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马烽的最后日子

往期回顾 

作者:马小泉 马炎炎 马小林 梦妮

当我们镇定地为爸爸擦洗身体, 穿好衣裳; 当我们努力合上他的双眼, 整理他的遗容; 当我们互相鼓 励并安慰妈妈 “爸爸终于解脱了痛 苦”, 我们的泪水不停地往心里流 ……我们深知, 爸爸为了争取延长 自己的生命, 是以何等的坚韧和何 等的毅力抵抗着巨大的病痛, 然而, 他与死神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后, 仍然带着无限遗憾走了。这遗憾 冲开了我们泪水的闸门, 冲击着我 们的心, 因为我们知道爸爸的遗憾: 他不想就这么走, 他热切地盼望活 到 2005 年!

我 们 深 知 这个遗憾的分量 : 200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 周年。爸爸要亲眼看到他与西戎 叔 叔 合 写 的 长 篇 小 说 《 吕 梁 英 雄 传》在他的指导下搬上电视荧屏; 他 要看到他笔下的抗日战争中中国的 脊梁农民群英, 真实地不走形地展 现在电视屏幕上。他是那个时代的 见证人, 他是那个时代培养出来的 作家。塑造吕梁抗日根据地农民群 英的形象, 表现中华民族面对强敌不屈不挠 的英雄气概是他的责任 。他是一个守责的人。

爸爸非常不愿离去。

2003 年 9 月 4 日, 爸爸突然发生心衰, 住进山医 大二院心内科冠研室的重症监护室。我们子女中的 老二马炎炎是外科大夫, 他与老四梦妮、亲戚一峰姐 和母亲轮流守候在爸爸身边。从住院到 10 月 1 日, 爸爸连续发生七次严重心衰, 都在医生和护士们的 精心照料下重返阳间。事后他说:“我在阎王门前走 了几趟。”我们以为他会如同前几次住院那样, 就此 战胜死神, 但是老二暗中发出警告:“爸爸这次病得 可不轻。”我们心中都充满了疑惑: 是什么原因使他 突然心力衰竭重躺病床? 因为前几次住院都是肺部 感染, 而这次却是心衰。2002 年春节, 我们是轮流守 在他的病床前, 陪他在医院度过的。那年春天他出院回家后, 彻底戒掉香烟, 做自编体 操, 蹬健身自行车锻炼身体。他本来 生活就有规律, 这“新生活运动”很 快获得实效, 他可以经常一人出门, 上 街 走 一 走 了 。我 们 都 为 他 高 兴 。2003 年春节, 全家人是在家中度过 的。

爸爸是个守责的人, 身体见好, 他又去尽责任。当大夫的老二时常 无 奈 地 说 : “ 他 又 开 始 忘 乎 所 以 了! ”

去年夏天, 爸爸连续参加几次 会议, 还接受了三家电视台采访。有一次, 秘书小吴 见他活动过于频繁, 劝他推掉第二天电视台的采访, 他 生 气 地 说 :“ 答 应 下 人 家 的 事 怎 么 能 说 话 不 算 话! ”他就是这样, 答应下的事一定会办好。在一次 两个小时的采访后, 爸爸浑身上下被汗水浸透了, 就 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家人大为震惊, 开始设法杜绝 他的社会活动。他重病在身, 肺气肿、冠心病仍很严 重, 没有本钱再这样折腾。然而, 更难缠的事上身了。

爸爸和西戎叔叔合写的长篇小说 《吕梁 英 雄 传》, 在电视剧盛行的大潮中, 被许多行家看中, 先 后与他俩签了五次改编合同, 其中三次剧本已成, 却 都没有被他俩看中。爸爸一生写过 11 部电影剧本, 其中 9 部拍片发行, 这在作家中已属难能可贵。他看 不中的, 自有他的道理。西戎叔叔去世后,《吕梁英 雄传》搬上荧屏的责任就落在了他一人的肩上。

在我们看来至今仍很贫困的吕梁山区, 在他心中是一片神圣的土地。抗日战争中, 晋绥根据地的人 民, 送出了子女, 养育了八路, 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 在 贫 瘠 的 土 地 上 为 抗 日 战 争 作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而 《吕梁英雄传》 是反映根据地农民抗日战争的代表 作。不走形地搬上荧屏, 让更多人直观地看到那个时 代的精神, 是爸爸的责任。他说:“我以半本《吕梁英 雄传》起家, 也要以《吕梁英雄传》结束。”

以爸爸的创作经验和他的秉性, 他会豁出老命来 亲自动手承担这个历史责任。然而, 他毕竟是 80 多岁 身患多种疾病的老人。在家人“强大”的压力下, 他最 后选择了山西作家张石山和老四梦妮作为 《吕梁英 雄传》的改编者, 在他的指导下进行改编。就这样, 他 还是要亲自动笔修改改编大纲和分集提纲。

妈妈说, 爸爸自从进入创作状态, 很长一段时间 戒掉的安眠药又开始服用了, 晚上睡下也不安稳, 喘 息加重。他的心太累了。

爸爸的心衰征兆由此而成, 并突然发作。

2003 年 10 月, 在省领导和中国作协的组织安排 下, 省卫生厅先后三次请来北京数位专家、教授前来 会诊。虽然爸爸经历了七次心衰, 我们仍然盼望每次 会诊都带来新的希望。听说一位朋友的母亲六次心 衰后撒手仙逝, 而我们的父亲挺过了七次心衰, 仍然 活着。我们盼望现代医学和他的坚强意志发生奇妙 的生化反应, 将他拉回到阳关大道上。

