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 平脉辨证温病求索
“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欲察虚实,无逾脉息。”又曰:“虚实之要,莫逃乎脉。”脉虚证虚,脉实证实。景岳这一见解,与《内经》《难经》一脉相承。《素问·调经论》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灵枢·经脉》曰:“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逆顺》曰:“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难经·六十一难》曰:“诊其寸口,视其虚实。”
脉的虚实,当以沉候有力无力为辨。因沉候为本,沉候为根,沉候的有力无力,才真正反映脉的虚实。这就明确指出,即使临床表现为一派阳证,浮取脉亦为洪数的阳脉,但只要按之不鼓,指下无力,就是阴证、虚证。即使临床表现为一派阴证,脉见沉迟细涩等阴脉,但只要按之鼓甚,便是阳证、实证。
《医宗金鉴》更明确指出:“三因百病之脉,不论阴阳浮沉迟数滑涩大小,凡有力皆为实,无力皆为虚。”《脉学辑要》亦云:“以脉来有力为阳证,脉来无力为阴证。”
《医家四要》云:“浮沉迟数各有虚实。无力为虚,有力为实。”但必须指出,若脉过于强劲搏指,不得作实脉看,恰为胃气衰败、真气外泄之脉。
沉取有力无力,此即诊脉之关键。不论脉分27种还是34种,皆当以虚实为纲。
5.脉诊原理脉的形成原理,一言以蔽之,乃气与血耳。脉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正如《医学入门》所云:“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所有脉象的诸多变化,也都是气血变化的反映。
气为阳,血为阴,气血的变化,也就是阴阳的变化。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气血,是打开脉学迷宫的钥匙。倘能悟彻此理,则千变万化的各种脉象可一理相贯,触类旁通,而不必囿于众多脉象之分,画地为牢,死于句下。恰如《脉学指南》云:“上古诊脉,如浮、沉、迟、数等,名目不多,而病情无遁。后胪列愈伙、指下愈乱,似精反粗,欲明反晦。盖求迹而不明理之过也。”《诊家枢要》亦云:“得其理,则象可得而推矣,是脉也,求之阴阳对待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由此而识
(1)气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①气盛:气有余,则鼓荡血脉之力亢盛,气血必动数而外涌。气血外涌,则脉见浮、洪、实、大、长、缓纵而大等象。气血动数,则脉见数、疾、躁、促等象。
②气郁:气为邪阻,气机不畅;或情志拂逆,气机郁滞,则气不能畅达以鼓荡血脉,脉见沉、伏、牢、涩、迟、细、短、结乃至厥。气机不畅,阳气不得敷布,经脉失却阳气之温养,致收引拘急,脉见弦、紧、细、涩等象。此等脉象,貌似不足,实则乃邪气亢盛所致。其与虚脉的鉴别在于按之中有一种奔冲激荡、不肯宁静之象,与虚脉之按之无力者异。这就是以沉取有力无力分虚实。至于病机相同,同为气郁,为何脉象有沉、伏、涩、迟等不同?这是由于气机滞塞的程度、部位不同,引起气机滞塞的原因不同,因而同一病机,产生不同的脉象。脉虽各异,而理却相通。
③气虚:气虚无力鼓荡血脉,则出现脉来无力的缓、迟、微、弱、濡、代、小、短、涩等脉象。气虚不能固于其位,气浮于外而脉浮,可见浮、虚、散、芤、微、濡、革等脉。气虚,则虚以自救,奋力鼓搏,脉可数,然按之无力,愈虚愈数,愈数愈虚。若气虚极,脉失柔和之象,亦可见强劲坚搏之脉,此乃真气外泄,大虚之脉,不可误认作实脉。
(2)血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①血盛:血为邪迫,则奔涌激荡,血流薄疾,则脉见滑、数、疾、促等象。血流奔涌于外,则见脉浮、洪、实、长等象。
②血瘀:由于邪阻、气滞,血行瘀滞,脉道不利,则见沉、伏、牢、涩、细、小、短、促、结等。
