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抢的「临期食品」是什么?食物快过期了还能吃吗?

此刻的你正在逛超市,突然瞄到平常舍不得买的蛋糕正在打半价,内心一阵窃喜。但严谨的你没忘记看一眼生产日期,还有3天过期,吃还是不吃?你脑袋里的小人开始打架:

以上场景,在很多人的生活场景里,变得越来越常见。 上🍑宝搜索“临期食品”,随时随地发现新世界,平常百来块的零食,在这里便宜得只要个尾数;

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兴趣小组里有3万多位临期食品拥护者,大家互相分享经验,一致目标是: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上海、北京等地有了越来越多的临期食品专卖店,在它们附近的便利店、小超市,显得格外冷清。

“一开始觉得有点丢面子,但有次准备结账的时候,超市开始打折,同样的凉菜牛肉片,相差几分钟,便宜了一半,瞬时感觉真香!”所以,临期食品这么火?真的能放心吃吗?

1。临期食品,和时间赛跑临期食品,顾名思义就是——临近保质期但并没有过期的食品。 但“临近”这两个字就宽泛且玄乎,多近才算临近呢? 根据北京工商食品保质六级标准,给大家做了个小表格:保质期临界期食品参考≥12个月到期前45天罐头、糖果、饼干6-12个月到期前20天方便面、无菌包装牛奶果汁3-6个月到期前15天真空包装冷藏熟食、速食米饭1-3个月到期前10天灭菌包装肉食品、鲜鸡蛋16-30天到期前5天酸奶、点心≤15天到期前1-4天鲜奶、活菌乳饮品、未灭菌熟食一般来说,过保质期1/3时间的商品,就不能进入超市、连锁零售商店,同样在线上渠道也有相应要求。比如一盒罐头保质期12个月,如果在物流运输上出现差错,距离出厂过了4个月,那它就没机会在超市上架了。因此,临期食品并不是近期出现的新事物,而是一直存在于我们不曾关注的地方,默默损耗着。冷知识:酒精度大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这些预包装食品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

2。食品临期,生活不临期简单来说,食品在其应有的贮存条件(如冷藏/常温),且在保质期内,是完全可以保持品质并能销售的。 专门研究食品营养与安全的范志红教授也说过:保质期快到来的那一段时间,并不意味着食物不能食用或安全性下降,如果愿意购买,在食用时不必有心理障碍(可以放心吃)。

在欧美、日本等地区,临期食品正常售卖早已成为常态。例如丹麦的全球首间剩食超市WeFood、德国超市The Good Food,都是专门打折出售各种临期食品的专卖店,也不乏各种能吃但是品相没那么好的蔬菜、水果等生鲜食物。

食品的宿命只有两种:被吃掉,或者被扔掉。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13亿吨粮食被浪费掉,而且大部分都还没过期。临期食品不说能避免绝对损耗,但也能减少一部分合格食品的浪费;再者,临期又不等于过期,还是同样的食品,保证你不变的生活质量~

3。吃临时食品,真不掉面儿明确能吃之后,挑选临期食品也有“门道”! ① 一般来说,储藏温度越高,同样一种食品的保质期越短。 比如说咱们涮火锅常吃的牛、羊肉卷,在-18℃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8℃下也能存这么长时间。并且我们无法保证它全程都在包装上标注的冷藏温度下储藏,所以会有提前过期的可能,购买这些冷链食品时,不要到临界期再买,还是买最新出厂的比较放心。

② 生鲜超市一般会在晚上8点后对蔬菜、熟食、肉类打折,下班后去逛一圈,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③ 临期食品中,进口食品比重相当高,也受到很多年轻朋友的喜爱,但国外很多零食都是多油多糖多奶,热量非常高!尤其是战斗民族俄罗斯的零食,热量高到爆炸,一定要适量,即便再便宜,吃多了也没啥好处。

④ 线下买主动看保质期,线上买主动问卖家保质期,牢记降低风险的“四不”原则:没见过的杂牌不买;不易保存的不买;自包装的不买;不马上吃的不买。 如果一次性买了太多临期食品,回家之后肯定得抓紧时间吃,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吃东西,营养不均衡,心情不美丽,显然是得不偿失。 日常生活中,天然、优质、营养含量高的食物永远是优先选择项。

“所谓缺钱,就是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多一块钱;所谓富有,就是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比少一块钱。”以前老觉得拉不下脸、丢面子,但现在寻找有特价标签的食物、蹲低价食品,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的一大乐趣。精致本来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它与不那么丰满的钱包之间,并不冲突。

所以,不管是在超市等着到点打折的叔叔阿姨们,还是在临期食品便利店哄抢进口食品的年轻白领们,吃临期食品从来不是一件没面子的事儿!购买临期食品=低价吃到喜欢的食物+减少食物浪费=双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