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有果总有因

【异史氏曰】前两天有朋友同我聊起某人的自我膨胀,感觉匪夷所思。我同他说,其实这是必由之路。这类人通常有点才华,也比较努力,一旦小有成就往往沾沾自喜,尤其是在慢慢地得到一些赞许与荣耀的时候,也就习惯了听好话,习惯了傲视群雄,将所有的成绩归于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大小通吃。想当年参与一个项目的评审,有俩两评委们到贵地一位大佬也申报了,脱口而呼的场景:这让我们怎么评?不给他大奖说我们有眼无珠,给了他其他人哪有出头之日。这些人大小通吃,就不想着给点日子别人过过……我当时什么也没说,但从此以后如有这类勾当,总是以时间冲突而推脱了。

我至今依然清清楚楚记得我那躺在床上不能起身的不识字的奶奶讲的那个故事的大意,几十年来一直引以为戒。度了一下,居然有比较详尽的介绍,抄录如下:

清朝光绪年间,无锡县城里有一对母子,穷困潦倒,孩子叫陈阿尖。陈阿尖只要干了损人利己的事儿,陈母的做法是:奖励儿子吃几口奶。
陈阿尖在只有六、七岁时,已经为人奸猾。
一日,集市上来了一个卖黄花鱼的贩子,老百姓都围着买鱼,鱼贩子也忙得不亦乐乎。最后人散去的时候,鱼贩子发现丢了一条大鱼,他环顾四周,只有一个光着屁股的六、七岁的孩子贴着墙站着,并无他人。只好认倒霉,悻悻而去。
原来这个孩子就是陈阿尖,他趁人多的时候,偷了一条大鱼,把它放在背后,靠墙挤住。等鱼贩子走后,他蹦蹦跳跳地把鱼拿回家。陈母喜出望外,但又愁起来:“鱼有了,可没有煎鱼的油啊”!
陈阿尖连忙说:“不要紧”。说着,从自家破棉被上扯下一团旧棉絮,来到粮油店,边走边扔,棉团落进油缸里,他飞快地往下一按,沾满油,一夹,跑回家,挤了一碗油。陈母乐滋滋的夸奖自己的儿子聪明。
就这样,陈阿尖从偷鸡摸狗到强取豪夺,最后抢劫官银,成了官府缉拿的江洋大盗。当他被官府捉拿归案、行刑问斩之时,陈母前来探望,陈阿尖对母亲说:“儿临终有一个要求,想吃一口奶”。陈母含泪上前,陈阿尖一口把母亲的乳头咬了下来,说:“是你当初不管我,叫儿子偷东西,如今成了死刑犯”。
陈母老泪纵横,但悔之晚矣。

这故事,貌似与我们谈论的那人那事毫无关系,但细想想道理是一样的,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走向老年的人身上发生的貌似不可理喻的行为总是有“因”的积累的。一个自我为中心惯了的人是不会有人直截了当地对其行为发表异见的,主要是他也听不得异见,久而久之我们眼里的匪夷所思在他那里就是正道与必然了。只不过许许多多如此的角儿还不如陈阿尖,至少他临死前还有一点点悔悟,尽管这悔悟中带着某种报复心理。而这些角儿往往是至死不渝的……

自古英雄多磨难,一个人过得太顺总不是什么好事,还有一个人童年的境遇不好一旦出人头地了也是麻烦的……
(0)

相关推荐

  • 菜市场卖不掉的鱼,到底去了哪里?鱼贩子揭开里面的猫腻

    大家好,艳阳普照的日子真的是让人心旷神怡,我是小编,在这里祝大家天天开心,事事顺心,天天发大财. 鱼是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我们经常用大鱼大肉来形容食物的丰富,足以可见鱼在我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过 ...

  • 鱼贩子的行业大揭秘,卖鱼的猫腻你知道几个?看了真涨见识!

    鱼贩子的行业大揭秘,卖鱼的猫腻你知道几个?看了真涨见识!

  • #每日学论语#6.13【2017-9-20】

    #每日学论语#6.13 [原文] 陈亢(gāng)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 ...

  • 鱼身上的“软黄金”,内行人遇到抢着买,鱼贩子偷偷留着自己吃!

