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大一男生,名校,为什么高考完变得迷茫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18岁大一男生,名校,高三努力一年考上好大学,取得回报,可却没有了目标和动力,很迷茫。时常一个人思考并且回想着以前高三的时间,觉得太快了,并且对高三没什么记忆,好像什么都发生了,又没有发生。马上大二了,是大脑的弹性让我短暂停留了吗,想了很多,感慨很多,请问我该这样去改变我的这种状态。谢谢各位答主。
蔷色:又佛又丧又上进的心理咨询师
早上好,看的出来,你是一个有自我觉察能力,也愿意去改变的学生。
从你简短的描述中,看的出来,高三大概过的很辛苦,到了大学却找不到目标了。这就是北大徐凯文老师说的:空心病。
北大心理健康咨询师徐凯文的演讲稿《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刷爆朋友圈、微博,里面提出了一种心理疾病叫“空心病”,文章中提到,“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30%北大学生厌学”。但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病”,他们不知道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缺乏对生活的热情,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这篇文章激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心也“空空”的,每天都不知道做什么。
现在看来,空心病其实是个社会病,或者是时代病。人人都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
空心病是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空心病最明显的症状,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意义感的缺失,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为什么大一的学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高中的时候,人生还有个目标。但到了大学,目标丢了。
高中的时候,即使自己考大学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父母,学校,周围的环境都能营造了一种好好学习,考大学的氛围,于是我们加入其中,去实现一个看得见的,短期的目标。忙碌的高中生活,让人没办法去思考太多的东西,太远的未来。
但到了大学,父母的控制或者是推着我们往前走的力量,暂时撤离了。老师也不会像高中那样的保姆式服务。再加上学生对自己想要啥也不清楚,就像是正在教练的帮助下游泳的人,教练突然撒手了,自己只能扑腾着,或者求助,或者随意。
第二,去寻找新的意义。
我最近回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都是觉得很迷茫,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那么我们该如何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呢。这个问题很宏大。我们只说,如何寻找意义。
意义在于联结,与某个人的联结,与某个事物的联结,与观念的联结,是意义感的三大来源。
与具体某个人的联结,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或者是你觉得重要的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比如有人说,我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是,是为了让我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想到这个就让我觉得有意义。虽然上班辛苦,但不觉得累。大部分人的意义感来自这里。特别是传统的中国人,为了孩子而活着,养大儿子再养孙子,你可能觉得他活的很没有自我,但他的心很踏实。
与某些事物的联结。如,有的人寄情山水,音乐,美术,学术等。活着是阿猫,阿狗,成为喵星人,或汪星人。
与某种观念的联结。比如为人民服务。
这些联结是被构建出来的,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需要我们去建构的。希望你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意义感。
我是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
云:2星优质答主
你好:
感觉你是个很聪明、敏锐的孩子,能及时觉察自已的状态,为你点赞。
你描述的非常清晰,也说出了许多学子的心声,并非个别现象,可以说是一部分大学生的共同现象,奋斗着、迷茫着。
1、高三现象:高考
是的,你说高三努力了一年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名校,付出终有回报,按理说在大学里应该意气风发、鼓起风帆,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行,却发现没有了高三时的目标与动力,回想一下高三生活,竟一片空白,没有什么感觉留下来。你的感觉非常准确。
这是一种高三现象。高三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全身心关注到习题、考试、分数上,会形成“注意力狭窄”,对其它的事物自动或非自动地隔绝在外了,对影响考试的事情和活动,老师、家长不让参与,自已也不参与。
在那个阶段,只剩下学习学习,生活单调枯燥无味。而人活着的感觉,是一种活色生香的感觉,而这恰恰是生活的多样化组成,我们要品味美食,要运动,要娱乐,要交友,要发呆,要瞎想瞎逛,这些事情让我们知道食物的鲜美、运动后的快乐,娱乐后的放松,友谊的珍贵,发呆后的领悟,瞎想瞎逛后的随意自在。这些能让人有感觉的琐事被“高考”挤占了,所以你回想高三生活,大脑一片空白,除了题海就是考试,其它的印象不深或干脆没有。
2、大一现象:迷茫
高三目标实现了,拼搏取得回报,如愿上了理想的大学,对大学生活有一些憧憬,对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停留在高三时的美好想象中。但大学生活比高三时候要松散很多,上课、起床、睡觉不像高三时那样严格,甚至考试也是及格就行,一时还不能适应这种松散和学习和生活节奏。
加上大一,对学业、专业、职业规划还不明晰,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似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变得迷茫、不知所措。还有上大学,大多数学生远离家乡和亲人,多少有些想家,这都造成大一的迷茫。
其实,这是大学生的正常现象,你有这种感觉,说明你已经在探索、摸索了,当然这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也许大二还会延续这种情况。
3、几点建议
① 去理想化:高三已经成为过去时,那段为高考而奋斗的经历一定会成为你最深刻的记忆。大学生活已展开,美好也好,失落也好,这就是现实,需要我们去正视和面对。既来之则安之。
② 多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多交友,不仅是学业上,还有生活、交友等方面,扩大视野,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生活百态,增长见识。
③ 增强体验: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某个行业,看看真正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④ 处理分离焦虑:大学生处于依赖与独立共存的阶段,慢慢试着完成与父母的分离,逐渐独立,融入社会。 壹心理
学乃身之宝: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你好!