③血虚:血虚不能充盈血脉,则脉细、小、濡、短、涩等。血行不继,则脉歇止而见促、结、代等。血虚不能内守,气失依恋而外越,则脉见浮、虚、微、芤、革、散、动等。血虚经脉失于濡养,则脉拘急而弦。为了论述清晰,故将气与血分别论述。气与血的病理变化,虽有所侧重,但往往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气血是脉象产生和变化的基础。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6.脉象的动态变化古人对各种脉象做了很多规定、描述,而且列举了很多形象的比喻,使后人能对各种脉象有个清晰的概念,可谓用心良苦。我们学习脉诊不仅要了解各种脉象的界定标准,准确地认脉,而且要掌握脉理及其所主的病证。能正确地识脉,还要以辨证的观点动态地辨脉。各脉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互相联系,有着不断的动态变化。掌握了这种动态变化的规律,就可活泼地看待各种脉象,守绳墨而废绳墨,驾驭整个疾病进程及脉象的各种变化,随心所欲不逾矩,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例如风温初起,脉可沉而数,可用升降散、银翘散之类。随着热势的亢盛,热郁极而伸,淫热于外,则脉由沉数变成浮数。热邪进一步亢盛,激迫气血外涌,脉由浮数变为洪数,可用白虎汤治之。热邪亢盛而伤津耗气,则脉由洪数变为芤数,可用人参白虎汤。若气被壮火严重耗伤,则脉由芤而转虚大乃至散,可用生脉散。若正气浮越而脱,则可由阳证转为阴证,脉转为沉微欲绝,可用参附汤、四逆汤回阳救逆。若热邪由卫分逆传心包,脉见沉数而躁急。若热传营血,阴亦耗伤,则脉见沉细数而躁急。温病后期,邪退正衰,肝肾阴伤,脉转为细数无力。若阴竭阳越,脉又可变为浮大而虚。阳越而脱,转为阴阳双亡时,脉又可沉细微弱。
再如气机郁滞,气血不能畅达以鼓荡血脉,随郁滞的程度不同,脉可逐渐转沉,进而出现沉、弦、涩、细、短、结、伏乃至脉厥。这些虽是各不相同的脉象,但由于病机相同,可知上述诸脉是有机联系的,是一种病机动态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所出现的不同变化。这样就可以将诸脉以一理而融会贯通,就可由守绳墨而废绳墨,辩证地、灵活地看待各种脉象,而不必机械、刻板地死于句下。欲达到守绳墨而废绳墨的境地,就必须了解脉理。理明自可判断各种脉象的意义,
进而判断病证的性质、病位、程度、病势。掌握脉理的关键,在于气血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
7.脏腑分布一种说法是,浮取以候心肺,中以候脾胃,沉以候肝肾。这种说法,临床不适用,难道心肺的病变都在浮候而不见于中候、沉候吗?肝肾的病变都在沉候而不见于浮候、中候吗?如病人喘而寸脉沉数,当知肺中蕴热,迫肺上逆而作喘。此证非于脉之浮候察得,而是于沉候诊知,何以言心肺之疾独于浮候诊之?还有一种说法,以寸尺内外分候脏腑。寸口乃区区之地,细如麦秆,再过细地分为内外上下,难于掌握,且近于玄虚,临床也不这样用。
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以左右脉按寸关尺分布。左脉寸关尺分别为心、肝、肾;右脉寸关尺分别为肺、脾、命。心包在左寸。两尺有的认为都属肾。
关于腑的分配,胆在左关,胃在右关,膀胱在尺,诸家意见比较一致。大小肠的分布分歧就比较大,
约有三种意见:
一种是以表里经络关系来分,心与小肠相表里,且有经络相通,故小肠居左寸。肺与大肠相表里,且有经络相通,大肠居右寸。
第二种意见是以气化功能分,大小肠都传化水谷,属胃气所辖,故大小肠居右关。
第三种以脏器实体部位来分,大小肠皆属下焦,所以分配于尺部。三焦的分布,有的主张上中下三焦分居寸关尺;有的认为三焦气化取决于肾,应居尺;有的认为三焦与心包相表里,且有经络相通,应居左寸。各执己见,令学者莫衷一是。脏腑的分部,不宜过于机械刻板,不仅玄虚,也不适用。
笔者判断脏腑病位,
根据寸候上焦病变,包括心、肺、心包及胸、颈、头部;
关候中焦病变,包括脾、胃、肝、胆、上腹;尺以候下焦病变,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及下腹、腰、膝、足等。
至于判断属何脏何腑的病变,要结合该脏腑及其经络所表现的症状,综合分析判断。