    作为一个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炳哥对于鱼可以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鱼作为市场上常见的肉类,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和其他的畜肉相比也更加健康. 很多人都听说过鱼肚子上的肉最为鲜嫩,这也是一条鱼上最受欢迎的部 ...

  • 鱼桁小食店的食客(小说)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酒后胡言乱语) 小镇南面傍海,菜市场卖鱼卖海鲜的档口摊位,占据了整个菜市场的三分之二位置.小镇人管菜市场叫鱼桁,每天早上,摩托车突突地从各个港口将鱼虾等海鲜运到鱼桁. ...

  • 鱼身上不可多得的“宝贝”,鱼贩杀鱼时会偷偷留下,懂行的才会吃

    提起吃鱼,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鱼肉的鲜嫩肥美,以及营养丰富.所以,买鱼的时候,哪种鱼的鱼肉最好吃,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但是,在鱼的身上,还有一种比鱼肉更加珍贵的东西,相信很多人都不会知道的.我们在 ...

  • 集市上的鱼贩子,大多不愿意顾客自己回家杀鱼,揭秘他们的小伎俩

    集市上的鱼贩子,大多不愿意顾客自己回家杀鱼,揭秘他们的小伎俩

  • 鱼贩总偷留下鱼籽鱼泡,北方嫌弃南方不够卖

    鱼的味道鲜美,而且在营养上是非常的丰富,所以很多家都会买一些鱼回家自己做,我们在各种的市场上也总是会看见它的身影,尤其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年年有余"这样的说法,所以逢年过节的 ...

  • 凌宗伟:果如此,这勾当真是太好干了

    [异史氏曰]昨天在观察了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后,想到这样一些得罪领导与同行的问题.在今天拒绝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显然是个问题,但这些技术怎么用恐怕更是个问题,如果电子黑板都要学生去打开,如果电子黑板不过就 ...

  • 凌宗伟:讲评课,既然是课,总要像堂课

    [异史氏曰]课堂教学观察种常常会看到一些试卷或练习的讲评课,其共同特点不是对答案,就是老师一讲到底,偶尔喊几个学生将答案说一遍或到黑板上写一遍,这当中有不少老师甚至连学生的练习看都没看一眼就在课堂上口 ...

  • 凌宗伟:一笑而过,一笑而过

    [异史氏曰]有人想不通为什么那些热衷于蹭热点的名师们的言辞尤其是标题总那么让人不明所以.读读斋藤孝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也许就会明白个中就理."重要的是对于评论的对象有着怎样 ...

  • 凌宗伟:教育圈子的偶像崇拜

    [异史氏曰]到弥勒,我下意识想到一个问题,这个地名是不是与佛教中的那个弥勒佛有关呢?问了一下,只说这理有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属于弥勒的旅游景点之一.查了一下,位于弥勒县城西北方昆河公路旁,距县城10公 ...

  • 凌宗伟:学然后知无知

    [异史氏曰]每每与老师们谈及教学设计或者备课的话题时,我总是会习惯性地问及一个蠢问题:诸位的教学目标是从哪里来的?我也知道诸位的答案无非两种状况,一是抄来的,一是自己设计的.这当中往往前者居多.那么, ...

  • 凌宗伟:许多方法行不行,干了也不一定能确定

    [异史氏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个道理似乎做教师的都明白.实际的情形往往是总希望有一个手到擒拿的高招,谁不希望省时又省力哦.实际的情形是,凡可以直接拿来的不过是形式,或者皮毛.譬如现如今普遍使用的小 ...

  • 凌宗伟:关于“明星”

    [异史氏曰]昨天车上闲聊,谈到一些人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热衷于与名人拍照.我说了一句这些人就是教育圈子的追星族,傍明星是时下成功成名的捷径.单博士问我如何界定明星,我一时语塞,回,反正不是影 ...

  • 凌宗伟:自己不会读,如何教学生读

    [异史氏曰]有朋友问我关于学生的阅读我有什么想法.还真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做老师的教阅读,无非就是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内容与不同的对象给他们一点具体的帮助而已,最终还是要他们自己读,读 ...

  • 凌宗伟:由观念到行为的改变有个过程

    [异史氏曰]在某地的教学质量提升项目中,我们一再强调"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尊重差异"只是教学理念,不是教学流程,更不是教学模式.遗憾的是不少老师总希望能给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或教学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