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发声(3)
(五) 呼吸要利用运动的惯性,应尽量避免从静止状态开始启动,尤其在行腔的间隙中,你如不是像裁衣、套裁那样用气,而总是在停顿後另起炉宠,那你将非常吃力。并且由於沉重费力,还要耽误时间,常有“来不及”之感,甚至走板。 物理学上讲,物体处於静止或运动状态时,都有一种惯性,而这种惯性要改变,从静止改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都需要依靠外力的作用。不然,它就会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永远静止或运动下去),而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打个比方,自行车轮,从静止到运动,要化气力去转动它,而当它转动後,你要想让它停止,你又非得花很大的力气去阻止它,才能煞车。而大轮舆小轮相比,大轮质量大,启动和煞车都不容易,都更费力。所以我们主张在歌唱呼吸时,要利用惯性这个原理,既增效力又减轻负担,使你能轻松地歌唱。具体地说,就是当你徐徐收小腹向上提气时(一般歌唱状态下,我们都主张使动力器官缓慢而有力地运行)既已启动,千万莫中途打扰让其停止。反之亦然。
即当你在边歌唱边微微向下叹气时,也不要突然终止。不管你唱多长的腔和多少的字,都应尽可能地不要去影响气息动力器官的运行,不要去破坏它正在向上或向下运行的惯性。像电波装载声音讯号,又像把货物放在传送带上,或近代的电动扶梯。你要能够做到“它转它的”,“你唱你的”(指把字腔配合上去)。如果做好了,你不但气息轻松流畅且吐字如连珠,润腔也会非常圆润。 美声学派讲,唱得好的人,吐字要犹如一根綫穿了许多的珍珠。这根綫它是指的声乐綫。而我认为其中和用气要轻松、流畅、连绵不断有关。否则,就说不上什么綫不綫了。有人要问,照你这样说的方法去用气唱戏,如果我行腔当中有休止,而我正在收小腹或正在徐徐叹气,那怎麽办呢?难道也不能停吗?我说,声音是完全可以停的,但呼吸运动的运动、方向、速度的感觉都不能改变。休止以後,可以再继续发声,这犹如写毛笔字、写一撇或一捺时,半途墨没有了,後面又有了,这在书法艺术中叫“露(音漏)白”。墨虽没有了,但看的人仍觉得是很连贯。在演唱艺术上叫做音断意不断。如果你真的停下来再起,即重新开始气息的运动,在小停顿时,行家就会听出来你“折”(音shé)了。
大停顿(那就是气口,戏曲裹换气的地方)就会觉得气口很明显。当然,一句唱完了或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那是另一回事。如贸然而止,倒觉得铿锵有力。另一方面,即使为了艺术需要,要改变呼吸运动的方向,以改变声音的走向,改变共鸣,那末,也不能半途而废,但可以加速完成气息的上提或下沉的行程。但这种加速必须顺其方向、速度,并舆原速度衔接,然後来个匀加速才行。
比如,有两个孩子在打秋千,如果你看到秋千渐渐地慢下来了,你想帮他们再推一下(请注意秋千尚没有完全停下)你是把它拉住再起呢,还是顺着势加劲儿呢。相信大部份人都会用後一种办法。如用後一种办法,就一定要按照我前面所说的,注意与它的方向、速度衔接,然後给它一个匀加速度)。试想,当你手抓住尚未完全停止的秋千的绳子时,别说跟它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便你抓住绳子犹豫一下,;愣一愣,或者你推的速度还不及它原来的速度大,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利用惯性呼吸,除了感觉轻松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当上收或下沉时,你只要不去打断它的规律,它到顶以後,就可以顺利地改变方向。但在改变方向之前,你最好把原来感觉做到尽头。如上收到顶後,不发声了,这时可按原速及方向,用鼻吸足。吸得实在不能再吸了,你就有了自然的下沉欲望,要一叹(气)为快。
如果是下沉到顶了,声音停止後,也需顺势向下一松,这一放松,可谓彻底下沉,它为再次上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运动幅度大了,气息也就更深。犹如一个人练拳,不伸是不能缩的,不缩又怎能伸出去的道理一样。这种利用惯性呼吸的办法学会了,就可以往复循环,渐渐地就会像拉二胡的弓那样,上弓拉到尽头,改变一下方向,就可以拉下弓。如果转换灵活、迅速、衔接无缝,二胡可以发出一连串的长音,好像永无休止似的。呼吸上惯性用的好的人,再结合前面说的两种不同的方向,唱起来,人家会感到你有用不完的气。这就为戏曲裹的所谓偷气(有人叫暗气)等的技巧打下了基础。另外能做到吐字行腔与气息运行的配合,不影响它的惯性,也就是戏曲传统所说的“就气”技巧了。有些吸不深,吸不足,来不及换气的人,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他犹如在骑自行车时,一步三停。唱一个音,吐一个字,就顶顶肚皮或收收腹部的人,好像骑的儿童自行车,踏脚板是装在轮芯上的。踩一脚,转一圈,脚不动,轮就不转了'
