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惠:曹雪芹家世溯源——江宁织造
一
曹世选的儿子,也就是雪芹的高祖曹振彦,随清兵进关之后做了吉州知州,浙江盐法道,已经是中层官员。到了曹振彦的儿子曹玺(本名尔玉,因康熙帝在上谕中将两个字写得连在一起,成了玺字,他便只好改名),他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保姆,因此康熙登基之后,于康熙二年(1663),做了江宁织造,曹家由此走上赫赫扬扬六十余年的繁华道路。
江宁织造是驻在今南京市,专门为皇室织造丝绸等物的官员,清内务府共设三个织造官,除江宁织造外,还有杭州织造和苏州织造。在前明这本是太监的专职,入清以后,就成了内务府包衣的专利,这是一个著名的肥缺,不仅可以中饱私囊,还负有监视地方官员的使命,可以随时向皇帝密奏地方官员的动态,因此地方的督、抚大员对他们也多有忌惮。胡适先生曾举过这样的例子,比如南京的督、抚要进京向皇帝述职了,织造官就先以快递向皇上报告,此人动身那天下了大雨。皇上在和督、抚们谈话时,只须随意问一句:"你动身那天雨下得大吗?"督、抚们就会吓出汗来,以为皇上连这样的事情都知道,别的事情自然也都清楚了,因此不敢有丝毫欺瞒。其实他们的作用比这要大得多,康熙皇帝在给曹家三代织造的奏折上的批语里时常有这样的话:千万不要让人知道。小心。小心。小心。小心。一连几个小心,连皇上都害怕他们密奏的事情被事主知道会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
曹玺在江南(当时江苏与安徽尚为一省,称江南)做了二十二年织造,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死于任上。之后,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帝又命曹玺的儿子,雪芹的祖父曹寅再到江南任江宁织造。当时曹寅三十三岁。在曹家的历史上,曹寅实在是一个关键人物,是他把曹家的繁华推上了顶峰,他死后,曹家也便迅速衰落,他是曹家由繁华到衰败的分水岭,也是曹家最享盛名的人物,《清史稿》里有传。他生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比康熙帝小四岁,幼时即有"圣童之誉",稍长,便做了康熙的伴读,据说康熙亲政后利用一批小孩子智擒鳌拜,就有曹寅在内。
二
曹寅长大后做康熙的侍卫,做内务府的郎中,一路顺风。他年轻时就显示了出色的文学才华,受到很多耆宿名儒的称赞,清代最有名的大词人纳兰性德就是他青年时期的好朋友,两人同在康熙身边做侍卫,性德以词名,他则以诗名。及至做了江宁织造,他的这种文学才华给了他很大帮助,当时清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人心未服,尤其是江南一带知识分子中间,反满的意识很浓厚,曹寅做江宁织造,就有意无意地为清廷做起了统战工作。几乎当时全国有名的学者诗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学者诗人都与他有亲密的交往,他曾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一起在家中观看家妓排演的全本《长生殿》,边看戏边饮酒边斟酌曲词,整整进行三天,成为一时盛事。他也曾一掷千金接济著名诗人赵执信,这位赵执信也是因为在京城观看《长生殿》受了牵累,"耽误功名到白头"。他在任期间还在扬州天宁寺主持刊刻了著名的《全唐诗》和《佩文韵府》。康熙二十年以后,三藩平定,天下安堵,康熙帝开始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住在织造曹家。他也是一位戏曲家,创作了《北红拂》、《续琵琶》、《太平乐事》等,其中《续琵琶》由曹雪芹写入了《红楼梦》。
曹寅作为织造官,要伺候皇上,也要打点各位皇子及一些官员,花钱很多,连康熙都知道这样要出大窟窿,特意让他和妻兄——当时任苏州织造的李煦轮年兼任两淮巡盐御史(即林黛玉的的父亲担任的差事),这是一个很能捞钱的差事,可是曹寅似乎并未捞到多少钱,在他死后,家事极其萧条,竟至不能养活家小。而这也为以后曹家被抄埋下了伏笔。
在曹雪芹的研究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雪芹的材料远远不如他的祖父曹寅的材料多,以至于台湾有学者利用红学研究提供的曹寅的材料,反转过来研究清代社会,也写出了别开生面的著作。国内也有学者至今仍在怀疑《红楼梦》是曹寅写的,雪芹是在曹寅的基础上做了增删修改的工作。我们无法对这种说法表示意见,但我们可以负责地说,曹寅这位超迈之才留下的流风遗韵肯定给曹雪芹提供了很好的家庭熏陶,而雪芹的盖代才华也直接承继了乃祖的流徽。
作者简介:王家惠,河北唐山人,一九五六年生人,著名作家、剧作家、红学家,现任唐山市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唐山绝恋》、《唐山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拍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曹雪芹》、陕西新世纪影视公司拍摄三十集电视剧《唐山大地震》、舞台剧《孔子突围》、《大唐曹妃》、红学专著《红楼五百问》等。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