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鹡鸰正论 2024-06-25 11:01:06 《红楼梦》 鹡鸰正论土默热《红楼梦》在描写甄宝玉挨打喊“姊姊”“妹妹”一事时,有一条脂砚斋眉批云:“以自古来未闻之奇语,故写成自古未闻之奇文,此是一部书中大调侃寓意处。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对这句脂批, 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人物考》解释道:“鹡鸰、棠棣,皆喻兄弟;‘棠棣之威’文义怪异,疑‘威’是‘戚’‘感’之抄讹。如其不然,则‘悲’‘威’二句应分属两人,一为棠村,早逝可伤;一为另弟,时见凌逼,如小说中所谓贾环之流者,为可慨叹。”周汝昌先生对“鹡鸰喻兄弟”的解释,无疑是正确的;疑“棠棣之威”的“威”是“戚”或“感”抄讹之推论,似乎有待商榷。对“‘悲’‘威’二句应分属两人,一为棠村,早逝可伤;一为另弟,时见凌逼,如小说中所谓贾环之流者,为可慨叹”之猜测,则毫无根据。雪芹有弟棠村,本属可疑,另有一弟如“贾环者流,时见凌逼”,绝无证据。“鹡鸰”、“棠棣”典出《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亦叹。” 这里,“鹡鸰”、“脊令”,“常棣”、“棠棣”,皆通假。毛传:“脊令,雍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急难,言兄弟之相救于急难。”郑笺:“雍渠水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于急难。”都说鶺鸰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当它困处高原时,就飞鸣寻求同类;诗中以此比喻兄弟在急难中,也要互相救助。“棠棣”“鹡鸰”作为兄弟的代称,被后世诗文广泛运用。如王勃《自乡还虢》:“无使《棠棣》废,取譬人无良。”张九龄《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兴逐蒹葭变,文因棠棣飞。”杜甫《得弟消息二首》:“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孟浩然《入峡寄弟》:“泪沾明月峡,心断脊令飞;”《洗然弟竹亭》:“俱怀鸿鹄志,共有脊令心。”范成大《山会同馆兄弟南北万里感怅成诗》:“把酒新年一笑非,脊令原上巧相违”等。王利器先生在《〈红楼梦新证〉证误》中,反对周汝昌先生“棠棣之威”乃“棠棣之戚”讹抄之说,认为“鹡鸰之悲,棠棣之威”,二句一义,都是说兄弟死丧之事。“棠棣之威”,是用《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毛传》云:“威,畏;怀,思也。”《郑笺》云:“死丧,可怖之事。维兄弟之亲,甚相思念。”《脂批》为了取与“鹡鸰之悲”相俪为文,故易“死丧”为“棠棣”。《脂批》此处所用之典,乃一般童而习之的常典,并非僻典。王利器先生的解释,显然比周汝昌先生更准确,更贴切。这里且不说周汝昌、王利器先生对“鹡鸰之悲,棠棣之威”之典解释的歧义,问题的关键是脂砚斋为什么要说《红楼梦》“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对这个问题王利器先生没有解释,周汝昌先生解释为:曹雪芹悲痛一个弟弟棠村死了,另一个弟弟不时凌逼,不仅缺乏根据,也无法解释“撰此闺阁庭帏之传”与“鹡鸰之悲,棠棣之威”的因果关系,假设曹雪芹真的有两个弟弟,一个死了,一个凌逼,又关“闺阁庭帏”什么事?其实,这里面根本没有什么难以解释的奥秘,问题的关键是胡适先生当初把《红楼梦》作者“大胆假设”错了。认定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根本无法解释“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因为曹雪芹的父亲是谁,是否有兄弟姐妹,都没有可靠证据,多数红学家认为曹雪芹是遗腹子、独生子,说曹雪芹和他的兄弟们之间发生了“鹡鸰之悲,棠棣之威”的人伦悲剧,则更加不知所云。如果放弃曹雪芹作者论,找到《红楼梦》的真正作者洪昇,这里的所有谜团都迎刃而解了。