如寸数为上焦有热。上焦之热究竟在心、在肺、在胸、在头,尚不能单凭脉以断。察知病人咳嗽,咳嗽乃肺的症状,结合寸数,可断为肺热。
若同为寸数,出现心烦不寐的症状,则可断为心经有热。考之于《脉经》,即以寸关尺分主三焦,而没有机械地将寸关尺与脏腑硬行搭配。
《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曰:“寸主射上焦,出须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胃。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这种定位的方法,简单、实用、确切,没有故弄玄虚或呆板、繁琐的弊端。
8.脉象的删繁就简《脉经》以前,虽提出了很多种脉,但缺乏脉象准确、严格的描述,而且名称也不统一,随意性很大。《脉经》始对脉学做了专门、系统的整理阐述。提出24种脉,并对脉象做了较严格的界定,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医家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种脉,分别提出27种脉和34种脉等。仔细研究分析,有些脉象是重复的,彼此之间特征难以区分,而且其病理意义是相同的。所以,后世有些医家做了有意义的删减,如景岳提出正脉16部,有浮、沉、迟、数、洪、微、滑、涩、弦、芤、紧、缓、结、伏、虚、实,而将《濒湖脉学》中的长、短、濡、促、代、散、牢、革、细、弱、动11部脉删去。这种删繁就简的思路是好的,但具体何脉当删,何脉当留,尚可商榷。就后世多遵从的《濒湖脉学》中的27部脉而言,可删濡、伏、牢、革、长、短。
(1)濡脉当改称软脉。濡本软,其特征为脉体柔软。后世将濡脉的特征描述为浮而柔细。若果以浮而柔细为濡脉,则与浮细无力之微脉难以区分,而且濡与微所代表的病理意义也是相同的,故以浮而柔细为特征的濡脉当删。濡脉当改成软脉,软脉的唯一特征是脉体柔软,没有浮而柔细的限定。
(2)伏脉可删。伏与沉,都是重按方见,只是伏比沉更深一些,这与沉脉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病理意义上没有多大区别,故伏脉可删。(3)牢脉可删。牢脉特征是沉而弦长实大,与沉实的脉象和病理意义是一致的,故牢脉可删。(4)长脉可删。太过之长脉,与实脉、弦大有力之脉的脉象特征、病理意义是相同的,故长脉可删。(5)短脉可删。无力而短之脉,与微、弱脉的病理意义相同。有力而短的脉,与涩而有力的脉相同,故短脉可删。(6)革脉可删。革脉的特征是浮大有力,按之空豁,与芤脉相近,而且病理意义相同,故革脉可删。《濒湖脉学》较《脉经》增加了长、短、牢三部脉。增加的意义不大,可删。笔者又在《脉经》基础上,提出去掉伏、革,并将濡恢复软的名称,共22种脉。这里仅提出供商榷的意见,在下篇对各脉的讨论中,仍保留了《濒湖脉学》中的27部脉。
9.脉象要素分解
脉象,是由脉位、脉体、脉力、脉率、脉律、脉幅、脉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因而演变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若每种脉象都能从七要素入手加以分解,并弄清影响这些要素变化的原因、机理,则有助于对各种脉象的掌握、理解和融会贯通,不致有如坠五里云雾之感。
(1)脉位。脉位可分浮中沉三候。病脉之沉,一可因气血虚衰,无力鼓荡而脉沉;一可因气血为邪所缚,不能畅达鼓荡而脉沉。同为沉脉,一虚一实,以按之有力无力区别之。(2)脉体。脉体有长短、阔窄之分。脉长而阔者,健壮之人,气血旺盛,或在夏季阳气隆盛,脉可阔长。病脉之阔而长,可因邪气鼓荡气血,使气血激扬,搏击于脉乃阔而长。正虚者,气血浮动,脉亦可阔长。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别之。脉体短而窄者,一因邪遏,气血不能畅达鼓击于脉,致脉体短窄。或因正气虚衰,无力鼓搏,亦可脉体短窄。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别之。
(3)脉力。脉力分有力无力,当以沉候为准。无论浮取脉力如何,只要沉取无力即为虚,沉取有力即为实。沉而无力者,阳气、阴血虚衰也,无力鼓击于脉,致脉按之无力。沉取有力者,因邪扰气血不宁,搏击血脉而脉力强。若亢极不柔者,乃胃气败也。
