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 浅谈石涛绘画的笔墨

清?石涛 赠刘石头山水册(七开),纸本设色,57.79?35.56cm(每开)

浅谈石涛绘画的笔墨

作者:待核中

【摘要】石涛绘画具有其独特的面貌,其绘画面貌的形成与其独到的笔墨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认为笔墨在绘画中不仅起到描绘物象的作用,更能发挥画家的主观情感,将其融入物象、改造物象,使之成为臻于完美的艺术形象。

石涛一生的创作以山水为主,又兼擅人物、佛像、鞍马、花卉、兰竹等,用现代的中国画分科方法讲就是山水、人物、花鸟俱精。

第二幅

石涛在山水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为历代论者所重,主要认为他得益于自然造化,在面貌、笔墨、创作时主体与客体的融汇等方面不同时流、有所创新。

第三幅

石涛在←点击阅读)中有专门论述“笔墨”的一章,在其中分析了古人用笔用墨的不足:“古之人有有笔有墨者,亦有有笔无墨者,亦有有墨无笔者。”并指出其原因:“非山川之限于一偏,而人之赋受不齐也。”并非是因为客观山川自然之美的局限造成,而是由主体画家审美感受的参差不齐造成的。

第四幅

又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在石涛看来对“蒙养”“生活”的把握和感受,是提高画家笔墨水平的关键。这与当时画坛只看到“笔墨”形而下的一面,将“笔墨”放在单纯的技术层面、就笔墨而论笔墨的观点明显地区分开来。

第五幅

石涛认为笔墨在绘画中不仅起到描绘物象的作用,更能发挥画家的主观情感,将其融入物象、改造物象,使之成为臻于完美的艺术形象。“墨能栽培山川之形,笔能倾覆山川之势。”“必使墨海抱负,笔山驾驭。”(《画语录兼字章》)“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画语录变化章》)从而看出,石涛认为笔墨具有着“状物”和“抒情”的双重功能。

第六幅

有时石涛也将“笔”与“墨”分开论述,在他晚年的画跋中,有他对用笔深刻的见解与体验:“所为勒笔、捯笔、攒笔,可以渐发。如拖一笔,拖则不收。纕拖则勒,勒则有筋、有力、有情,不勒则轻浮虚过矣。不独于拖有力,于散处亦勒,勒以代收。捯笔,人能顺去,皆得力。笔以右,向左削去,左向右托之。托则以手,笔扫处得起,起得顺连,顺以捯,则得矣。”这是石涛丙子年(1696年)所画《山水图轴》上的题跋,从勒、攒、扫的具体用笔法讲在用笔时如何运用相反方向的两种力,以达到用笔的协调平衡,直中中国绘画用笔之奥妙。此画中之山石、树木、溪桥、屋宇、人物的表现,突出用笔的变化,又不失协调统一。放纵中见沉郁,有意中见无意,挥洒中见蕴藉,此图晕染较少,用墨变化不突出,从中更能体味到石涛以用笔为主一路画风的特征。

第七幅

关于用笔的方法,石涛不但讲求用力的矛盾统一,更追求用笔之“神”。他强调“笔之运墨以神”、“笔非生活不神”(《画语录笔墨章》),即强调用笔的生动活泼和笔线中要蕴含强烈的生命感。石涛在其论画中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达到其追求的“神”。首先,强调发挥“笔尖”的作用。他曾说“究竟操笔之人,不背其尖,其力在中,中者力过于尖也。用尖而不尖,地力得矣;用尖而识尖,则画入矣。”(《石涛题画诗选》)强调用“笔尖”即笔锋,能用锋者,腕必悬虚,提笔中含,这样力量集中在笔画之中,其力必超过笔尖本身的力量。“笔如截揭则形不痴蒙。”(《画语录运腕章》)就是用下笔如刀截物,大胆果断,提笔迅速,像揭开盖物的盖子,干脆利落,明确肯定。这样每笔都显得沉着痛快、生动有力。第三,要求用笔婉转灵动。“动之以旋,润之以转,居之以旷”(《画语录一画章》),即用笔要回旋才能生动,要婉转才能圆润,要疏松才能安详,除去霸气燥气。婉转灵动与用笔果敢看似矛盾,实则统一,都是要求用笔有生气、有风神。

清 石涛 山水冊(一)

石涛在用墨上比用笔更为出色,历来论及石涛的绘画,多有以墨取胜之说。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中说:“山人(八大山人)笔墨以笔为宗,和尚(石涛)笔墨以墨为法,蹊径不同而胸襟各别。”……石涛用墨之胜的关键是他不拘成法,突出创作主体的表现力,运用笔、墨、水三者交融的绝妙机趣,随机生发,变幻无常。

涛《画语录笔墨章》中说:“墨之溅笔也以灵。”以“溅”字形容用墨之灵变,强调挥洒淋漓的用墨方法。“昔人作画每惜墨,余观应惜墨处反费墨,何识画理?即如余图此崇山峻岭,窍谷削崖,则墨气淋漓,宛得云高汩日之势;若清淡墨华,虽复刻意为之,恐不易见本来面目。”(《石涛题画选录》)也可看出石涛反对刻意求工的反复描绘,提倡浓重水墨的淋漓挥洒。

上海博物馆藏石涛《山水花卉册》十二帧,此册花卉二帧,山水十帧,除两帧山水是以干笔皴擦后在施以水色外,其余多为水墨交融,浓淡相间,干湿互破。或明净空灵,或水墨淋漓,烟云生于笔底,氤氲游于纸上。其中《风雨牧归》一帧,用拖泥带水法,墨彩极尽造化奇变之功,体现出石涛出神入化的用墨技巧。

石涛用笔用墨相互兼顾,互相生发,往往一气呵成。以笔使墨,以墨现笔,挥洒纵横,不雕不琢,真正达到了笔墨的自然融合。石涛所讲的“笔与墨会,是为氤氲”(《画语录氤氲章》)就是将笔与墨密切结合,交融互渗,如同天地氤氲之气那样浑然一体。关于这种笔墨并用的方法,石涛还要求“不可雕琢,不可板腐,不可沉泥,不可牵连,不可脱节,不可无理。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画语录氤氲章》)强调在笔墨并用过程中,既要反对谨小慎微的描摹修饰,也要反对毫无目的地糊涂乱抹,要运笔有精神,使墨有生气,摆脱陈法,自创新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石涛的《云山图》也是石涛山水画中的精品,画虽为设色,但色法直通墨法,与其立意、章法、用笔浑然一体,山石皴笔近干远湿因而顿生空间,云气天空虚实相衬确是画家的才气所现,全幅以花青墨染天空,挤出云烟,实处虚化,虚处实化,便显出画家不同凡响的艺术手段和对画面恰如其分的控制能力。

注:清 石涛 山水冊(十二)来自网络,参考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