洪昇的家族在宋明两朝确实是个“赫赫扬扬”了几百年的江南世族,明清改朝换代后,由于当时特定的社会原因,家族处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末世境地,就在这个时刻,洪家不幸发生了天伦悲剧,致使百年望族“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个所谓的“天伦之变”,就是《红楼梦》脂批所说的“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洪昇兄弟三人,洪昇与二弟洪昌乃嫡母黄氏所出,三弟洪中令乃庶母所出。在洪昇婚后,嫡母黄氏不幸病逝,父亲继娶继母钱氏。在继母与庶母的联手挑唆下,父亲将洪昇、洪昌兄弟同时赶出家门,发生了令洪昇痛苦终生的“天伦惨变”。洪昇的整个青壮年时期,虽然颠沛流离、生活艰难,但毕竟苟活于人世;可怜的二弟洪昌,却在漂泊无依的生活逼迫下,年轻轻地就悲惨夭亡了。洪昇创作《红楼梦》,既要表达天伦惨变中兄弟相残的“鹡鸰之悲”,也要表达哀挽二弟惨死的“棠棣之威”,这与王利器先生对“鹡鸰之悲,棠棣之威”的解释是完全一致的。那么,脂砚斋又为什么要说“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呢?要注意这条批语写在书中描写甄宝玉挨打时喊“姊姊”“妹妹”一事之情节上面,脂砚斋是知道实情的,可见甄宝玉挨打便是“鹡鸰之悲,棠棣之威”的具体体现。书中没有写甄宝玉为什么挨打,却交待了贾宝玉挨打的原因,就在于赵姨娘、贾环母子挑唆,也正是所谓的“鹡鸰之悲,棠棣之威”。这条脂批中的“庭帏”指父母,“闺阁”指姐妹。洪昇在“天伦惨变”挨打时是否喊“姊姊妹妹”止疼,不得而知,但洪昇与姐妹们终生感情深厚,却是实情。洪昇有两个亲妹妹,都是“霜管花生艳,云笺玉不如”的聪明美丽女子;洪昇有十二个表姐妹,曾经结成名动天下的“蕉园诗社”。洪昇不论在故乡还是漂泊天涯之际,都有大量怀念姐妹们的诗作。这些姐妹们的命运全部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洪昇经历了“卅载无家抛骨肉,一生多难远庭帏”的痛苦生活,晚年从北京回到故乡杭州后,面临的是“哭弟悲无已,重经两妹亡,为兄年老大,稠叠遇悲伤”的悲惨场面。这就是洪昇“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所以才要为洪家的“二爷”和一干姐妹“撰此闺阁庭帏之传”《红楼梦》的真实原因。《红楼梦》中,使用“鹡鸰”典故的还有北静王赠宝玉“鹡鸰串”的故事。在书中第十五回作者写道:北静王“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伧促竟无敬贺之物,此系前日圣上亲赐蕶苓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在第十六回又写道:“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本来是同一件东西,但抄本中有的写作“蕶苓”,有的写作“鹡鸰”,前后名称不一致。对此,邓遂夫先生解释道:按“蕶苓香”,一作“零陵香”,(“蕶”字见《集韵》、《广韵》),因湖南零陵县境所产最佳,故名。刘禹锡《潇湘神二曲》,诗云“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此“零陵芳草”,通常理解为对芳草的泛指,是否亦指制作“蕶苓香”之芳草呢?蔡义江先生解释道:鹡鸰香,当是一种香木的别名,后人不识,改为“蕶苓香”,此固香料,但蕶苓草本,似非制念佛珠之材料。二人的解释是相抵牾的,红学界至今对此缺乏共识。其实,邓遂夫先生和蔡义江对这个问题的解释都有道理,但又都是各执一偏。《红楼梦》作者使用“蕶苓香串”和“鹡鸰香串”,在书中各自有各自的隐寓,是既矛盾又统一的。邓遂夫先生所引的刘禹锡词《潇湘神二曲》如下:“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这里使用的是娥皇、女英二妃在九疑(嶷)山哭舜帝泪染斑竹的典故,书中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宝玉将“蕶苓香串”转赠黛玉,寓意是清楚的。