(4)脉率。脉率有徐疾之别。疾者,儿童为吉。病脉之疾,可因邪迫,气血奔涌而脉疾;亦可因正气虚衰,气血张皇,奋力鼓搏以自救,致脉亦疾。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分之。脉徐者,可因气血为邪气缚,不得畅达而行徐;亦可因气血虚衰,无力畅达而行徐。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分之。(5)脉律。脉律有整齐与歇止之分。气血循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脉律当整。若有歇止,则或为邪阻,气血不畅而止;或为气血虚,无力相继乃见止。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分之。
(6)脉幅。脉来去(即脉之起落)之振幅有大小之别。常脉振幅大者,气血盛。病脉之振幅大,或因邪迫,气血激扬而大;或因里虚不固,气血浮越而脉幅大。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别之。脉幅小者,可因邪遏或正虚,致脉来去之幅度小,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区分之。
(7)脉形。气血调匀,脉当和缓。因时令之异,阴阳升降敛藏不同,脉有弦钩毛石之别,此皆常也。若因邪扰或正虚,气血循行失常,脉形可有弦、紧、滑、代之殊。弦紧皆血脉拘急之象,或因邪阻,或因正虚,经脉温煦濡养不及而拘急。滑乃气血动之盛也,或因气血旺,脉动盛而滑,如胎孕之脉;或邪扰,激荡气血,涌起波澜而脉滑;或正气虚衰,气血张皇而脉滑。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区分之。脉之变化多端。无非是构成脉象的七要素之变动。
七要素的变动,无非是气血的变动。气血之所以变动,无非邪扰和正虚两类。故气血为脉理之源,虚实为诊脉之大纲。倘能知此,则诸脉了然胸臆,不为变幻莫测之表象所惑。
10.脉诊中的注意事项关于脉诊中的注意事项,各脉书中都有很多论述,此处只谈一下未曾提及或有不同见解的几个问题。
(1)西药对中医诊脉辨证的影响。很多西药,尤其是中枢神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内分泌药物、液体疗法等,都可显著地影响脉象,干扰中医辨证。因而,在诊脉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尽量避免错误的判断。笔者曾会诊一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呼吸已停,心跳尚在。因用激素、兴奋剂、加压输氧、输液及血管活性药物,呈现脉洪大、面赤、舌红而干。据此,诊为阳明热盛,予人参白虎汤。10日后死亡。
事后想来,呼吸已停,当属中医脱证范畴,应用参附益气回阳。
面赤脉洪,当为西药的影响,予人参白虎汤恐为误治。中西结合共同治疗很多,当如何排除干扰,正确辨证论治,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2)下指法。历来强调诊脉当用指目。但对脉体稍阔者,指目难以诊得脉之全貌,莫如用指肚为好。所以我主张以指肚诊脉。
(3)双脉问题。有些病一侧并列两根动脉,一根于寸口处浮弦细而劲,另一根略沉较粗且和缓,周学海称“二线脉”。两脉之取舍,当以稍粗大者为凭。
(4)指力。三指切脉,指力必须一样,亦即压强须一样,否则辨不出三部脉之独弱独强、独大独小的变化。
(5)素体脉。人有男女老幼、强弱肥瘦之分,素体脉亦不同,诊病脉,必须考虑其素体的差异。对各脉,依《濒湖脉学》的27种脉,对脉象、相类脉、脉理与主病,都提出了我们的意见。见拙著《脉学心悟》,此不复赘。我们依脉解症,依脉解舌,形成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
三、胸有全局
