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明事,没那么容易

我们要怎样去了解一个人,明白一件事呢?

人际交往上,这是一门很难的功课。

在职场上更难。它不像个人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花时间话精力去慢慢了解。工作上,不会给你那么多的时间,去全面了解一个新的合作伙伴。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是否可以合作,如何合作?

首先要事前做好功课,尽可能搜集数据资料。这几乎是一个职业常识,很多人都会主动去做。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有效地完成这个工作。因为搜集资料也许没那么难,难的是从海量的信息中,整理提取出关键的内容。

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去打听,对方合作过的人和公司,接触到的圈子,等等。在这里,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不要被这些道听途说的信息过多影响。要剔除那些主观感受,找到相对没有争议的部分。而不是一拿到这些消息,就马上给目标对象贴上标签。——因为人就是很主观。

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不是设定好功能模式的机器人。可能一个总体上还不错的人,只要失控了那么一次,就变成了别人眼中的暴君。再者,一个人的态度,和当时自己的主观情绪有关,也和对面的人有关。摸着自己的胸口想一想,同一件事情,你对小区门口的人,和老板办公室里的人,态度是一样的吗?你对他们的容忍程度,是一样的吗? 那么,在他们眼里,你的形象会是一样的吗?

反之亦然。也许很多人口里的都很好的人,或是他们打包票绝对没有问题的事情,实际上根本不是那回事儿。他们未必是故意要骗你,也许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事情就是这样的。但到了你身上,就完全行不通。

此外,如果自己也曾经见过一两面,也不要轻易贴标签下结论。理由同上。而那些以讹传讹,就更加不要信。信息的传播,要经过信息来源,编码,传播通道,解码,接收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会造成失真。因此一件事情传过几轮,很难保证还是它原来的样子了。更不要说,听来的人品,听来的是非好歹了。语气重一点,轻一点,急一点,缓一点,给人的感受就会截然不同。

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你的判断。

真的要了解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或是潜在的项目,还是要回到事情本身。双方能提供的价值,合作创造的价值,付出的代价,所有的东西算算清楚。此外,虽然现在线上沟通也很方便,一个消息过去,对方马上就能收到,但还是要尽可能地面对面交流。很多人喜欢有什么事,就丢到群里,等别人的反应,其他啥也不管。其实这是一种很被动的沟通方式。只有面对面,在同一个空间里,你才能看清楚对方当下的反应,他的语气、动作、微表情,这些线上会丢失的信息,面对面才能捕捉到。

识人明事,没那么容易。事前的调查,实时的沟通,你得到的信息,才是相对真实有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