蔡义江先生说的“鹡鸰香串”,不论是什么香木所制,其取义当在《诗·小雅·棠棣》篇之“脊令在原”,这在本文前面有详细分析。正因为“鹡鸰”代表兄弟,所以黛玉才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如果是“蕶苓香串”,含义是湘妃,自然不是什么“臭男人”,林黛玉自己不是也以潇湘妃子自居吗?红学界好多专家都将北静王赐宝玉“鹡鸰香串”故事的寓意解释为暗示宫廷中兄弟相残的黑幕。陈诏《红楼梦小考》中认为:“鹡鸰香念珠”就是作者对雍正残忍手段不满的一个“曲笔”。讽刺雍正不顾手足情谊,把兄弟当作敌人。林黛玉之所以拒绝接受,是对雍正的讽刺,也是对皇权的大胆的蔑视。脂批说“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就是脂砚斋认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是讽刺“雍正即位,残杀兄弟,诛伐异己”。《红楼梦》这样曲解下去,真实匪夷所思了。其实,“鹡鸰之悲”一词有兄弟相残的意思,“鹡鸰”之典本身仅指兄弟之情,并没有兄弟相残的意思,不能曲解历史典故。《红楼梦》书中皇帝赐北静王“鹡鸰香串”,是表示皇帝与北静王之间的兄弟情谊;北静王将“鹡鸰香串”转赠宝玉,也有视宝玉为异姓兄弟的良好意思,这里面完全没有恶意,更没有什么黑幕存在。其实,洪昇在《红楼梦》书中刻意写大出殡期间北静王赠宝玉“鹡鸰香串”的故事,是事出有因的。洪昇的代表作是《长生殿》,据毛西河《长生殿序》交代,该院本是在庄亲王世子怂恿下创作的。康熙二十八年,因在佟皇后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洪昇受到朝廷革职下狱的严厉处分。在《红楼梦》中,洪昇以皇家规制写“大出殡”,实际是写佟皇后国丧;北静王赐宝玉“鹡鸰香串”,实际上是暗示庄亲王世子对洪昇遭遇的同情和慰问,暗示仍视洪昇为异姓兄弟。这个庄亲王世子,乃豫亲王多铎之孙,与康熙皇帝实乃堂兄弟,《红楼梦》书中说“鹡鸰香串”为皇帝所赐,是成立的。洪昇之外祖父黄机,是清初的所谓“太平良相”,与皇帝和多尔衮、多铎等亲王关系密切,所以《红楼梦》书中北静王说自己和宝玉的祖父有“当年相与之情”,决不是顺口乱说,而是有事实根据的。庄亲王世子赠洪昇一个“鹡鸰香串”,乃那个时代文人士子交往的常情,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2007年3月3日星期六============================== 土默热先生更多红学研究文章链接 五块石头证红楼 ——《红楼梦》作者的石头情结从何而来 论土默热红学的五项主证 从文学常理推论《红楼梦》作者(修订稿) 此梅溪非彼梅溪 《红楼梦》“文忠公之嬷”文学正解 脂砚斋缘何不识茶筅 《红楼梦》“真假有无观”源自昆曲文化 《红楼梦》作者是个作家 曹雪芹严正声明:我的《红楼梦》披阅增删权不容侵犯 红楼“菜蔬”好“闹热” 用唯物史观指导《红楼梦》研究 从蕉园姐妹酬唱诗词看林黛玉创作原型 柔情侠骨话西溪 《红楼梦》中秋节“桂阴谱笛”意境解析绛珠仙子形象刻画参照了吴绛仙《红楼梦》“情根历劫”与“风流公案”“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六辑“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五辑“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四辑“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三辑“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二辑“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一辑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赞 (0) 相关推荐 历史上雍正和十三爷胤祥的关系有多好? 若论帝王家的兄弟情深,大概只有雍正和十三爷胤祥之间的兄弟之情最真挚,也最深厚了!"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至乐,宛如昨日事也!" 