四、首分虚实疾病有成千上万,临床表现纷纭繁杂,治疗方药亦数以万计,难以驾驭。如何能找出疾病的规律,纲举目张,乃是为医者的迫切愿望。历代医家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总结归纳、概括提炼出许多辨证规律,这些规律的提出,使中医学得到了极大提高、升华,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这个辨证理论体系,包括了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正局与变局辨证、津液气血辨证等。这诸多辨证方法中,应用范围不同,价值权重有别,但又互相补充,往往几种辨证方法共同应用,以完成辨证论治的思辨过程。诸辨证方法中,八纲辨证为纲中之纲,任何辨证方法,都要结合八纲辨证。
(一)诸辨证方法分析
1.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此为辨证之八纲。八纲辨证的主要价值,在于辨明疾病的阴阳、寒热、虚实的性质,表里在于分辨疾病的病位。阴阳:阴阳乃八纲辨证总纲。
根据阴阳的特性,将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内经最早的辨证方法是分阴阳两纲。阴阳辨证虽能高度概括,但又嫌过于笼统,尚须进一步细化,于是衍生出八纲。表里:这是一个病位概念,用以分辨病在表还是在里。在表,主要指邪在皮毛、肌肤、经络、腠理、筋、脉、骨等,也有层次深浅的不同。在里,则指病在脏腑。还有半表半里的部位概念,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少阳证的半表半里,此乃半阴半阳,半虚半实证,出则为阳,入则为阴,界于阴阳之间,故少阳为阴阳出入之枢;还有一种是指邪踞表里之间的募原证,外近肌肉,内近胃腑,在脏腑与肌肉之间。表里的病位确定之后,还要进一步分清虚实。寒热:指疾病的寒热属性而言。寒热,主要反映疾病的阴阳盛衰关系。分清寒热之盛衰之后,尚须进一步分清虚实、真假及病位。虚实:指疾病性质而言,反映疾病的邪正盛衰关系,任何疾病的全过程,本质上都是邪正胜负、进退的过程。在分清虚实的大框架之下,还要进一步分清邪指何种邪气,其程度、病位要明确;正虚,是何种正气虚,其程度、病位亦须清楚。
2.脏腑辨证脏腑辨证的价值主要在于确定病位,还须结合八纲辨证,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如寸脉盛,示上焦有热,但上焦有心肺胸膈,究竟热在肺还是热在心、在胸膈?就须结合脏腑辨证以确定病位。如病人咳喘,则热在肺;若病者心悸、心烦,则热在心。
3.经络辨证经络辨证的价值,亦在于确定病位。经络都有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有其循行路线、部位。临床依据不同经络所络属的脏腑、器官、循行路线来确定是何经病变,但经络病变的性质,还要结合八纲辨证来判断。
4.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糅合了八纲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的一种辨证体系,它揭示了外感病的传变规律及辨证方法,也涵盖了内伤杂病的传变规律及辨证方法。仲景的伟大贡献之一,是创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
5.病因辨证中医的病因,不着重发病的直接原因,而是审证求因,是根据临床的表现,通过辨证来确定其病因。凡病皆有因。中医的病因有两大部分,一是指邪气而言,包括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一部分是指病机而言,如脾虚下利,则下利的原因是脾虚,脾虚本指病机,此时解释下利,则脾虚就是下利的病因。病因又是不断转化的,如寒可化热,热可伤阴,阴伤化燥,热又可耗气、伤阳,转为寒证。寒邪究竟是热化还是寒化,随人的体质而异。
6.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由叶天士所创,主要适用于温热类温病。
叶氏将温热类温病的传变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根据不同传变阶段的临床特点、病机,提出了辨证规律及治则、治法、方药,形成了完整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
