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吕建周丨 红五星闪耀在红旗渠上 2024-08-05 19:27:18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红五星闪耀在红旗渠上——记修渠老军人李成学 □ 吕建周 / 文 金秋十月,雄伟的太行山层林尽染,五彩缤纷。蜿蜒曲折的红旗渠盘绕在太行山腰,像一条玉带,更像一条长龙。哲阳寺东一干渠下面不远处,就是北小庄村,老英雄李成学就住在这里。丰沛鲜盈的午后阳光,从屋门斜射进去,在地上映出标准的菱形图案。在堂屋后墙的正中位置,挂着主席的画像。李成学老人坐在轮椅上,抚摸着胸前一枚枚军功章。每逢重要节日,他都要佩带好珍藏的奖章,给子孙们讲战争年代和修红旗渠时候的故事。李成学老人多年来的习惯,闲的时候步行到红旗渠上转转,拔掉渠岸上的杂草,看渠水静静流过。由于身体原因,好久没去渠上了,今天天气晴好,他提出去渠上看看,结果被儿女们拒绝,他只能呆呆地望着远方的天空和偶尔飘过的白云,追忆着那久远的故事……党员,时刻冲在最前面1960年2月1日,正月初五,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北小庄村的大队部,正在召开村干部和党员参加的“引漳入林”工程开工动员大会,会议由支书方银主持。听说那渠水从村上头流过,渠水可以浇遍村里的田地,大家特别地兴奋,都积极主动报名,这可难住了民兵连长付长生。到底让谁去呢?这时李成学开了腔:“派谁去由领导决定,反正我要去,我是退伍军人,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在关键时刻应该冲在最前面,凭15年的党龄也该我去!”李成学(又名李健民)1945年8月2日参军,跟随刘邓第二野战军南征北战,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在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战役、解放西南战役、解放华中南战役、解放华北战役等战斗中,都冲锋在前,浴血奋战。由于表现突出,1946年,李成学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家都争不过李成学,于是,在北小庄村修红旗渠的的名单里,李成学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军人,自有军人的气质北小庄村修红旗渠时第一段的位置在络丝潭的南坡上。李成学用铁锨挑着铺盖卷,和村民们步行差不多一天,才到达目的地。看着陡峭的高山,好多人提出了质疑:“真能从这半山腰修条渠把水引回家?”李成学哈哈笑着回答:“没有推不倒的墙,没有锯不倒的树。只要大家齐心努力干,清水一定能流进咱家的田地里!”尽管是早春,山沟里还是寒风料峭,坡的背阴处冰天雪地,铁镐落在地上,只能掘起一小块土片,抬石头时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 由于李成学的腿有伤,为了照顾他,连长给他安排了比较轻巧的活,可脾气倔强的李成学享受不了这个“福”,他觉得大家是小看他。打仗时再苦也没退缩过,这对于一名老兵来说简直就是污辱,他找到连长付长生,要求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李成学的腿伤,是在战争年代留下的。在淮海战役中,敌人的一发炮弹把李成学和战友们隐蔽的房顶炸塌了,腿钻心的疼,那时感觉自己没命了,战友们从废墟中把他刨出来,他才奇迹般地捡回了一条命。直到现在,他的脚还因骨折是变形的。李成学等民工住在山西的南平村,南平村离工地有七八里路,每天下工后要摸黑走七八里上坡路,李成学拖着一条伤腿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他不想让别人看到他一瘸一拐的样子,回到住地,常常用拳头敲打着那条伤腿。一天晚上下工后,有一位民工两手捂着肚子,慢悠悠地跟在队伍后面,走在最后面的李成学问啥情况,那位民工说肚子疼。到了住地时,那位民工躺在床铺上疼得打滚。住地没有医生,如果下山看病,需要步行十来里地。情况紧急,李成学问了病人的症状,肚疼、头疼、眼酸疼;摸摸病人的手脚,四肢冰凉。虽然李成学懂医,可并不是医生,如果治好了病人,啥事都没有;如果治不好,被扣上“个人英雄主义”的帽子,会挨批斗,甚至得住监坐牢。救人要紧,李成学没有丝毫的犹豫。根据在部队医院时的经历,他立刻判断出病人可能的病因,马上喊人找来缝衣针,给病人的手指头放血,然后从村民家里讨了一把山桃核,把桃仁捣碎用开水冲服。不到一支烟的工夫,病人转危为安。大家啧啧称奇时,李成学抹了把汗,悄悄离去。李成学是在部队学的医,1952年3月20日他因伤病从朝鲜战场回到祖国,转业到辽宁省本溪三十二陆军医院工作。