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通过“自我肯定”进行激励

有一个可悲的事实,“激励”这个词并不是很吸引人。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词,在商业世界里已经变得太熟悉了,像“授权”和“尊重”。激励真正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如何激励员工?激励的概念听起来很简单,但实现很难?与我提到的其他流行词汇一样,激励是人们之间互动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很复杂,所以人们常常无意中把事情复杂化。人们所做一些调查报告和无意义的绩效评估会议使激励工作变得复杂。调查报告与激励是相反,它们迫使人们形成一种预先决定的思维框架。调查报告并不能倾听或产生行动。如果我们不让它变得复杂,激励就不一定是复杂的。下面是我如何定义激励,基于我的指导经验和对科学过程背后的探索。

激励的定义

敬业的员工是什么样的?他们在不同的行业可能看起来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积极地专注于实现一个目标。这是一个很好的形象,但是我们怎么能发现这样的员工?有一个关键的因素你不能忽视:自我肯定。

在工作中通过“自我肯定”激励员工

有工作的决心和努力工作在任何工作中都是宝贵的财富,但它们并不总是转化为激励。决心成功的人如果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会倾向于偷工减料。低自信心的努力工作的人可能只是走过场,错过了创新或更好的机会。另一方面,自尊心强的人在他们的角色和职责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度,他们强化了自己的决心,并把努力工作作为个人的挑战而不是挣扎。

”日本人的方法是通过“自己肯定感”去激励员工-“接受您自己”

西方社会倾向于通过个人主义的视角来看待自我肯定,但这很快就会导致人们走上错误的道路。自我肯定和自大或自恋不一样。在日本,我们认为自我肯定感比自信低一些,更容易接受。要接受自己,你必须爱自己。你不必告诉自己爱自己。爱你自己必须来自你,别人对你的回应的体验。

当你看到别人的重视和依靠你的时候,你会由此得到鼓励去爱自己,因为你的工作对他们有影响。越多的同事对你说“谢谢”,你就越能接受自己。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家里,感到对其他人有帮助和需要,是你对自己进行自我肯定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关乎你,也关乎那些需要你的工作来改善他们生活的人。

要达成激励,首先意味着接受自己。只有当别人承认你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时,你才真正接受自己。“自己肯定感”,意思是“我接受自己。”(见上图)

一步步通过提升自己肯定感来激励员工(我的经验)

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自我肯定感决定了激励,那么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该如何提升他人的自我肯定感呢?

第一步:分享和可视化目标,以创造一种紧迫感

领导者的工作是清晰地传达组织的愿景,让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他们可以理解的图像。如果人们感到有用,他们应该对公司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愿景。不要只告诉人们他们需要做什么,告诉他们当前状态和你的愿景的预期状态之间的差距。只有当他们看到这一差距并分享组织的愿景时,他们才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并做出实际的改变。这使目标成为一个具体问题,而不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日本工厂的可视化板在每小时的基础上向工人传达一种紧迫感。(上图)

日本的工人们为了摆脱他们的舒适区和打破现状而进行士气训练。(上图)

第二步: 鼓励自我激励的改进

由于管理者经常抱怨员工缺乏动力,所以想当然地认为人性的默认本性是懒惰的,但是这个简单的概念并不能揭示出完整的场景。当人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激情时,他们表现得更好,工作也更努力。所以,你可能会问,你是如何激发这种激情?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尊重这些自然特征,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的:

  • 人很有创意

  • 人们想让事情变得更简单

  • 人们想要成功

  • 人们想要变得更好

  • 人们不喜欢被告知要做什么

  • 人们往往会拒绝别人的意见

作为一名领导者,你的工作是创造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改进是围绕这些特性而形成的,这样有利于整个组织。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供信息,让人们自己做决定。不要只告诉人们该做什么,给他们一些工具来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你想让人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而你却没有一种拥有所有权、责任和成就感的激情。为了实现这一点,您需要真正具有响应性和最新信息的可见性。

关键信息在整个车间共享,这样工人们就可以自己做出决定来解决问题。

(上图:技能矩阵、工作量可视性和Kaizen进度可视板)

第三步: 通过清晰的战略部署确保实现的目标

最后,当你的团队达成目标时,你需要庆祝成功。Kaizen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但是你仍然需要团队成员有信心。做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是设定每天都能实现的小目标。这就是战略部署(Hoshin Kanri)变得至关重要的地方。长期目标对领导者来说是重要的,但是前线工作者需要更小的目标,这样他们才能评估自己的进步,分配责任,建立自我尊重感。