(六) 呼吸和挡气保持有关。还有一个问题要讲,就是我们在唱的时候,不但不能在主观上拼命地把气往外送,需要挡气。这还不够,还须要在呼气发声时,保持一种吸气的感觉。这比挡气更积极,不是消极地挡而是往回赶。这是因为人的呼吸是由两组肌肉群来进行分工的,一组叫吸气肌肉群,专管吸气。一组叫呼气肌肉群,专管呼气。歌唱时要使气息顺畅自然地流出,就必须使两组肌肉群同时工作,处於基本平衡的状态。 为什麽说基本平衡呢?如果两力相等绝对平衡,气息就处在静止的状态,无法歌唱。所以歌唱时,虽然两组肌肉同时工作,但作为吸气肌肉群的力量,应略小於呼气肌肉群,处在且战且退的状态。犹如想将一只竖着的竹梯轻轻地放平在地上,必须一面放梯子,一面托着。上托的力舆地心吸力,也是相反方向的两个力,这时如果两力平衡,梯子下不来。托的力一定要比重力小些,且托且让,最後才能安然地把竹梯放平。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常常不去注意在歌唱时保持吸气的感觉,只顾呼气,由於没有人托着,这个竹梯就砰然倒下。这对一般人来说,歌唱大多需要注意吸气肌肉群的积极作用,而不需要再去注意呼气肌肉群的活动。因为呼气肌肉群已经是够积极的了,甚至於力量太大,所以要取得呼吸的基本平衡,达到攒气保持的目的,根本不再需要从两方面肌肉活动来考虑他的平衡,而只需要注意加强吸气的感觉就行。我在上声乐课看到这种情况时,常常启发学员说“朝裹吸着唱”。就这一句有时就能给歌唱者填平补缺,取得明显的效果。其实,气哪裹会朝裹吸,仍是往外呼。由於加强了吸气肌的力量,气息基本平衡。做到以上要求,戏曲裹拖长腔也就不成问题了。这种用气状态,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第三种状态,不进不出的状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不仅适用于拖长腔,在某些流派的发声及润腔中,也经常运用。
(七) 唱戏总不能一口气到底,所以一定要学会换气。特别是甩大腔、长腔的时候,有的需要延续几小节。换气的涵义基本上是指在行腔过程中极短暂地略一停顿来进行呼吸。只要有了过门,不管过门大小,它的意义就不一样了,那是告一段落终止以後重新再起,不叫换气。因此,换气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在戏曲唱法中,换气方法种类很多,也极为考究。但其最难的要算偷气(有的剧种叫暗气)。偷气就是换气时不要让人察觉。这裹我给大家介绍三种办法:
(1) 在演唱一句腔快到结尾的时候;总是要收声归韵的,这时你如能顺着气息,逐渐减弱,把嘴慢慢合拢,在声音尚未停止时,就用鼻起动,兴起一个用鼻吸气的势头,等到声音停止以後,你几乎同时或是在声音刚停止的刹那间用鼻子微微一吸,下面横膈膜同步地一胀,你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气吸好,又能几乎连续地再发下面的声音。这个动作虽然微小、简单,但必须在上面讲的惯性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它的巧妙恰恰是和那些收声归韵後,停止下来,再去吸气的办法相反,又快又不费劲儿。 (2) 在演唱过程中,忽然改变一下气息的走向,也能得到偷气的感觉和效果。对於这种办法,究竟气进去了没有,进去了多少,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清。但它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延长你拖腔的时间,确是事实。比如:在唱5.6 72 776旋律时(这种旋律西皮、二黄裹都有)如果你想把最後一个6音拖长些,唱得饱满些,你可以在第三拍两个“7”的前一个“7”字上,向外加重,把它唱成强音,然後,突然把第二个“7”音向裹收回去唱轻,即完成了这种偷气感觉的过程,你如不信,可试把两个“7”音,都唱成向外推,不改变它们的方向,你肯定会感到最後的6音难以拖长。这个办法常被名家运用在唱腔中有附点音符的地方。如:207 72 7.6谱中。我写明有换气符号的地方,就是运用这种偷气办法最好的地方。在“7”上向外加重,在附点音符後面的延”音上突然收回唱轻。有时在原谱并没有附点音符的地方,用上了这一办法来偷气,常常会人为地加上了一个附点,好在戏曲的唱腔是留给演员很大的再创作余地的。
