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易学——节制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提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所节制”,这个节其实就是有所限制的意思。在《易经》之中很早就有了对“节”的充分阐述,何时当节,怎样节,以及何时不节,都讲的清清楚楚。
我们都知道竹节,如果竹子一直生长而不长竹节,那必然会无法承受自身之高而倒下,所以说在《易经》序卦之中就说到“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意思就是说事物不可以一直离散下去,所以必然要有所节制,否则便会荡然无存。因此《易经》在表示离散的“风水涣”卦之后就是“水泽节”,上为坎卦为水,下为兑卦为泽也为水,泽上加水就是水满倾泄而出,此时就应该有所节制收敛,不然就会一无所有。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转身此卦的另一个方向,坎为陷,兑为缺,又陷又缺,身陷绝地。不过从阴阳的角度来讲,当节便有不节之时,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一棵竹子如果都是节,那怕是也无法长大了。所以在“水泽节”卦的最后一个爻告诉了我们一句很重要的道理,“苦节贞凶,其道穷也”,意思是说一味的节制,无方向的节制反倒是失了正道,这种物极必反的做法,同样会让事物消失迨尽,过犹不及。这实际上是阴阳思维之中阳而阴之,阴而阳之的道理。换句话说,节制也包括“节节之制”,节制本身也需要得到一个度,否则就会成为愚。
明白了易经之中的道理,那很多生活中的事情也就好解决了,凡事都不要走极端,人的健康是饮食动静的节制之美,音乐是声音的节制之美,舞蹈是动作的节制之美,图画色彩的节制之美,书法是线条的节制之美。
注:文章中所讲到知识在运用时可能会因环境不同而位置有别,未经专门指导请一定要谨慎确定并移动,如有后果均自承担,特此声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