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中庸》赏析(5)执两用中
《中庸》赏析(5)执两用中
各位网友,《中庸》第五章,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在全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我们在上一讲顺便学习了。今天学习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这里的“知”字,读四声,与智慧的“智”字同意。“好”字,也读四声,是喜好的意思。“迩言”就是浅近的话。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孔子对舜的智慧大加赞赏,是因为舜从不刚愎自用,而是善于听取众人的意见。他通过向人提出问题,又从那人浅近的话语中考察其善恶,隐恶而扬善,执两而用中。孔子用隐恶扬善,执两用中来概括舜的大智慧,是非常准确的。舜能隐人之恶,扬人之善,说明他具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这是一个圣明的国君必备的品德。“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无怪乎孔子由衷地感叹道:“其斯以为舜乎!”“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孔子的意思是说,舜之所以为舜,是因为“仁义盛明”这四个字,对于他真是名副其实啊!
尧禅让帝位给舜时,传授给他“允执其中”的治国方略,告诫他一定要真诚地把握住中道。怎样才能把握住“中”呢?这个问题在文献上没有记载,在孔子之前也没有人说得清楚。按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说法,这里的关键是要搞清楚“允执其中”的“其”字指的是什么。孔子用“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来称赞舜的大智慧,使我们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这个“其”字,指的就是“两端”,“其中”就是“两端”的“中”,“允执其中”就是说,要确确实实地抓着“两端”的“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
由此可见,舜之所以有大智慧,就是因为他在治理天下、处理问题的时候,坚持了“允执其中”的大政方针,在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两端”的“中”,既能看到“过”的一面,又能看到“不及”的一面,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道公平公正地处理民众的事情。孔子把这一思想加以充分发挥,贯彻到他关于修身养性、躬行君子、教化民众、治理天下的整个学说之中,形成了儒家学说的重要哲学理念,这就是“中庸之道”。
后人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礼记·中庸》)这句话中,概括出成语“执两用中”,“两”,就是事物的两端,一端叫做“过”,一端叫做“不及”。执两用中,强调在研究和处理问题时,要把握住过与不及这两端,而取其中正,力求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中庸之道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理论,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毛泽东评价说:“这个思想的确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毛泽东书信选集》146-147页)几千年来,中庸的价值和功用始终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如,关于人生修养方面的严以律己,慎独慎微,中正中和;关于天人关系方面的精诚至诚,成己成物,民胞物与;关于修道育人方面的厚德载物,笃诚谦逊,化育万物;关于社会发展方面的和谐包容,讲信修睦,同心协力等,直至今天,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附: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知:同“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迩言,浅近的话。迩,近),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