生的欲望在爸爸身上有强烈的体现。每次会诊 后, 他都会急切地追问:“专家们说我怎么样? ”我们 总是拣出有希望的说法和安慰的话告诉他。

我们守护在他的床前, 真切地感受着他的痛苦。有时也抱怨他一心要搞《吕梁英雄传》, 结果把身体 搞成这个样子, 是不上算的。他很不以为然地回击我 们:“人活着总是要干点事吧! ” 爸爸又认真地说: “人不能就这么白白活着, 成天没事可干。要搞成了 这件事, 费多大劲我都是心甘情愿的。”他曾几次说 他要活到 2005 年就算了却了心愿。

爸爸是一个忍耐力极强的病人, 他强忍痛苦, 积 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我们轮流守护在爸爸身边, 为他按摩脚、腿、手臂, 尽我们的能力减轻他的痛苦。

然而, 爸爸已在病床上躺了数月, 大家几次想让 他坐起来, 或者活动一下的努力都失败了, 不是气喘 加剧, 就是心率达到危险边缘。他只能静躺。我们眼 看着他身上的肌肉一天天萎缩, 皮肤渐渐变成皱纸 一般。背下的床垫由于长期汗水浸润, 长出了绿毛。一峰姐听说糜子做成的床垫可以通风透气, 赶快设 法缝制了多个垫子, 换下充气床垫。

他为了 2005 年, 忍受着最大的痛苦。

爸爸为了活下来, 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太多 痛苦。由于反复不停的输液, 他的四肢几乎已无可供 输液的血管。护士为他输液或抽血化验, 扎得他眉头 紧皱时, 他却安慰护士慢慢来, 说:“你们就拿我当 试验品吧。”他的意思是: 你们将来也会遇到像我一 样的病人, 先从我身上得点经验。

爸爸的病情加重, 气管被切开, 接上了呼吸机。他不能发声说话了。每次护士为他吸痰, 对他来说都 是一次炼狱般的痛苦。他面孔扭曲变形, 两眼露出近 乎哀求的神色, 但他仍然坚持着。护士们非常体谅 他, 或是轻声细语, 哄孩子般劝慰他, 或是手脚麻利 地做着一切, 尽量减轻他的痛苦。

爸爸同医生护士们的关系很好, 他善于体察别 人的困难。他常用开玩笑的方式或幽默风趣的独特 话语, 拉近与医生护士们的距离, 大家都感到他是一 位随和风趣极好相处的老头儿, 一位护士和他聊天 时说:“马老, 你家的人都没有架子, 都好相处, 不像 当官的。”爸爸说:“我本来就不是当官的。”

爸爸自己在痛苦中挣扎, 心里还总是想着别人。为了照顾他, 在汾阳医院当护士的亲戚王琳琳专程 前来护理他, 我们各自轮流值班照料他。爸爸却担心 我们长期这样做, 会影响各自的工作, 要我们请护 工。我们觉得请外人照料父亲毕竟不如自己亲人照 顾得周到, 一直没同意。一天, 他正式对老三小林说: “我和你妈商量过了, 还是请护工吧。照顾老人是社 会问题, 迟早是要社会解决。把我交给社会, 用我的工资雇人, 自己养活自己。你们各自干你们的事去 吧, 不用管我。”爸爸从不给别人增加负担的角度, 提出了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办法。

我们遵照他的意见, 请了两位护工小李和小王, 他俩都是来自晋东南农村的小青年, 那是爸爸熟悉的 地方, 他总有很多话同他们说。他怕他们夜里值班饿 着, 专门要我们买来夜里吃的东西, 并叮嘱我们拿出 来放好, 方便他们自取。爸爸不能说话时, 我们只能读 他的口型, 或是研究他用颤抖的手写下的“甲骨文”, 揣摩他的意思。起初, 有一种图形和手势我们怎么也 弄不懂, 后来经过研究, 才明白他是告诉我们要让小 李、小王夜里有东西吃。他每晚都要对我们打出这种 手势, 我们理解错了, 他会很失望地摇头, 直到我们一 看到这种手势, 立刻反映:“准备好小李、小王晚上吃 的? ”他才满意地点点头, 才吃安眠药睡去。


爸爸走了。前一天, 梦妮告诉他,《吕梁英雄传》 的电视剧本已完成。爸爸听后, 点头含笑, 笑得欣慰。就在他去世的当天, 吕梁地委派人取走了剧本。爸爸走了。他是以半本《吕梁英雄传》起家, 也 是以《吕梁英雄传》结束的。他说: 人的一生总要做 点事。他守着这个信条, 把这点事尽量做到最好, 做 到最完满。这是他一生的准则。爸爸走了。他一生克己、尽责、不图浮华, 只重实 际, 这是他的风格, 这种风格体现在他的生活中, 体 现在他的作品中, 这是从抗战中走过来的他们那一 代人的品格, 是我们永远敬仰的品格。

更多人在读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