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也可以很容易 --《青蛙变王子》│ 书海遨游 No.17085

书海遨游 No.17085

改变也可以很容易 

--《青蛙变王子》

推荐程度:***

(NLP四大原始手稿之一,但太原始了)

NLP四大原始手稿之一,也是《瞬间亲和力》的班德勒版本。与其说是本书,更多的是一场工作坊的逐字稿。本来就很口语化随性的演讲,加上晦涩的翻译,让这本书看起来异常的便秘。

还好有一些基础,不至于云里雾里。这本书主要是介绍解读线索(Accessing Cuse)、心锚(Anchoring)和重建架构(Reframing)。如果对此没有基础的朋友还是建议直接找原版看,或者早已绝版的台版书,或者干脆不用看这本书了,因为市面上介绍这几个模块的书太多了。如果有基础的朋友,其实不看也罢,或者就当练习再过一遍。

NLP作为一个复制卓越的技术集,其实说白了主要就是在模仿。“模仿者的功用是能够对有用的部分有完整的说明。”也就是多对于大师们那些无知有用的神功,能够转化成有知有用的技术进而复制和传播。不过也许正是因为NLP的这种特质,所以在祖师爷还没过世,短短的几十年发展中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这本原始手稿也因此看起来别有味道。当然NLP是实战派的,对于理论派的观点也有些直言不讳的诟病,特别在非常强势的祖师爷手稿里能感觉到。

非常喜欢书中对于赫胥黎《认识之门》的引用,“在学习语言时,你是承续了智慧的人,但由以下这观点来说,你也是一个受害者,有数不清的经验你还来不及亲身体会,有人已经替你界定好了名称,用文字定下标签,吸引你的注意力,在你脑中加强印象。”所以说我们真的能有自由意志吗?特别是在这个高度社会化的当代,其实我们是被塑造出来的。也因此如果要做些转换,或者借用书名要青蛙变王子,还是要从根源信念上做文章。

也许这就是NLP要做的事情,用一个小时去改造你的心灵,用诸多的技术去重建你的认知。也许只有班德勒才有这样的霸气,在工作坊的一开始就说,“第一点,我们在研讨会一开始就宣布,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的。”“第二点,如果你把它当成真的去实行,我们说过大多数谎言大多能达成很大的效果。”这深刻的体现了NLP基本假设之一,“有用比真实更重要。”或者说一切都是借用人们心中都想走出迷宫的源动力,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总是能带他走出迷宫,哪怕是用一个肥皂泡。

看这些最初的原始手稿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会融入很多的技巧,在现在看来已经把一些小技巧都独立开了,就比如次感元和次人格。而那时重点介绍的只有几个相对大的模块。

虽然从术的层面没有太大的新意,或者说NLP如果只是说他的术的话那将会很简单。然而关键在道上,或者说你有了这些工具用来做什么或怎么灵活运用。很多案例的学习都会帮助你从更高层面去认识工具本身,能够拓展相应的应用范围。

当然从这本书来说,或者那个时候,班德勒还不是很细致的在传授技术,只是在介绍NLP的框架,更多的是让你看到它神奇的地方。然而如果只是看这本书的话,特别是对于NLP一窍不通来看这本书,会觉得云里雾里,最大的问题会是,“他到底在做什么”。对于这种实操性非常强的技术,还是要看老师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在老师面前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开始掌握。当然掌握以后可以多看些这些书,从不同人的眼里去更全面的了解这个技术,包括不同的案例,也许这才是打开NLP之门的正确方法。

其实对于解读线索,或者说是VAK模式来说,我只想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版。这一切只能说是作为参考,如果只是机械的使用这种冷读术,那结果将是噩梦。我们只能用来做为参考,而不是判断。

而心锚,或者我个人更喜欢说是一种后天的条件反射,是NLP里面的重要技能了,当然也是从萨提亚和艾瑞克森那复制过来的。艾瑞克森的左右转个头的声音方位心锚可以说是最高级的了,绝对是化神奇于无形。

不过借此也能看出NLP治疗的一个基本思路,“你需要的是架起桥梁,或者说做未来模拟。”再借用下艾瑞克森和班德勒说的最后一句话,似乎可以形成心理治疗师的一种风格。

“这样吧,姑且假装......你是替人解决问题的心理治疗师,当你在假装你是心理治疗师时......要了解......你并不是正牌的......你只是在扮演......而如果你假扮非常像,那前来求助的人会假装他们改变了。然后他们会忘记他们在假装......在往后的一辈子里。但是你可别被他们骗了。”

重建架构(Reframing)应该是NLP里一大治疗模块,或者说是思路吧。借鉴了萨提亚的家庭治疗和头脑风暴的思路,当然更多的部分是艾瑞克森的催眠。简单的看六个步骤是,

1、确定你要改变的模式。

2、与负责该行为模式的次人格建立沟通管道。

3、辨识行为与意图的差别。

4、创造新的替代行为。

5、确保新的行为将来会发生作用。

6、生态平衡检查。

其实你细细品味一下,这又和U型理论很像。或者就像我看U型理论的时候感悟一样,这都是人的基本思考路径,只是我们平时忽略了这些过程,或者干脆就是模式固化了。这些工具都是在引导你,让你的行为更富有弹性。

这里不得不说说“次人格”,NLP里面不少工具都是在做次人格的文章。其实我认为次人格就是你的一部分,只是这部分很有可能只在潜意识里。NLP很多时候都会说不需要用催眠,只要用这些工具就行。其实这里说的催眠指的是传统催眠,需要一定深度状态的催眠。如果按照艾瑞克森说的,“哪里有分裂,哪里就有催眠。”其实NLP里面无处不催眠,特别是次人格,当你和次人格沟通的时候,就是在用催眠的手法。

或者我们再想多点,从诸多技术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形成了NLP,它能让一切的改变来的更加的容易,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你不喜欢催眠这个词,大可说成NLP,如果你不喜欢NLP,大可说成ABC。我们唯一不能违背的是人性,或者我们的自我。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在做的事情,只是发现了一些规律而已。如果说催眠和NLP能有什么危害的话,也只是人性造成的危害。也许过个几百年,催眠和NLP都已经成了小孩们的玩具,而那时人类都已经彻底的了解了自己。很好奇,都是“王子”的世界“青蛙”会不会很吃香。

2017-7-13

理查·班德勒 / Richard Bandler

“每日糊图”:每天都会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本人看书很杂,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也以此分享给大家,当然更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每月还会挑选一部当月看的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以此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复制方法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每日糊图

谢谢您的陪伴

谢谢您的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