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病(190):颅神经麻痹

38岁,右侧第六颅神经麻痹。

轴向造影剂T1(A),T2(B),造影剂T1(C)和ADC(D)显示T1明亮的病变没有增强,T2较暗,扩散受限(箭头)。在矢状T1(E)上,病变从桥脑延髓交界处延伸至C2(箭头)。

答案:表皮囊肿

表皮囊肿的X线、CT、MRI诊断

0 引言

颅内表皮样囊肿又称为胆脂瘤或珍珠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占颅内病变的0.2%~1.8%,有一半左右的病变发生在桥小脑池,约有10% 的颅骨表皮样囊肿位于硬膜外,但大多数均在板障中。

常常发生在近颅骨中线部位的额骨、颞骨或枕骨。为了更进一步的对本病进行了解,降低误诊率,我院随机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9 名颅骨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MRI、X线的表现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9名颅骨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在15~45岁之间,平均年龄22.6岁。5例患者由于头部隆起肿块前来就诊,病程0.5~20年。肿块质地较软,边缘光整,有弹性感轻压痛。2例患者由于头部外伤前来就诊时偶然发现,2例有明确的外伤史。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4例患者同时拍X线平片,行CT以及MRI检查,4例患者在MRI平扫中3例加增强扫描。

2 结果

X线:所有患者均为单发行表皮囊肿,起自板障,4例患者的X线平片正侧位中显示病变多呈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界清楚。在切线为病变呈现膨胀性改变。其中1例患者边缘无明显硬化,2 例患者轻度硬化且有不同程度膨胀性生长,1例患者的外板明显中断,可见软组织以及不完整骨包壳,呈现火山口样改变。

CT平扫: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骨质破坏,无硬化边缘或有轻度的硬化边缘,病变中心呈混杂密度。局部颅骨内外板变薄。

MR:在MRI表现中主要表现为以长T1、T2 为主的混杂信号。其中,2 例患者病变区T1WI呈混杂低信号,其中心或偏心可见斑片状短T1 信号,与CT对应则显示高密度影,T2WI均为混杂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现高信号,未发现病变内有可被抑制的脂肪成分。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内部以及囊壁未见明显强化。DWI上病灶呈现显著高信号,和脑实质形成了良好对比。

3 讨论

颅骨表皮样囊肿按机制主要分为先天性以及获得性两种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外胚层参与组织异位于板障内,成为日后发生先天性表皮囊肿的前提。

而获得性表皮囊肿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主要是由于外伤后表皮细胞种植在板障内且不断角化而形成。

多见于25~60 岁之间,且男性多于女性。由表皮样囊肿在板障内的生长较为缓慢,且累积到骨膜以及硬脑膜的几率较低,因此在临床中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

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局部胀痛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在平片中可看到颅骨表皮样囊肿的颅骨破坏范围,形态以及周边的状况,且多数患者的病变多呈现圆形骨质缺损。

CT表现:颅骨局部骨质呈现膨胀性破坏,边界较为清楚,突破内、外板向颅内、颅外生长,周围可见断续钙化或者硬化带。

内外板变薄,中断呈现火山口样骨质缺损。囊肿内多呈现混杂低密度改变。

MRI表现:MRI主要表现和颅内表皮样囊肿类似,根据成分的不同,其T1WI信号强度不同,和脑脊液信号类似。

T2WI通常情况下呈等或高于脑脊液的信号,少数患者澄城县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现高信号,未发现病变中有可被抑制的脂肪成分。

在增强扫描中发现囊内以及囊壁均不强化,但若合并感染则囊壁可出现强化。

DWI对颅骨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疾病在DWI中呈现特征性高信号,和其他颅骨肿瘤具有显著的信号差异。

有关颅骨表皮样囊肿在DWI中呈现高信号的原因,一些文献中指出可能是由于肿瘤内I的鳞状细胞呈层状排列,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从而限制了扩散。

而在一些国外的研究中则认为T2穿透效应是颅骨表皮样囊肿在DWI中呈现高信号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本次的研究以颅骨表皮样囊肿作为主要对象对表皮样囊肿的X线、CT、MRI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本次的研究中发现,X线、CT、MRI可明确病变的密度与信号改变以及病变累及的范围,而核磁DWI在本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向社会推广。

文献出处:王志鹏.表皮囊肿的X线、CT、MRI诊断[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2):175-17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