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都市圈!‖ 袁昕:人才和创新优势是合肥实现逆袭的有利条件和因素

编者按:

区域新变局,价值新高地。

目前,都市圈不仅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最重要视角和窗口之一,还是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最重要的空间和平台依托。

11月26日,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和方塘智库联合发起主办的“你好,都市圈!”云沙龙第四期,邀请了“胡艳、姚永玲、袁昕和叶一剑”四位嘉宾,就“合肥都市圈的逆袭与机遇”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从合肥都市圈的时代价值、战略定位、政策框架、理论研究、地方实践、企业参与等层面展开交流,助力合肥都市圈向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拓发展。

云沙龙在腾讯网直播,接下来我们将摘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本期推出的是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袁昕的主要观点。

文丨袁昕(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十九大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今天大家探讨的话题,无论是都市圈的培育也好,还是城市群建设也罢,都是城镇化进程中漫长且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

前两年,我们在关于培育现代都市圈的研究报告里也在多方位的探讨都市圈到底应该怎么划定范围?之前我们研究的从村到乡到镇到小城市到中等城市到大城市的问题主要是单一行政主体的内部问题,但真正到圈到群的时候,探讨的问题是跨越行政区划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问题,是内部和外部结合的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一定要以协作的思维推动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建设,在区域协作中需要破除行政管辖以自我为中心的单打独斗思维,把竞争转化为合作,实现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这是城市发展方式最根本的转变。所以都市圈的范围划定不是按照简单的行政区划划分,而是要真正测度它的聚集度,内部的产业、人口和空间等等的联系是否达到了一定的强度。这时如何找准城市自身在圈和群里的定位和特色将变得非常重要。

都市圈的培育同样要遵从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而不仅仅只是基于政治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考量,要想突破固有的思维真正能够进入到市场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工作的目标是促进要素流动和空间资源匹配之间形成更好的市场关系。如何平衡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都市圈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1

对合肥都市圈的探讨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这一背景

城市群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更高级的形态,最后区域之间一定会形成更细致的分工和更密切的协作与联动关系。我们看到每一个城市单元都在努力的提升自身能级,以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我们探讨的合肥都市圈,恰恰处于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进一步提升自身城市能级扩大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的发展阶段。至于目前合肥到底有没有形成都市圈?其实我觉得不必在乎它是不是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都市圈,而是我们是不是在用都市圈的思维方式来去探讨它与周边城市的竞合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样一种新竞合关系来提升自己城市的能级,并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转型和发展,这是都市圈建设的根本目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圈说圈,就合肥说合肥,除了都市圈的思维方式,还要把眼光放到更大的区域里探讨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合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之中。就像我们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工作群一样,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你在里面是说不上话的,甚至人家根本就不会拉你进群。

所以这时探讨合肥都市圈一定脱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如果合肥真的能够通过都市圈的建设取得更好的成长,那么,合肥都市圈也一定需要探讨自身在长三角城市群里的定位、特点以及它能够为长三角做些什么?又能够通过长三角实现什么?这些都是需要考虑清楚的关键点。合肥都市圈绝不仅要看到与长三角城市群里其他都市圈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要强调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特色。

2

人才和创新优势是合肥转型发展的重要有利条件

对于合肥而言,我认为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是两大重要优势。2019年合肥人口突破800万,其中高等教育在校学生70多万人,另外还有十多万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并且,合肥有很多综合性的国家级、区域级的重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这些资源都是能够支撑合肥在科技创新方向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要素。

新型城镇化阶段强调以人为核心和创新驱动,这两点合肥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把人才的优势真正用足,围绕着人才的优势,把包括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问题都与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问题统筹考虑,而不能就空间论空间去做功能布局,通过高品质的城市建设,实现人才和创新产业的集聚。另外就是像合肥这样的城市,找准自身的定位尤为重要,合肥不要比对着超大城市的发展来片面追求提高第三产业占比,近期来看,结合人才优势把二产提质增效,强化二产优势,对于合肥来讲可能更为关键和重要。

在我看来,不管合肥现在发展如何,将来还是具备可以逆袭的基础条件。如果合肥能够用好人才和创新的优势,确实能够较快提升自身在区域的地位,也只有突出这些优势,合肥都市圈的发展以及通过都市圈的建设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3

合肥也需要理性而全面地看待高铁的影响

从安徽省域经济层面来看,还是具有强省会的战略意图,也就是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合肥的城市能级和首位度的问题,但对于中心城市周边腹地而言,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继续虹吸还是继续外溢,我觉得这两种方式可能会同时存在,这也是包括合肥都市圈在内的很多都市圈建设和发展共同面对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珠三角地区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现象:很多起步于小城市甚至是乡镇的一些企业,后来逐渐发展起来,有些现在可能已经发展到国内500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并没有把总部从原来所在的乡镇搬到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这一点在东莞、佛山、中山和番禺等地都比较常见。反观北方地区,很多小企业稍微长大一点,它们的总部就会搬到中心城市里。我觉得可以认真研究一下,为什么在珠三角地区大家对于“乡土”的依恋如此之重,且在产业发展上,这些企业并没有因为没把总部搬到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而受到影响?

我们正处在一个互联网时代,企业从研发到中试再到生产和销售,很多业务和职能部门在空间上可以分布式布局,变成多中心的发展,而不是把它完全局限在总部所在的区域。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城市群的发展也好,还是都市圈的发展也好,不能只想招商引资,能招来的企业也能流走,要注重培育本土的创新企业,要为他们的成长解决瓶颈问题,留住这些企业。通过产业链、产业集群或产业生态的培育,支撑各种关联企业在这个区域里创新发展。

良好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或产业生态,不仅可以支撑创新企业的生长,同时也能够吸引外部企业、资本和人才落户这里。这就要求在都市圈的发展过程中,决策者和参与者一定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和定位,要看到整个区域里的产业格局以及在这个产业分工里的上下游和左邻右舍,看清区域的生态、交通、人才和政策等有哪些优势。

面对高铁的影响时也是如此。高铁的存在其实也有两面性。一方面,高铁的存在说明这些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人或者资源要素的流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高铁将这些区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流动加速。它不是一个单向的吸附或外溢关系,该聚集的资源一定会聚集,该疏解的也会疏解,高铁只是推动了这个过程,但根本的动力是客观的经济规律造成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世界范围里,区域多中心、分布式的协作方式将会越来越普遍。比如,华为之前在欧洲和美洲都有研发中心,但它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一定要把总部搬到欧洲和美洲等地,一个企业到底是以研发为中心,还是以中试为中心或者是以最终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为中心形成总部,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还是看如何把各种生产要素高效地匹配到应有的位置上。

所以,对合肥和合肥都市圈来讲,也要理性和全面的看待越来越多的高铁为城市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及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恰当的策略选择。

(注:本文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编审:徐威威丨编辑:徐丰超丨设计:孙月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