十三爷胤祥 ... 红楼梦里别有深意的时间背景和历史原型 从第五回秦可卿登场到第十六回秦钟夭逝黄泉路,三秦的人生故事全部落幕,这一段文字可称之为"秦"文,文本看似风静月美,但正统与非正统之间暗流汹涌. 第二回,贾雨村谈及甄宝玉关于女儿的奇 ... 宝钗思嫁,袭人磕头,却道大红犯了色,分明泄露 题:宝钗思嫁,袭人磕头,却道大红犯了色,分明泄露!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 ... 读书|《红楼梦》批注式精读Vol.072:第五回精读⑰ 072 第五回精读⑰ 原文节选 批注精读 [批注]警幻仙子本就是带着任务来邀请宝玉的,这在前文已经提到.贾宝玉流连于闺阁,却不喜欢读书仕途,这让开创了贾府的荣宁二公感到惋惜,故而请警幻仙子用仙境中的闺 ... 87版《红楼梦》歌曲全收录,欢迎收藏 87版《红楼梦》歌曲全收录,欢迎收藏 红楼梦:尤二姐的生存困局 尤二姐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被贾珍过早地启蒙了,也爱风月,碰上了有钱又风流的贾琏,自然垂青,两人一拍即合. 尤二姐本来的打算是找个可人的依靠,过好今生.过去的路因懵懂无知没走好,以后好好当个良家妇女.只是 ... 《红楼梦》为什么有那么多别名?细品这些书名,每个都不简单 在古代,一个人可以拥有多个名字,特别是那些名人.比如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别号酒仙翁.谪仙人.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遗等.再比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名字也有好几个,名霑,字 ... 《红楼梦》太虚幻境在哪?警幻仙子又是谁?曹雪芹的想法真是高明 趣侃红楼14:太虚幻境一念起于心中,警幻仙子万般渡情无果 贾宝玉巧费心机睡入了秦可卿的房中,一进房间就已入"梦".由秦氏指引着悠悠荡荡去到一处所在,这就是专属于<红楼梦> ... 这首唐诗害死了作者,却被人争相模仿,连《红楼梦》都“抄袭”它 小娘子最近在追87版的<红楼梦>,忧郁的林妹妹唱出的<葬花吟>让小娘子也不禁沉浸在"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的悲伤情景中,于是小娘子去查了下< ... 红楼梦: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 文/归途如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红楼梦>第一回里出现的一首诗.这首诗可以说是曹雪芹的心声,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带着满腔 ... 《红楼梦》诗词合集:万千悲喜,终归一梦 木心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世事如梦,百转千回,一部<红楼梦>,半部沧桑史. 手执墨笔,曹雪芹十年如一日,写尽缱绻情思,字字泣血,句句珠 ... 上古神话中“鸿蒙”是什么意思,原来在西游记、红楼梦中早有记载|西游记|万物|神话|神仙 小的时候最爱听的便是女娲造人一类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呢就是我们通常所述的上古神话.即便是现在有很多人对上古神话也有非常大的好奇心,觉得上古神话里蕴含了一个神秘且遥不可测的世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 ... 西游记和红楼梦中都有女娲石,有何差别?为何十二金钗是十二个? 西游记和红楼梦中,都有女娲补天石,因为二者都是女娲补天所练造的,因此都拥有灵性,一个化为孙悟空,一个化为贾宝玉.这两颗女娲石,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其中一个最大的不同,便是所坐落的位置不同,西游记中的女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