实则卫属气,营属血,温热治病的辨证体系,只有气与血耳。
7.正局与变局湿热类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是薛生白所创,薛氏将其概括为正局与变局。
正局:湿热证以脾胃为中心,外兼二经之表。二经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
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
变局:湿热证已然化热,少火皆成壮火,充斥上下表里内外,外兼少阳三焦,内兼厥阴风木,易见耳聋、干呕、发痉、发厥。
薛氏对湿热证,从病因与发病、临床表现与诊断、传变及治疗规律,提出了完整而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堪与叶氏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相媲美。
温病,分温热与湿热两类,叶氏创立了温热类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薛氏创立了湿热类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薛叶二人,共同构建了温病理论体系,创立了温病学,其功彪炳。至于三焦辨证,还形不成一个独立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理由详见拙著《平脉辨证温病求索》。
(二)虚实为纲吾在临床辨证中,以虚实为纲,首分虚实。
1.为什么以虚实为纲阴阳为万物之纲,在辨证论治中,阴阳亦为纲中之纲。然阴阳辨证,虽高度概括,但也过于笼统。临床上辨明是阴证或阳证之后,还须进一步辨明其表里、寒热、虚实的属性,故不以其为纲。寒热亦为八纲辨证之一纲,但寒热辨证,只适用有寒热之病证,若无寒热则不适用,应用面较局限,因而吾不以寒热为纲。表里亦为八纲之一,主要作用是辨别病位,病在表还是在里。欲确定表证和里证的性质,还要结合虚实、寒热辨证。因其应用范围较局限,故不为纲。八纲为一完整辨证体系,相互为用,相互补充,不可分割。但依其普适性、实用性,吾以虚实为纲,无论何病、何证,皆首分虚实。人体的所有病证,无非是邪正的相互斗争,在不断的斗争中,产生邪正的进退、转化,从而决定病证的性质是虚、是实,还是虚实相兼。
《素问·调经论》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景岳独具慧眼,提出以虚实为纲。曰:“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分清虚实,就把握准了大方向,不会实其实、虚其虚。
大方向对了,还要进一步细化,分清实者何者实,虚者何者虚,其病位、程度、兼证等,要一一辨明,才能丝丝入扣。如发热,首先要分清是实热或虚热,然后再分实者何者实,虚者何者虚,以及病位、程度、兼夹。
又如痛证,首先分辨实痛还是虚痛,然后再分孰实孰虚,以及病位、程度、兼夹。凡病,皆如此辨证,首分虚实。
2.如何分虚实病有虚证、实证,虚实可相兼,可转化,且虚实有真假,所以,临床上能正确区分虚实,绝非易事。为能正确辨识虚实,历代医家都进行了大量探讨,提出了许多判断虚实的指征或标准,我遵而行之,但还是难于把握,常犯虚虚实实之误。如何分虚实?《灵枢·经脉》曰:“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逆顺》云:“脉之盛衰者,所以候气血之有余不足。”《难经·六十一难》谓:“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仲景提出诊脉之纲要,曰:“脉当取太过与不及。”太过者实,不及者虚,脉实证实,脉虚证虚。景岳更明确提出:“欲察虚实,无逾脉息。”在长年临床的磕磕绊绊中,
我逐渐体会到,虚实之辨首重于脉。脉诊判断虚实的关键,在于沉取之有力无力。沉取有力为实,沉取无力为虚。如《医宗金鉴》曰:“三因百病之脉,不论阴阳浮沉迟数滑涩大小,凡有力皆为实,无力皆为虚。”《医家四要》云:“浮沉迟数各有虚实,无力为虚,有力为实。”《脉学辑要》载:“以脉来有力为阳证,脉来无力为阴证。”诸家虽明确指出,虚实之分在于脉的有力无力,但是未进一步明确脉之有力无力是浮取、中取,还是沉取。我强调的是沉取有力无力以分虚实,因沉为根,沉为本,故有力无力以沉候为准。一般较典型的沉取有力无力尚好分,
