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短道速滑起步摔跤勇追夺冠:被允许失败的孩子,到底有多燃?
进化妈:允许并接受孩子一时的失败,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底气。
作者:世凤(爸妈进化论主笔)
近日,一位叫马子惠的8岁女孩火了。
她的火,不止是因为她取得了2020-2021年度在北京市举办的青少年短道速滑联赛的冠军。
更是因为她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时的表现。
原来,马子惠在发令枪响后,刚出发就不慎摔倒。当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甚至为这个小女孩捏一把汗的时候,小女孩毫不犹豫从地上爬起来并奋力直追。
在第三圈的时候,女孩终于追上前面的小伙伴,并最终以领先第二名小半圈的成绩斩获冠军。
看完整个视频,有网友评论说看得激动人心,让人热泪盈眶。
也有网友说,让他感动的点在于,失败的时候身边人都是在拼了命的鼓励,带着极大的爱,自己悲伤时身边并没有,以至于最后还是最后。
《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负,兵家常势。”
很多时候,孩子怕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害怕父母失望、责备与冷漠。
视频中,从女孩摔倒、爬起、奋力直追到最后夺冠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清晰的听到孩子的妈妈一直在喊女孩的名字,并为她打气。
父母的鼓励和爱,是孩子面对困难挫折时爬起来的勇气。
这份勇气的背后,却是一颗坦然对待失败的底气。
允许并接受孩子一时的失败,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底气。
不允许失败的孩子,有多惨
根据2014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对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分析得出:
“成绩下滑或不理想”,“老师行为失当”,“作业没完成”,“被家长批评”,等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
曾有一则新闻,14岁的小强考入当地实验中学“火箭班”后,因为期末考试排名从年级200多名落到600多名,便背着书包从11楼跳下,结束了自己仅14岁的生命。
而他在日记里透露:没有考到好成绩,所有人都会对我失望,我不想看到爸爸妈妈失望的眼神。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
所以,对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 他宁愿选择去死也不愿意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
这不禁让我想起曾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
英子妈妈,宋倩,为了有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一起备战高考,不惜辞去重点高中金牌物理老师的职位。
为了360°全方位盯着女儿,英子妈妈更是把卧室连着客厅的墙打通改成隔音玻璃。
其实,英子的成绩已经很好了,在学校都是人人羡慕的学霸级别。
但是,这在英子妈妈的眼里还不够。因为,她对女儿的期待是要考清华北大。
所以,每次一到学校公布校考成绩那天,英子都无比紧张,生怕考不好,让妈妈失望。
长期生活在母亲这种高期待、零失败的管制下,英子终于忍受不了,最后离家出走,甚至想要跳海自杀。
看到这里,很多家长会质疑、失望,现在孩子是病了吗?为什么这么容易想不开?
其实,不是孩子病了,是我们家长的心病了。
表面上,我们在乎的是成绩,忍受不了孩子成绩的忽高忽低。事实上,我们在乎的是成功与否,接受不了孩子的失败。
父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教育,让孩子在该犯错的年纪不敢甚至害怕犯错,让他们经不起挫折、胆小懦弱,甚至走上不归路。
不许失败,是孩子难以承受之重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父母有哪些令人难以接受且常见的逻辑或思维模式?
其中高赞回答是:当中目前国内父母盛行的一套「精英教育观」的逻辑是最令我担心的。
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也就衍生出了高价学区房。
并美其名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因为在家长的精英教育思维中,孩子只有上了好的小学,后面才有可能上好的初高中、大学。最后,孩子才可能找到好工作,有好的人生。
曾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引发不少热议。
剧中的虎妈为了女儿茜茜能上第一小学,执意要买老破小的学区房。
为此,不仅花光自己小家现有的积蓄、卖了现有宽敞的房子,还搭上奶奶的部分养老钱以及姑姑支持的教育股。
举全家洪荒之力,只为买一个学区房。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不只出现在电视里,现实中真的有。
在知乎上看到一则新闻:
北京某家长斥资 530 万在北京西城区文昌胡同的深处,买了一个 11.4 平米的小破院子,折算下来每平米 46 万的单价,刷新了近期学区房的单价记录。
这一切,只为让孩子就读北京一所「精英小学」。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投射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某种情感、意志、观点、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
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把全家的希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这就是父母单方的意愿投射。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以及给孩子带来的难以承受的压力。
家长的“正能量”、高期待,最终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允许孩子失败,才是真爱
都说父母要无条件爱自己的孩子。
可是,你细细想想,当你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你会生气吗?当你的孩子不好好写作业,你会抓狂吗?当你的孩子怎么教也学不会,你会嫌弃他吗?
育儿专家大J的女儿小D练习跳绳将近半年,跳的依然很不好,为此孩子经常玻璃心。
大J鼓励她说:你非常努力在练习了,很刻苦,非常棒了。通过不停的努力,我们最终会学会的。”
6岁多的小D听完这段话,停下来抬头问妈妈:“那我要是怎么都学不会呢?”
是啊,看到6岁多的小D反问妈妈的话,我也迟疑了一下,并问自己:
“要是我的孩子最终怎么学也学不会,怎么努力也没有达到我期望的样子,我能接受得了吗?”
在我疑惑的时候,看到了大J的回答。
大J放下手里的事并搂着女儿说:“这世上有很多事,努力了未必就能做到。但我们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希望当我们“做不到”也没有遗憾。”
“你可以说,我努力过了。“大J的回答不仅给了女儿小D力量,同时也给了我力量。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看到的、被灌输的、感受到的教育模式变成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哪怕我们在孩子受挫时依然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和夸奖,可其实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他们“成功。”
每每在网上看到一些少年选择用极端的方式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时,除了痛心,外界的很多评论都在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怎么如此玻璃心,一点也说不得。
其实,每一个玻璃心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玻璃心的父母。
只有父母有拥抱失败的勇气,孩子才会有面对失败的底气。
失败不可怕,比失败更可怕的是不允许失败。
失败不是污点,更不是羞耻,而是机会,是新的起点。
愿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能与失败和解,并从中吸取重新开始的力量。
作者简介:世凤,富书专栏作者,富书写作营学员,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90后辣妈,一手抱娃,一手码字,坚信一地鸡毛的生活也有诗情画意,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