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让人看瞎了的设计!实力证明,数学才是世界的最终boss!
我瞎了
也懵了
昨天小天刷微博,看到了一组动图,一时间我都不知道是我的眼睛出了错,还是我的大脑反应不过来。
奇了怪了!怎么箭头反转了180°后,还是原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箭头啊,你的名字怕是叫女人吧,because woman always right。
而且更神奇的是,如果你在这个箭头前面再放一面镜子,你会发现镜子里的箭头居然又向左了。
我要这眼睛有何用!
看到后面,小天才发现,原来这都是利用了反射,透视和视角的巧妙结合,产生了这种惊人的幻觉。
其实这个箭头也是日本数学家杉原厚吉的最新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这位70岁的老爷爷又凭借他的2D幻觉作品《三重歧义体》(Triply Ambiguous Object)获得了2018年度幻觉设计大赛第一名。
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不同视角的镜像,呈现出三种立体构造,但其本质上却是一个2D打印体。而不同的阴影面加上3D小旗引导的重力方向,更加强化了视错觉。
而且几乎每一年,都能看到杉原厚吉的获奖作品。
2013年的作品
2015年获奖作品《暧昧的车棚》
2016年获奖作品《暧昧的视错觉圆柱》
同理,还可以三者相接
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看来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了。
杉原厚吉教授也还有一些牛顿看了都沉默的作品。比如这个反重力移动的白色小球。
这个放上来自己动的红色小球。
2010年,他们甚至还做了一个“错觉滑梯”。
看到这里可能这里会有人和小天一样,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跟之前那些作品一样,这也是利用了一个视觉差。这个装置虽然是斜坡,但并不是上坡,而是四条轨道都向同一个方向:向下倾斜。
这样子只要给的角度合适,小球当然可以不间断的在所谓的“上坡”中奔跑,这也叫做视觉错觉。
引用杉原教授的经典描述:
“我们看外面的世界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的知觉——都是由大脑机制间接产生的,所以所有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虚幻的。对于错觉的研究是我们理解感官知觉,和许多眼科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
一般来讲,当物体通过,很规律的几何排列时,很容易引起错觉,加之人的大脑资源有限,很习惯于“脑补”。
所以有些时,你亲眼看到的只是一种欺骗。
实在是真的奇妙,不禁让小天我在想,这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啊,我也想学会!
杉原厚吉教授说:答案在计算机+数学里!
数学对艺术的影响由来已久。透视、比例,黄金分割等都需要数学的支持。
比如,我们可以轻易脑补出下面的透视图(这是一座被截掉顶部的金字塔)。但机器并不能领会相同的意思,甚至会将其理解成形状,更复杂且真实存在的物体。
只要通过运用计算数学,加上错觉理论,就能创造出了这些欺骗人的作品。
眼睛会欺骗你,想象力会欺骗你,但数学永远不会欺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