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分家,管用就行 ——《OFFICE心灵教练》│ 书海遨游 No.18049
书海遨游 No.18049
技术不分家,管用就行
——《OFFICE心灵教练》
推荐程度:***
(推荐给需要教练技术的企业管理者翻翻看)
原书阅读:372分钟
本文字数:1,456
本文阅读:5分钟
这本书名字起的有点夸张了,若不是有副标题,我还以为“身心灵”的一套用到了企业管理上,那就好像有点慎人了。
看过副标题基本上也就知道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很有意思的是,这虽然可以称之为一本跨领域的书,即把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用在了教练技术上,但个人感觉,如果是一个专业教练看这本书,或者是一个短焦高手看这本书,好像都不会太有感触。只是多了些案例,学到一些实操层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小技巧。
也许更有帮助的是在企业中需要通过教练技术提高自己的朋友们,或者可以说这种“焦点解决教练取向”更加通俗易通,容易上手些。当然我们必须要注意到,这是教练,同时教练绝对不仅仅是这些。
许老师在推荐序里把“焦点解决教练取向”和催化取向、目标取向、认知取向以及行为取向并列看待,我个人感觉更像是把短焦的思路或者那些问句技巧用在其它的取向中去,更好的实现教练的效果。
或者说基于作者对于教练的假设前提,“教练的职责并非评判当事人的感受是否正确、决定谁错谁对,而是要让当事人的感受产生些许改变,并做出不同的回应。”因此会用到很多短焦的技巧。
所以对于没有教练或者短焦基础的朋友来说,看完这本书,可以简单了解下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奇迹问句、评分问句、沉默、换框、假设句、回馈句等等。进而实用这些工具去实现教练过程中的一个个步骤或目的:
确立当事人用意良善
确定清楚的目标
确认改变的希望
确认当事人的专长
理清当事人的认知
现实原有方法无效
确认当事人的影响力
询问目标对象想要什么
尝试不同的方法
……
其实这些对于教练和短焦治疗师来说这些都是很基础的技巧。
相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反而是带来一个思考,对于教练和心理咨询的差异的思考。
很多版本都会说教练指向未来,而心理咨询在挖掘过往,而我看到很多积极心理学或者动力取向的心理治疗也开始避免陷入探索过去的沼泽之中。
还有些版本说教练在改善,而心理咨询在治病。就像书中说教练的当事人“大都是生活功能正常、具有能力的人,他们希望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更聪明,工作不需要那么辛苦。”而我看到的是生命教练、进化教练都在开始探索个体的心理问题,同时随着心理咨询业的普及,也有人开始为了改善目标在尝试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向内探索。
所以关于教练和心理咨询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就像这本书介绍的一样,短焦可以用于企业的教练,其实催眠或者NLP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企业之中。我更想说的是,无论是教练还是心理咨询的诸多门派,都是在用不用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人们去改善,可以是工作中也可以是生活中。
就像我们说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是没有门派之分的,我们都是在跟着对方的情况走,该用什么就用什么。其实教练也是,企业中的咨询应用也是。这本书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是面对何种类型的当事人,无论对方的意愿状态如何,无论是退步、停滞、危机等情况,都是我们弹性所在。可以把所有的工具箱打散,只选用当下最适合那一样就行。
其实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信念:“对当事人有坚定的信念,相信他们有能力了解什么对自己是好的,以及他们想达成什么目标。”再补充一点就是,他们都已经具备达成目标的一切能力和资源。
而我们助人工作者需要做的事只是选出一个最管用的技术或方法去协助当事人。
2018-5-7
茵素·金柏格 / Insoo Kim Berg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