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可以复制的“成功”

去年国庆档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个故事中,综合品质和观众口碑最好的,要数宁浩执导的《北京你好》,究其原因并不复杂,用亲民的喜剧形式讲述了一代中国人的记忆,有欢笑,也有感动。

作为各种意义上《我和我的祖国》2.0版本,《我和我的家乡》总导演宁浩很聪明地沿袭了他之前的思路,把“喜剧+主旋律+乡土情”的方针策略贯彻到底,五个属于平民的家乡故事,让观众们一次性看个够。

可以预见,《我和我的家乡》的观众评价和票房成绩都不会差,这种“分发半命题作文,让各自团队去拍短片,最后统筹成长片”的短平快拍摄模式,似乎隐隐有了新型财富密码的趋势—— “成功”可以复制并量产。

只要片子好,我个人对采用什么拍法没啥意见……只是《我和我的家乡》在令大家笑中带泪的同时,也迅速出现了某种套路化的疲态,这不禁使我产生了另一个疑问:如此的“成功”,又能持续多久?

【温馨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北京好人》讲述了另一个“张北京”的故事,他一方面不情愿借钱给表舅做甲状腺手术,一方面又不忍心不管衡水老家的亲戚,于是上演了一场偷梁换柱骗医保的闹剧。

宁浩这出戏依然有“疯狂”系列的味道,有环环相扣的意外,有分量十足的闹腾,温馨的调侃和辛辣的讽刺也没缺席,可谓妙趣横生。

两位主演功不可没。葛优大爷自不必说,嘚瑟、狡黠还打肿脸充胖子的好面儿,那味道叫一个足,另一位来自《平原上的夏洛克》的平民演员张占义(这是他的第二部电影)也给人许多惊喜,倒不是说他的演技多么出众,而是他身上那股浓郁的乡土气太“本色”了,活脱就是我们身边那种老实木讷又死板顽固的长辈。

而且在这支短片里,人性中的无私和自私并不对立,角色在讲究人情的同时也没忽略现实,比如张北京最后交钱给表舅做手术,还念念不忘他没买成的汽车,表舅刚放言“一日三餐吃蒲公英”,在听到“钱不能退”后立刻停住了脚步……

作为献礼片,《北京好人》的落点是覆盖面不断扩大、日益完善的国家医保体系,从这点来说,结尾硬性“拔高”是会损伤整体调性的,宁浩好就好在结束前还不忘让两人跑去村委会走报销流程,让这个有些“登天”的故事重新接了地气。

《天上掉下个UFO》发生在贵州黔南,众多村民目睹天上出现UFO后不久,《再进科学》栏目组来阿福村进行实地调查,盯上了村里的“民间发明家”黄大宝,最终得知了又乌龙、又整蛊、又心酸、又感人的真相。

陈思诚导演在商业上已获得了巨大成功,从“唐探2”就可以看出他搞娱乐很有一套。

他这次索性彻底放开了玩,什么现成用什么:先套了一层总导演去年影片《疯狂的外星人》的皮,再整了一出山寨版的《唐人街探案2.5》,接着看看始作俑者黄大宝,这不是长着黄渤脸的手工耿么?

《天上掉下个UFO》元素最多、最热闹,一众演员也贡献了他们近几年来最“标志性”的银幕形象,黄渤负责搞笑和正能量,出洋相的王宝强和动脑子的刘昊然就是唐仁和秦风,村长王砚辉和老板王迅负责别有用心,董子健负责青年才俊,佟丽娅负责梦中情人……

当然,无论是阿福村迅速发展起的外星人主题特色旅游经济,还是黄大宝搞巨型无人机希望打通山村物流,甚至是贵州当地的好山好水好人家,都是热爱家乡、发展家乡的朴素情怀表达。

《最后一课》来到了浙江淳安的千岛湖,年迈的范老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还被困在了他当乡村教师时的记忆里,为了帮助老师,他的学生们重新打造了一间1992年的教室,而后,范老师用恍如隔世的经历,见证了他多年教育的意义。

徐峥实在是太聪明了,他知道自己的拍摄任务是什么,同时也明白任务的局限性在哪儿,所以他把短片的方向摆得特别清楚:我就是要拍一部煽情感人的故事,只不过采用了夸张的喜剧手法。

