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39-40-41
今天开始分享吴雄志老师整理的伤寒论。
吴雄志老师是中医世家,西医博士。伤寒论都是文言文,看起来非常晦涩难懂,通过吴老师讲的伤寒论,就可以思维清晰的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来理解伤寒论,及疾病的本质,同时做到中西医汇通
39.淋之为病,小便如粟壮,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淋病有很多种,淋证分为热淋、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在里面讲的是石淋,就是西医的尿路结石,在活跃发作期,伴有尿路感染症状,结石导致的疼痛非常剧烈,也会出现发热恶寒,但是一定不能发汗。
40.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中暍----中暑,热盛伤津液,用西医的来说就是脱水了。
发热恶寒------有热汗出,带走热量,感到寒冷
身重而疼痛-------体表汗出,有一部分没有从体表出去变成湿气,身重。疼痛有寒伴随气血不足。
脉弦细芤迟-----弦主肝胆病,诸痛证,痰饮等。细--阴血不足,芤迟--里虚芤脉是一个亡血的脉,这里出现芤脉,就是因为大汗脱水导致血液水分少,就是古人的多汗者亡血。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小便时候因为津液虚少,排小便不舒服,手足没有气血滋养而温度偏低,稍微劳动,就容易炎症发作而发热,前门牙没有血液的滋养而干燥不滋润。
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如果用风寒的方法,会加重气血不足,抵御风寒能量下降,更加恶寒,如果用温针,容易发热,用下药,如果加重淋病。一句话,就是血少,不要汗吐下温针。
小结:
1.淋家三种不可发汗,a 急性尿路感染 b 尿路结石 c 慢性尿路感染
2.尿路感染容易并发什么?颗粒性固缩肾(肉眼可见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质与髓质分界不清晰的病变性肾脏。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主要由高血压引起,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
3.芤脉的原因: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肾脏分泌的,颗粒性固缩肾导致肾功能不全,分泌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贫血。与中医的精血互化相同,肾精不足导致贫血,出现芤脉。
4.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猪苓汤里面的阿胶来填精补血。
慢性尿路感染伴有细芤脉可以用猪苓汤治疗,如果出现迟脉(阳虚),用瓜蒌瞿麦丸治疗,这个治疗少阴阳虚的处方。
尿路结石的治疗:石韦散,它也是葵子茯苓散和蒲灰散的加减。
伴有淤血的尿路结石;蒲灰散 蒲黄加滑石 蒲黄活血化瘀,丹尿路结石因为纤维化而不易移动,可以合上蒲灰散。蒲黄和滑石可以促进移动
急性肾炎,必须用药14天,再查尿,否则容易转化为慢性,出现颗粒性固缩肾,导致肾性贫血。
41.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家---久病疮疡的患者,正邪相争,津血长时间消耗,气血精津液不足,并且疮家局部有热。你再一发汗,津液干枯,人得抽筋。
从西医角度看,太阳病是粘膜病毒感染,用麻黄汤、桂枝汤发汗解表而愈。
太阳类症,也是感染,可以是尿路感染--淋家,也可以是化脓性感染--疮家,伴身痛恶寒等感染中毒症状,不适合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