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遗址、半坡遗址
灞桥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灞桥街村南侧、灞河河床内,历史上作为京城通往中原和江南的交通要道,曾经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拱桥。
灞河原名滋水,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为了炫耀武功,将其改名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桥”。灞桥初为木质结构,王莽时期因木桥被烧毁而改为石桥,并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因都城南移,灞桥于隋开皇三年(583年)被南移重建,一直使用至南宋时被废弃。元朝时灞桥得到重建,明清时期,按旧制多次增修和改建。如今,隋唐灞桥已经没入灞河水中,1955年,灞河上新建钢筋混凝土板桥。
灞桥地处古长安通往中原和江南的交通要道,古有潼关路、蒲津关路和蓝田路三条要道在此汇聚,潼关以东进出长安都要通过这座桥梁,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控制交通的重要关卡,灞桥也成为官方权威的象征,被历朝历代重视和维护。汉唐时节,长安人送别亲友东行时,常“三十里相送”到灞桥驿,折柳赠别,以“柳”与“留”二字谐音,表示留恋不舍之情。久而久之,灞柳、灞桥竟成为乡思与离愁的代名词,灞桥因此也被称作情尽桥、断肠桥、消魂桥,对此,李白留有“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的名句。每逢春季,团团柳絮随风飞舞,如风卷雪花,“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
灞桥遗址意外发现于1994年当地人在灞河取沙时。随后,陕西省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三孔桥洞、四座桥墩。桥墩长约9.5米,宽2.5米,用石条砌筑而成,造型为船形,东西方向排列,南北两端均呈尖状,有分水尖,其上部安装有石雕龙头装饰,雕刻精美。从发掘情况看,估计隋唐灞桥总长约400米。当时还出土隋唐时期的瓦、琉璃瓦、宋、金、元瓷片,以及北宋维修桥身时利用的石碑等。2004年秋,雨后的灞河正中出现10个桥墩,间隔约6米,均为青石衬底,之间以铆钉连结,迎水面巨龟昂首。
(网络下载图片)
(网络下载图片)
(网络下载图片)
隋唐灞桥是中国已知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宏伟、桥面跨度最长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桥,在桥拱腹中还清理出瓷器等一批隋至元各时期的填充物,为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史、科技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价值意义非凡,灞桥遗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是距今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当时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随后的1954--1957年,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半坡遗址年代为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村落遗址,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作坊区。居住区由一条大的人工壕沟围绕,区内被1条小沟分为2片,每片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围是小居室。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2种,房子之间有储藏东西的窖穴。房子周围还发现长方形家畜圈栏、小孩瓮棺葬和幼儿土坑墓。大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区。半坡遗址发掘的房屋有平面呈圆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等几种形制。方形房屋一般面积较小。在居住处的中心地点有1座面积相当大的长方形房屋,面积达160平方米左右,是氏族成员公共活动的场所,说明半坡氏族已是一个相当大的集体和聚落。
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全国共发现遗址1000余处,其中有较大规模发掘的10余处。从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石碾等生产工具和陶罐、陶盆、小口尖底瓶等生活用具来看,半坡人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他们具有较强的审美观念,在彩陶上绘着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等几何图案,还用石、骨、陶、蚌制成耳饰、发饰等装饰品。半坡遗址的发掘,推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研究与发展,大面积揭露出半坡史前聚落的局部面貌,对聚落形态和中国原始社会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