观众们会笑“搭戏台”和“唱戏”时的混乱、简陋、不专业,但不会去笑一个为乡村小学奉献10年青春的人民教师,这就让该片的观感十分到位。

影帝范伟的演技是另一个主要加分项,他全程踩住了范老师这个角色的人物特性,不分年龄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尽责,发自内心为学生授业解难的真诚,慢条斯理不见孱弱,扎根乡土沁人心脾——踩准了主角的魂儿,短片的魂也就在了。

至于在“主旋律”议题方面,《最后一课》又有些模糊不清,尽管“乡村教师奉献自我”这一个主题就已足够了,但里面分明还想展现近30年来落后乡村的巨大变化和发展,仅仅用特色旅游和漂亮房子来做成果,还是有些弱了——所幸,徐峥最终把落点放在了人上。

《回乡之路》切到了陕西榆林一线,网络带货红人闫飞燕在回乡参加校庆的路上,遇到了自来熟的老乡兼学弟乔树林,本以为他是个坑蒙拐骗的不靠谱货色,结果发现他是多年来根植家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大英雄。

邓超和俞白眉这对导演组合,实力如何有目共睹(《分手大师》《恶棍天使》《银河补习班》),往好了说,正在不断进步,往坏了说,水平一直不高……

这部短片把他们的毛病几乎都犯了一遍,比如概念为先、人设不清等等,闫飞燕看上去像是个忘本的网红,但做派上却是个可靠的大师姐,让观众闹不清她算是被“感化”还是本就打算回馈家乡,乔树林身上的先抑后扬,则又太露骨、生硬了些。

至于整体叙事,《回乡之路》也存在和《银河补习班》类似的问题,即手握一个好题材,却非要用大段感性去代替理性,煽情的地方强煽,让本该适宜的“口感”变成了油盐过量的重口味。

人民群众在毛乌素沙漠上“治沙造林”的事迹值得广为传颂,短片中也出现了“学了本事,让咱们这变个样”的优秀台词,还有土老板无私奉献带大家卖特产挣钱的故事,同样能引发不少共鸣……我相信《回乡之路》能感动许多观众,只可惜,它还可以拍得更好。

《神笔马亮》辗转到了大东北的西虹市,画家马亮本可以去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实际上却瞒着妻子秋霞,偷偷跑去建设家乡了,为了不暴露实情,全村人都帮着他圆谎,直到最后秋霞来到了他身边……

闫非和彭大魔充分发挥了他们懂得挠人痒点/笑点的特长,把一个现实里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故事,用极度戏谑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不光如此,这两位也和陈思诚一样夹带了不少“私货”,比如与《西虹市首富》高度重合的地名,《夏洛特烦恼》中夏洛许给马冬梅的向日葵诺言也得以实现,让熟悉他们作品的观众得到了更多乐趣。

沈腾和马丽领衔的全东北阵容,搞笑起来最为得心应手,从甩包袱抖机灵,到肢体语言神情仪态,再到方言台词层层玩梗……可以说,只要你的心不凉,绝对能笑出声来。

只是,《神笔马亮》的故事在逗乐之余过于段子化了,使之无法令观众找到更多情怀上的共鸣,关于精神主旨方面,它也只停留在一个相对粗浅的新农村建设上,“偏科”得很厉害。可见,让开心麻花团队搞笑可以,可同时还要高唱主旋律就困难了一些。

后记:

从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我和我的家乡》应该会成为这个国庆档的最后赢家(就算超不过《我和我的祖国》也能大赚一笔),再加上普遍正面的反馈,充分证明了这种娱乐加主旋律的拍片模式市场空间很大。

可若真要评价影片的真实品质,恐怕不那么让人乐观:从我个人看来,效果最好的是《最后一课》,意境最好的是《北京好人》,但这仅仅是从五部短片的角度出发,放到导演自己的履历或者整个国产片的序列中,也就没那么出色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短片的故事本质上都大同小异,虽然立足于农村,但实际上对农村的认知和体验都相对匮乏,在用可以量化的物质条件和生态环境衡量农村生活变化的同时,却又很难触及到人们更细腻的心态转换与精神面貌。

而这背后折射出来,则是拍摄影片时“主题先行”的实质……加强版小品当然也好看,可若是今后的“亲民”主旋律电影都这么搞,恐怕会迅速耗尽大家的新鲜感和热情——观众和创作者们都不该满足于此,我们理应看到更优秀的“中国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