但有两种脉象却颇费踌躇,极易混淆。
一种弦长实大搏指,已无和缓之象者极易误为实脉而泻之,实则为胃气败。真气外泄的大虚证,如真脏脉之如循刀刃、如弹石、如循薏苡子,皆为胃气败,真气外泄之脉象,法当急予扶正,潜敛浮越之真气。
一种是邪气闭郁殊甚,脉沉、细、小、涩、迟,极似阴脉,然按之必有一种躁动不宁之象,此非虚脉,乃大实之脉,法当泻之。五、动态地辨证论治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恒动观。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结果,“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人体的生理、病理,也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结果。在临床上,恒动观指导着辨证论治之始终。疾病的性质、病位、程度、病势是不断变化的,这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我们如何把握疾病的不断变化,《内经》提出的原则是:“谨守病机。”而病机的把握关键在脉,以脉定性、定位、定量、定势,这四定,归结起来就是证。临床依证来定治则治法,再依治则治法定方药。仲景提出辨证论治大法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疾病的不断运动变化,如何把握呢,当然要辨其证,证明确了,方能立法、处方。可是证如何确立呢?当然要四诊合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归纳,最终确定证。虽云四诊合参,但仲景着重点出的是观其脉证,把脉放在证的上面,这就突出了脉的重要性,是以脉定证,亦即“平脉辨证”,这与贯穿《伤寒论》全书的精神是一致的。各脉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着不断地运动、转化。脉的运动变化,反映了疾病的运动变化。有时脉象不一定能准确描述为何脉,但只要明于理而不拘于迹,就可活泼地看待诸脉,守绳墨而废绳墨,驾驭整个疾病进程及脉象的各种变化,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例如风温初起,脉可沉而数,可用升降散、银翘散之类。邪热进一步亢盛,激迫气血外涌,则脉由浮数变为洪数,可用白虎汤治之。若邪热亢盛而耗津伤气,则脉由洪数变为芤数,可用人参白虎汤。若津气被壮火严重耗伤,则脉由芤而转为虚大乃至散,可用生脉散。
若正气浮越而脱,由阳证转为阴证,脉转为沉微欲绝,可用参附汤、四逆汤回阳救逆。若邪热由卫分逆传心包,脉见沉、数、细而躁急,当用清宫汤、安宫牛黄丸之类。
若温病后期,邪退正衰,肝肾阴伤,脉转细数无力,可用加减复脉汤。
若阴竭阳越,脉当浮大而虚,可用三甲复脉汤主之。再如,邪气阻遏,气机郁滞,气血不能畅达以鼓荡血脉,随郁滞程度不同,脉可逐渐转沉、弦、迟、涩、细、短、结、伏乃至脉厥。这些脉象虽各不相同,但由于病机相同,可知上述诸脉是有机联系的,是一种病机动态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所出现的不同变化。这样,就可以将诸脉以一理而融会贯通,就可以守绳墨而废绳墨,辩证地、灵活地看待各种脉象,而不必机械地、刻板地死于句下。
秦伯未老师讲课时曾云,一个医生能守善变,是炉火纯青的境界。守得住,就是治病时一时未效,只要病机未变,就要守原法原方,不可见一时不效,就变法更方,转去转远。心无准的,导致茫然不知所措。善变,就是脉变、病机变了,就要据其所变,变法更方,不能囿于效不更方,而仍予前法前方治之,否则将功亏一篑。变与不变,皆依病机为转归,此即“谨守如何掌握经方,这非一朝一夕之功,总的途径是熟读经典勤临床。伤寒论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研读伤寒,要有《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钻研,以读原文为主,先是逐条读,搞懂每条的含义,再条文间前后联系,互相对比,搞清本证与变证及演变规律。