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美学一千年 | 50图欣赏宋瓷茶碗/瓷碗之美
中国陶瓷艺术发展至宋朝,突破唐代“南青北白”几近垄断的局面,呈现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迎来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宋瓷名窑遍布南北。
光是碗盏类器型,就足以让人目不暇接。且成为后世、海外争相效仿的典范。
▲资料来源: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30页
其中闻名后世的几大重要窑口,分布示意图如下,南北皆有。
各窑口各具特色,将黑、白、青三大单色釉之美发挥到极致。尤其是青瓷与黑瓷,后来者只能另辟蹊径,无法超越宋瓷名窑水准。
本文将横向对比宋代各窑的茶碗/瓷碗,以供欣赏。
到了宋代,“茶盏”是最为普遍的称呼,但“茶瓯”、“茶碗”依然被继续沿用。
宋时盛行点茶、斗茶,点茶对茶盏要求颇多,又要足够黑,又不能过于单调,要有装饰性,还要保温。
福建北部建州所产的建盏具备以上所有特性,且装饰性这一项上,以自然的铁系分相-析晶釉取胜,被选为和建州北苑贡茶一同进贡的贡盏。
▼建窑区位,底图为公元1111年北宋地图叠现代街道图
▲北宋 传宋徽宗赵佶亲绘《文会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宴会桌面上每人必备一套饮茶用具茶盏、盏托。
▲南宋建窑兔毫束口盏 日本林原美术馆藏
▲宋代剔犀盏托与建盏,大英博物馆藏
定窑,旧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因宋时曲阳属定州,故称“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主。
定窑白瓷釉色薄而圆润,纹样精美;常见装饰手法有刻花、划花、印花等,宋代定窑的印花、刻花技法高超,所流传下来的茶碗/瓷碗很是精美。
龙泉窑,位于今浙江省龙泉市,窑址分布面积广泛,是当时出口最多的青瓷产区,影响力遍布东亚以及欧洲,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名录。
龙泉窑产品釉色青翠润泽,犹如雨后青梅与清澈碧绿的湖水,为青瓷窑口中的翘楚。
▲本器为宽侈口的斗笠式茶盏,口沿嵌有金属釦;内外均施青釉,浓润明净。
龙泉窑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说中与其兄弟相称的“哥窑”,但至今哥窑传世茶碗未现,或许从食器中可略晓一二。
此哥窑八方碗,为宋哥窑器物中的珍品。本器物口径仅7.8厘米,可能是茶器、食器混用;
器物内外都形成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即“百圾碎”;圈足处显现哥窑经典特征“紫口铁足”。
▼2018年香港佳士得拍卖场上以约RMB 5000万元落锤的汝窑天青釉碗,日本私人收藏,具体用途尚未定论
交流购盏
微信id:2970846335
钓窑是北宋至金时著名的瓷窑,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闻名于世,窑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
▲河南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
磁州窑,宋代位于磁州故得名,北方代表性宋瓷民窑窑系,以白地黑花的装饰风格闻名,也烧制黑色茶盏。
▼磁州窑黑釉碗和建窑黑釉碗对比
磁州窑烧制黑釉盏以当地含铁量相对较高的黄土入釉,高温烧成后呈浓黑色。胎土则含铁量不高,会以碱石(铝土矿)用来制作化妆土。
而建盏釉料主要成分为赤铁矿石(氧化铁)、天然草木灰(主要为钙、磷、钾,也含锰镁等微量元素)等,胎土则选取建窑所在地附近的粘性红土(含铁较高)和黄土(相对纯红土,含硅铝较高)制成。烧成的胎含铁量极高,被称为铁胎。
▼北宋 耀州青釉刻牡丹花斗笠碗(一对)
2016年香港苏富比,约 2,271,718 元(人民币)成交 ;此对通体纹饰之耀州窑碗,内壁至口沿及外壁皆刻花,精巧细腻,匠心独运。
既保留耀州瓷之经典风格,又见与众不同之处,甚为珍贵。两碗无论器形或纹饰,皆极为相似,与同类耀州窑大为不同,自宋代成对留存至今,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