从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你内心的迷茫、无助、烦恼,以及不知所措。
你说到自己高三努力一年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学,取得了回报,但马上读大二的你,却发现自己很迷茫,没有了目标和动力,时常一个人思考并回想着以前的高三时间,发觉时间太快了,好像对高三没什么记忆,会想很多,感慨很多,所以你想知道怎么改变现在的这种状态。
接下来,我给你三点建议,供你参考:
首先,我建议你回想一下当时高三自己努力的原因。
或许你会说,这有什么好回想的,当然是考上一所好大学呗,没错,但我请你再想想,考上好大学,是为了什么。
是想光宗耀祖,让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家族,亦或是想向他人"证明"自己很厉害,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再或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未来,对得起自己,等等,总之你要想想当时自己努力考上名校,是为了什么。
其次,我建议你通过理性思考,能够明白,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
通过上述分析,如果你找到自己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的原因是为了父母、或他人,那么我建议你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即明白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
因为你只有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才能拥有持续的内在动力,你才不会迷茫、无助。
当你转换思维方式后,可以想想自己以后要成为怎样的人,比如,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想过上怎样的生活,想拥有怎样的人生,等等。
不要觉得这样的问题很空洞,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一个人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才会更有生活的动力。
再次,我建议你审视一下自己的现状,看看自己怎么做,才能离那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更近。
也就是说,你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的差距,并为之付出努力(像读高三时那样,目标明确,奋发图强)。
比如,你想到自己以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那么现在的你就要想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需要哪些条件(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等),这样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专业知识很欠缺(可以去寻找相关书籍,听相关讲座等等),那么就去努力提升;如果你觉得自己沟通能力不太好(可以参加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看一些相关书籍,等等),那就找机会去提高,等等。
总之,如果你想摆脱现在的状态,首先要找到自己努力考大学的原因,然后是明白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再之后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用行动来缩小自己和理想中自己的差距。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曹欢(湘遇成欢):凡事尽力而为,顺其自然~
楼主,您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您带来一些些帮助。
根据楼主的描述,个人感觉楼主目前的迷茫是由于你还没有建立好你的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又称自我认同,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的一个专业术语。
他认为,所谓自我认同是指青少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和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也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我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定义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
除了自我对自身的认同,有学者特别强调:自我同一性是指当自我对自身的认识与感觉他人对自身认识达成一致时产生的感觉。
也就是说自我同一性其实包含两层意义:
1. 个体的内部达到自我整合的和谐状态;
2. 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与个体感觉到的外界对他的认识达成一致。
而第一层是第二层的前提和基础。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著名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指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需要完成的心理发展任务。
这八个阶段包括: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幼儿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中期(25-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的冲突
成年晚期(65岁以后):完善感与绝望感的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我们在每一个人生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需要解决,如果解决好了,就会有积极作用,如果没有顺利解决,那么就有消极作用。
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12、13岁至17、18岁的年轻人,发展的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和防止自我认同混乱。儿童进入青年期,个体意识分化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并达到统一。
为此,要么努力改变现实自我,使之不断靠近理想自我,最终和理想自我一致;要么修正、改变理想的自我,使之符合现实的自我并达到统一。
青年自我认同的建立和他以前发展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有直接关系,如果顺利地完成了以前的发展任务,自我认同就容易建立,并顺利地进入成人期。
如果不能顺利地完成前期的任务,自我认同就难以建立,就会导致自我认同的混乱,以致妨碍人格的正常发展。
北大教授徐凯文老师提出的“空心病”,折射出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自我认知,没有形成统一的自我意识:他们不能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缺乏兴趣和热情,常处于冷漠状态;缺乏理想和目标,对未来的预期处于一种不抱期待的无力状态。
这说明他们并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他们的内部没有整合,他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人生没有希望,生活也就失去了乐趣和本该有的激情。
因此,在你所处的这个年龄阶段,有迷茫是非常正常的。你处在自我成长和寻求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产生混乱迷茫焦虑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我们不用对此感到惊慌失措、焦虑恐惧,甚至对人生产生怀疑,更不能采取一种逃避心态来进行心理防御。我们需要探索自我,激发自己对人生的渴望。坚持成长,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去进行探索和尝试。
我们还可以借鉴以下做法:
① 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优点长处,接纳自己的不足和弱点。
② 向他人求助与学习,寻找人生导师和学习榜样,寻求社会性支持。
③ 坚持学习知识、阅读书籍,从中发现人生的智慧,提升立足社会的技能。
④ 勇于亲身去尝试和体验不同的道路,找到适合自己走的那条路。
祝好
smile…:人生在世,都是在治愈的过程。
楼主,你好!我是smile。
当我在看完了你的描述以后,对你想要问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此,也给你一个四维空间的抱抱。
从你的描述中,能够知道你在高考结束之后,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做,于此,再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
你在描述中提到了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毕竟当自己在一段时间里,设置的目标完成之后,会感到迷茫,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正常现象,所以了,楼主,对于现如今的你来说,你可以尝试去调整自己的状态,而不要一直沉浸在之前的状态里;而是要去做出改变,不让自己再是之前的那种状态,一直在影响你。
其实呢,你能觉察到自己的这种状况,本身而言,就是一件很棒的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才能更好地去改变自己。于此,也给你点个赞。
于此,我也总结了一些方法来帮你缓解当前的情况,希望可以更好地帮到你。
(1)针对于现在的这种状况,及时止损,而不要一直沉浸在现如今的状态里。
(2)要让自己有计划,只有这样,你才能不迷茫在现实生活中。
(3)设定与自己合适的目标或计划,然后有目的地去完成自己设定的计划或目标。
(4)放轻松,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了。毕竟高中已经在拼命学习了,到了大学,给自己一些娱乐时间,本身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5)当自己压力太大时,可以通过运动、音乐、冥想等方式来释放压力,而不是把这些压力憋在心里。
世界和我爱着你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