继之,折开读,以病为纲,以条为目,弄清诸病的病机、演变规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病大法及主方和变方。以证为纲,看每一种病的传变过程都出现哪些证,每一证的病性、病位、程度、病势特点及其治法、主方。以症为纲,看同一症都由哪些病机而引起,其治法与方药。以类方为纲,归纳类方的病机、应用之异同。以脉为纲,归纳各方证的脉象特点。以药为纲,归纳各药的配伍、用法、用量、服法。以诸可与不可为纲,从诸法与方的宜忌正反两方面总结其应用规律。以法为纲,统辖诸方,再以八纲归纳397法,使之纲举目张。拆分归纳,纵横捭阖,从不同角度,反复学习领悟,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再参诸医家的观点。因经过了几年的刻苦学习,已形成了自己的主见,再参阅诸家注释时,就有了一定的分析批判能力,可择其善者而吸纳之。再进一步学习历代名家应用经方治疗的医案。医案融理论与实践为一炉,可从中学习名家如何辨证,如何运用经方,从中得到很多启悟。“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拜读名家注释与医案,就是聆听诸家教诲,岂不快哉。有了刻苦钻研领悟,依然是纸上的东西,尚不能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所以必须在对经方的学习中,勤临证,在不断实践的磨砺中,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结合原文的学习,使临床中的成功与失败,升华到理论高度。从理论——实践——理论,不断往复,相互印证,认真思索、联想、总结、升华,达到纵横捭阖,融会贯通,就可以发皇古义,创立新说。这是继承发扬中医学的正确途径。同时,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甚多,可分邪犯或正虚两大类。从病位来分,可由心本身的邪犯、正虚而引发;亦可由其他脏腑的邪实或正虚,上干于心而引发。所以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甚多,涉及表里内外、五脏六腑,虚实寒热。在引发冠心病心绞痛的诸多原因中,寒,是一重要且常见的因素。寒分虚实及虚实夹杂三大类,更有寒兼水饮、痰湿、瘀血、气滞、火热、肝风、阳越、阴亏、气虚、表证等。从病位来分,有寒犯于心者,有五脏之寒上扰于心者,纷纭繁杂。欲驾驭这纷乱多端的变化,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脉为中心进行辨证论治。桂枝汤为群方之首,亦为治冠心病的群方之首。心主血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心主血脉不畅,必然影响心之功能,而呈现胸痛、胸闷、憋气、心悸等症。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药组成。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
以上所例举诸方亦未必全面,仅限于寒痹心脉引发冠心病心绞痛者。当然,寒,包括客寒及阳虚阴盛的虚实两类。上述诸方证或有与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的症状,或无与其相关的症状,但病机相通,可推而知之。读经典,当有处求之,无处求之,不可呆读、死读,囿于句下。领会了仲景的辨证思维方法,诸方自可融会贯通,守绳墨而废绳墨,用于治疗冠心病,可随手拈来,随心所欲不逾矩,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辨证论治的全部思辨过程,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脱离了中医理论体系,辨证论治就无从谈起。对西医的诊治,应积极参考,但切忌以西医理论来取代中医的辨证论治,那样只能走向学术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