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297:七连屿砂岛成因模式
我国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建盆地北部西沙隆起区,大多数岛屿为生物礁砂岛。研究表明,在海水和季风的共同影响下,海滩沙、沿岸沙丘与植物相互作用不断促使砂岛扩张和增高,图5示意七连屿海滩沙-沿岸沙丘-植被-砂岛形成演变模式。据此完成14~16题。
14.初始砂岛至中期砂岛阶段,沿岸沙丘多分布在砂岛的
①东北部 ②东南部
③西南部 ④西北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沿岸沙丘在地势较高处有粒径较大的生物骨骼碎屑混杂其中是由于
A.风力堆积 B.海水堆积
C.流水堆积 D.生物堆积
16.在砂岛的形成过程中,有关植被演变及其作用的判断错误的是
A.沿岸沙丘捕获并保护植物种子发育形成簇状植被
B.植被根系固定沙丘,大幅减弱风力对沙丘的侵蚀
C.植被能耗散风暴潮能量,协助沙丘持续增高增大
D.随着砂岛扩大,植被由岛屿中心向岛屿外部扩张
该组试题的背景素材来源于以下论文:
试题中的图像来源于论文中的图7,如下所示:
第14题实际上是考查七连屿所在的海域季风风向,论文中的阐述如下:
西沙群岛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则以西南风为主,由于上述论文引用的文献为学位论文,暂时没有时间详细阅读那篇学位论文,但据我的猜测,学位论文中关于季风风向的内容应该是引用某本著作的。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大多数都能明白季风对沙丘分布的影响,但学生普遍认为,或者说学生在中国气候的内容的学习方面认为中国的夏季风是东南风,冬季风是西北风,因此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该组试题没有呈现区域图,这或许是影响学生正确判断的因素之一,以下是论文中关于七连屿的位置示意图:
如果结合七连屿沙岛的空间分布形态来看,应该可以理解七连屿所在海域的冬季风向与夏季风向的,如下所示:
再者,我们可以利用人教版旧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中的“东亚季风”图来理解这个问题,图像如下:
以1月份为例,南海处于亚洲高压南部,而亚洲高压在水平方向上呈顺时针旋转辐散,因此七连屿所在海域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第15题的设问来源于论文中的以下分析:
第16题的选项设计来源于论文中相关阐述,A项“沿岸沙丘捕获并保护植物种子发育形成簇状植被”与D项“随着砂岛扩大,植被由岛屿中心向岛屿外部扩张”的表述来源于论文对图7的阐述,如下:
按照论文中的阐述,植被是由沿岸沙丘为基础向岛屿内外扩张的,并不是由岛屿中心向外扩张,从图中可以看出,沿岸的植被覆盖较岛屿中心大。因此,D项错误。
B项“植被根系固定沙丘,大幅减弱风力对沙丘的侵蚀” 的表述,可以论文中的如下阐述中找到参考:
C项“植被能耗散风暴潮能量,协助沙丘持续增高增大”的表述可以论文的前言部分的阐述中找到参考:
由于论文作者引用的英文文献,所我也无能为力了。总体而言,对于第16题,选项A、B、C的表述都能理解,D项关于植被扩张方向的判断,由图中沿岸材植被覆盖较岛屿中心进行推测,也可以判断D项错误。第16题难度不大。
以下是命题方给出的试题分析,从中可以看到,许多内容都是来源于,或者说照抄论文中的表述:
以下是航拍中国视频里节选出来的关于七连屿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