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用贫困“0”结尾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0年以来,包头市扶贫办举全力推进固阳县、达茂旗、土右旗、石拐区和东河区5个重点旗县区脱贫攻坚,圆满完成收官之年各项目标任务。到2020年底,现有8983户1779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退出,2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自治区级贫困县固阳县脱贫摘帽,区域性贫困得到全面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固阳县下湿壕镇中药材市场黄芪切片场黄芪深加工。(摄影:郭燕)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群众体会到了“真变化”
全市扶贫工作不断完善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贫困家庭大学生每生每年1万元补贴和“雨露计划”每生每年3000元补贴等教育扶贫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全市425名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无一因贫失学辍学。
健康扶贫采取“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等一系列措施,累计受益11757人(次),让贫困人口真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易地扶贫先后搬迁1913户4191名贫困人口,同步搬迁868户1897人。同时完善集中安置点基础配套设施,通过发展产业和就业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危房改造工程让1355户贫困户住进“安全房”。
饮水安全工程、安装净水设备等工作让所有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在推进扶贫开发中,同步实施嘎查村道路、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卫生室、文化室、村村通、厕所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让贫困人口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开展防止返贫风险防控 群众实现了“真脱贫”
面对突如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包头市扶贫办及时出台防返贫促增收十项措施和防返贫风险实施方案。帮助3632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将99户195人脱贫监测户和74户135人贫困边缘户纳入重点监测范围,跟进采取相应帮扶措施。投入870万元建立防返贫救助基金,全面推广防贫保险,进一步铸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线。
同时围绕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等各项整改任务,打响“百日攻坚”大会战,全市先后组织4456名各级干部进行摸底排查,累计摸排5个方面69类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台账、落实整改责任、实行销号管理,所有问题全部按时完成整改。
土右旗海子乡内蒙古中亦达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肉驴养殖基地。(摄影:郭燕)
落实脱贫攻坚帮扶举措 群众实现了“真发展”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保障力度,包头市本级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脱贫攻坚。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实施扶贫项目362个,全市3907名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通过产业项目增收致富,3720名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采取入股分红、代种代养等方式实现了稳定脱贫,5699名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通过流转土地、托管代养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为859户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2812万元,实现应贷尽贷。
依托消费扶贫月、丰收节和建设扶贫产品专馆、专区、专柜等推进消费扶贫活动,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帮助销售农畜产品1.4亿多元。全面落实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偿政策,分别覆盖贫困人口4981人和3202人,常年聘用166名贫困人口成为生态管护员。为4968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提供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凝聚社会帮扶合力 群众感受了“真温暖”
36名省市级领导包联旗县和35个重点乡镇,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实现遍访贫困对象“全覆盖”。182个驻村工作队、651名队员和2506名帮扶责任人长期坚守一线,向群众宣讲政策,落实帮扶措施。包头市239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结对帮扶110个贫困嘎查村,落实帮扶资金及物资2302万元。通过“乌兰牧骑”草原轻骑兵进村宣讲、在媒体开设专栏等多种形式,推进“志智双扶”,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2021年,包头市扶贫办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工作力量和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兜住民生底线,让脱贫人口在脱贫的新起点上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包头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