但凡游山之人,都会在这里稍事休息。那些不急着下山的游客,有的干脆就住下来。在折身下山处,是新建的和正在建造中的庙宇。古人修造的塔楼殿宇,早在上世纪的“文革”政治运动中,就遭拆毀,如今已看不到什么了。昔时吕洞宾、邵雍等高士仙隐之地,也是了无痕迹。曾经并存的佛道两教,在今日看来,已是有名无实,呈现着久而久之的冷清和衰败。
因要下山,行色匆匆,余不暇及。于是,在几度回眸中,我们再乘索道返回。
天竺山,虽不算国家名山,但它的惊险奇绝,却能让游客流连忘返,记忆深刻。
2017年7月9日
李中合,I954年生,陕西洛南人,商洛学院汉语言文学教授,现已退休。兼任商洛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商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商洛学院老教授协会副会长等社会团体职务。
征稿启事
〈嘉年华时光〉“最好的风景在路上”和“我的扶贫故事”全国有奖征文大赛正在火热开展,欢迎关注了解。
每期,经过编委会初评、优秀征文展播、文稿质量、读者阅读和评论等,最终综合评选后会在〈嘉年华时光〉公众号分别公布获奖名单,两个主题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名。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温馨提示:恳请大家对自己的原创作品再三修改完善以后,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投到指定邮箱。切记,请不要一稿多投!感谢各位读者、作者朋友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