当人们对自己的目标拥有所有权并实现自己的想法时,他们就会对成就的满足感,感到着迷,每一次成功都将激励下一次的进步。通过工作来培养自我尊重感,并不仅仅达成结果的底线。它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每天都有24小时,平均每天睡8个小时。我们剩下16个小时。如果你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你就会在工作中度过半辈子(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更重要)。你不妨把工作做得让人喜欢。人们正在寻找一个工作环境,在那里他们可以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并帮助其他人真正得到赞赏。如果你想吸引别人,你需要利用自我尊重感概念。

领导者的工作是创造这种环境,并为人们提供精益的方法,作为他们自己决策和改进的指导方针。

员工有机会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以得到其他团队成员的认可。(如上图)

尊重是一种激励

认识到自我尊重感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激励的来源,以及如何培养它,你应该能够看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尊重员工” 意味着重复这些步骤:

以下列方式挑战人们释放他们尚未开发的潜力:

  1. 帮助他们看到紧迫感

  2. 让人们自己决定去实现他们的目标

  3. 培养人们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成就感

  4. 确保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并对人们的工作表现和个人抱负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

尊重他人意味着执行这些步骤。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并不抵触。遵循这些原则的组织文化将促进Kaizen,经常性地进行workshop、讲座或会议去激励员工的方式不在需要需求。当你尊重和你一起工作,并帮助他们发展自我尊重感的人,Kaizen将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不要看花,看根。”  - 大野耐一先生

工厂工人是如此忙碌,但他们想参加改善办公环境的工作。(如上图)

70后黒俊堂

公众号: heijunka
分享关于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善等相关事情的感悟,做一个知识的生产商。

偶尔也会来几发对精益六西格玛之外事情的理解。

(0)

相关推荐

  • 广州疫情反复:如何激励远程办公团队?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2021) 公益心理科普自媒体团队招募常任编辑2名 翻译心灵语言: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员招募中(2021版) 文章编号:F20210227 职场心 ...

  • 如何在工作中成就自我

    ​如果把公司比做一台机器,那么一个个员工就如同零件,只有一颗不少.完美配合,才能让这台机器最出色的运转. 在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存在自我否定,认为自己职位过低,工作岗位卑微,进而缺乏自己的主见与想法, ...

  • 觉得自己不配成功?你要避免工作中的“自我破坏”

    最大的障碍,往往是你自己创造的.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工作和生活中你会遇到无数的障碍,但最大的障碍,往往是你自 ...

  • NLP实践应用之佳品 ——《从工作中成就自我的七大NLP技巧》│ 书海遨游 No.18092

    书海遨游 No.18092 NLP实践应用之佳品 --<从工作中成就自我的七大NLP技巧> 推荐程度:**** (这本书让人看到了NLP的应用价值) 原书阅读:153分钟 本文字数:1,9 ...

  • 心得 | 工作中的和谐模式与自我担当

    冯Y才: 1.劳苦功高 2.主要是看责任心:好好干 用心 细心 责任心 沉下去  锻炼出来 李俊杰: 形象建设  担当  被信任感  沟通  有恒   工作节奏  上下级模式处理与感悟(早请示 晚汇报 ...

  • 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激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育实践证明,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情感激励.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知识面广,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体 ...

  • 浮躁是生活工作中自我情绪最大的敌人

    ​浮躁总是让人做事解决问题时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当遇到事情想要处理时,先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提高智商,只有不浮躁不急于求成,保持冷静换位思考,心里数着数字安静下来,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大事则是大大事,唯 ...

  • 晓彤 | 工作中的“乖孩子”,肯定就没错吗?

    高级企业培训师 资深职业辅导师 职业规划咨询顾问 情感专家 资深媒体评论员                     文:张晓彤         许多单位的领导或是老板,都在发展中向我提问,是不是建立健 ...

  • 如何拿回工作中的主动权,成为驱动自我与他人的高手

    作者:刘Sir 哈喽,大家好,我是刘Sir 最近我们研修班的一位小伙伴找到我说: 大家天天加班,但我的工作效率比较高,每次都提前完成,到了下班时间,大家都还在继续忙碌工作,我自己也不好意思走,怕老板看 ...

  • 从自我内心增强职业认同感,从而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投入

    从自我内心增强职业认同感,从而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投入 常露文 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这周在翻看中国特殊教育杂志时一篇文章的标题吸引住了我:<特殊教育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 通过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