(3) 在一个音符拖长音时,借顿挫的处理机会来偷气。比如:老生倒板常见的尾腔3主兰::2或.:6昼鱼1 5如果这时你的气不够了,你千万不要把嘴并起来吸气。因此时气息尚未完全停止,会出现归韵收声的感觉。若连收三下声,连归三下韵,该多难听。应该在声音断下来以後,要保持一种浑身一切包括心脏和呼吸都几乎停止的那种感觉。为什麽要这样呢?一来可以使你保持你原有的口型不动,以便接着唱时不会“撇(piǎ)掉”造成翘辙。二来这时你关上嘴吸气,然後再张开嘴唱,也是来不及的。所以,当你能做到在声音停止後,浑身都保持静止的感觉时,只要注意把肚皮稍微一松(实际是膈膜)好像喘一下气,你就可以继续再唱下去了。这个偷气的办法,如果做得纯熟,可以无休止地把断音唱下去。我在各地讲课做这种偷气示范时,总是一连做很多个断音,然後问大家,你们看我还能断下去吗,如果我不换气,我能连着唱这麽多的断音吗。
有人说戏曲换气有几十种,我看没有那麽多。而且不同的换气方法当中,都有大同小异之处。比如,我前面介绍的第三种办法,你如果说它是传统裹的“歇气”也是可以的。所以我在本书襄就不对传统的其他诸如:压气、钩气、歇气、就气……等方法来一一进行解释了,但後面想把气口和换气的关系、区别,以及什麽叫气口讲一下。根据京剧来说,有气口的地方,有换气的也有不一定换气的,实际上,可以说气口是一种顿挫,犹如文章裹面的标点一样。因此,所谓气口的好坏,就不能单单理解为换气办法的好坏。而还有个气口的设置问题,如逭一气口设置得好,还是不好,是少了一个气口还是多了气口,都能对唱腔的艺术效果发生影响。并且气口设置的特定规律,是形成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反过来说,你气口的设置虽很恰当,但你换气的方法很拙劣,戏曲界也会笼统地说你气口不好的。故气口二字严格地讲,它应包含换气的方法及换气点的设置,它是属於一种创作手段。故学者不可不慎。至於说有些演员年纪大了,气不够了,而多设置了一些气口,多换几口气,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些演唱技术高超的人,非但不让你觉着气口太多,由於处理得好,反而会使你听起来顿挫有致。但道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是很难做到的。
(八) 根据以上一些关於呼吸的说法,大家会得出一个印象,就是吸气一定要吸得深些,并且吸进去以後,在唱时要设法保持。这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但前面我提出了保持不能太死,现在我还要提出一个吸气也不能太深的问题,太深就有像拔萝卜那样,有拔不上来的可能。这个问题在歌唱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越深越好。有人则认为不宜太深。我同意後一种意见,理由还是唱戏曲要灵活。 另外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唱戏的气不仅不能太深,并且它也不是一直沉在底下不动的。有的随着唱腔的需要,就是要上来一点(相对的浅一点),或是下得更深一点。按俞振飞老先生的说法,下去时气可到脚根。美国最新声乐理论说法,则有前到盆腔,後到尾间骨之感觉。但这种相对的上升舆前面所说的那种气浮上胸是不一样的。这虽然适当地上升了一点,但仍然是保持着一种对抗的力量,而不是全部吊起来,是两种对抗力量的转移。一九八七年我在渖阳全国民族声乐研讨会开幕式上做学术报告时,同志们给起了个名字叫“焦点转移”。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好比生活裹两个人在扶梯上摔跤,双方纠缠在一起,谁也推不倒谁,边打边在扶梯上移动的情形一样。我们唱戏曲在移动对抗力量的焦点时,就要像那两个相打的人一样,不管上、下都要纠着,使其保持对抗和平衡。当然,逭和前面说过的呼气肌肉群和吸气肌肉群的道理一样,总有一方力量稍大,一方稍弱,才能在扶梯上上下。不然又不动了。唱戏曲的人如能把气练到这种地步,他将不仅能升降灵活自如,使声音变化多彩,随时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并且也不会由於呼吸焦点的移动,而产生各种毛病。造就叫做气息的“调节”。一'调节”都是在声音绝对连续时进行,与换气或气口是不同的。那当然也是一种调节,但它们总是在声音间断时进行。而这裹是指相对地把气保持在下面而言。
常用尖字口诀 相婿全取男俊俏
羊象囚井咀青草
妻妾齐心修脊疾
千秋将尽墙前焦
注:
相----相厢湘箱想
婿----婿胥
全----全诠痊辁铨
取----取娶趣
俊----俊峻浚竣骏
俏----鞘悄俏峭-消削销宵肖硝霄逍
羊----翔祥详
象----象像橡
囚----泅囚
井----阱进(讲为团字)***荆为团字
咀----姐且趄沮
青----请清青情晴蜻箐--精靖睛靓静
妻----妻凄--睫婕捷
妾----妾--接
齐----齐--剂济跻荠
心----心芯--沁
修----修
脊----脊嵴瘠
疾----嫉疾
千----千钎迁扦阡芊迁--歼
秋----楸揪啾
将----将奖浆酱蒋桨--锵
尽----尽烬荩赆
墙----墙蔷樯嫱
前----前箭箭剪
焦----蕉礁--瞧谯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