次年7月15日,他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当农民。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成学学到了很多医疗方面的知识,加上在部队多年野外生活的经验,看点小伤小病不在话下,工地上的民工谁要是不舒服了,都会找李成学看病,他从不推辞。李成学和十一位民工挤在一老乡家里。人多了,卫生成了问题,有的民工连被子都不叠。每天早上五点,李成学准时起床,这是他退伍后一直保持的习惯。先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像豆腐块一样,然后把院子、包括厕所,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都自觉讲卫生,房东大娘笑哈哈地赞叹:“这那里像民工,简直就是解放军住在家里。”没有点过炮的炮手阳耳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因为红旗渠的修建而闻名。阳耳庄附近的红石坚硬无比,大铁锤砸下去,在石头表面只留下个小白点,没办法,只好用炸药崩。当时的民工,很少有人使用过炸药,有的甚至没见过这种东西。炮手,只是经过简单的培训,根本没有经验。每次放罢炮,都有不少阳耳庄的百姓找到工地,反映石块砸了房顶,砸坏了生活用品,人身安全受到了伤害。合涧公社小付街村一位姓武的炮手,因为放炮砸了村里的房子,吓得连夜跑回了家,插上门不敢出去,差点吓神经了。这时候,李成学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当炮手。连长付长生听后哈哈大笑:“炮手要求反应灵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得有双飞毛腿,你腿脚有伤,耳朵还背,不适合当炮手!”李成学听觉受损,是抗美援朝时留下的。有一次,连长派李成学到三里地之外的另一个山头阵地报信,刚跑了有几十步,就碰上了美军的飞机,敌机咆哮着一个俯冲,从他头顶掠过,随即听到“嗯”的一声尖叫,久经沙场的李成学判断出敌人投了炸弹,并且不止一颗,出于本能和经验,他没再向前跑,而是扭头向侧面狂奔几步,扑倒在一个小土坑里。随着三声巨响后,两耳“嗡嗡”着,啥也听不到,身子像在弹簧上一样弹了起来,随即雪土纷纷砸在了他的身上。炮弹的巨大响声,把李成学的耳朵震坏,听力从此严重受损。连长付长生说的有道理,可李成学说的更诚恳:“我在部队学过爆破知识,并且有实践经验,我能传授大家放炮技术,还可以装炮。”李成学把放炮的技术传授给大家:“炮口不对村”“浅炮眼,轻药烧。深炮潮土要捣实”,并亲自示范装炮,果然,后来很少出现赛渣现象。李成学也成为了不点炮的炮手。虚心好学,永不服输李成学17岁参军,打了八年的仗,干石头活根本就是个门外汉。李成学看到技工师傅在大石头上凿几个眼,然后把铁砦放进去,慢悠悠地几锤下去,那大石头乖乖地整整齐齐裂开了缝,他特别羡慕,学着掏石眼、打砦,可每次不是铁砦蹦出来,就是石头眼被撑坏。下工后,李成学找到石匠师傅,几句恰当且很受用的赞美话,加上一袋老旱烟,就把师傅给“贿赂”了。石匠师傅把掏石眼的窍门传授给他:“上面慢悠悠,下面直陡陡”“有样没样,四角捣亮”。第二天一试,效果不错,但还是没有师傅切的整齐。师傅看着李成学一锤接着一锤打铁砦,指导他“紧打青石慢打红”,打青石要快,打红石就要慢悠悠了。经师傅指点,加上李成学自己钻研,很快掌握了这门技术,在后来的劈山开石中,派上了大用场。砌石头是个技术活,尤其是砌红旗渠,水要从渠里流过,不能有渗漏,必须把基础打实在。砌石头用的是破灰土。李成学技术不到位,常常弄得浑身是泥,像个泥人。别人用瓦刀砌,他急了就用手。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和锻炼,他终于掌握了砌石技巧:“心要操到,浆要挤到”“石头怕三调,三调不中一撂”“宁摁勿晒”、“好眼不如赖线”,等等,都是修红旗渠时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民工李章锁调侃李成学:“看看捏李成学,学啥会啥,比猴都精。”为国流血汗,忠孝两难全在林县有句俗话:“要想富,敬祖墓”,林县人对上坟特别的重视,要是在节日谁家没上坟,会被别人私下议论,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李成学就曾有一次清明节没去上坟。1963年正月初五渠上复工,李成学要求爱人田花娥一同上工地。爱人说:“咱家去一个人就行了吧,别人家不都是去一个人啊?”李成学说:“我既是退伍军人,又是党员,和别人家不一样,你这个家属不能拖后腿啊!”爱人拗不过他,听了他的话,含泪把四岁半的儿子送到娘家,同李成学一块儿上了红旗渠工地。清明节前两天,工地上陆陆续续有人请假回家,李成学的爱人在工地,家中没人上坟,他想请假,可是,看看工地上人手紧张,最终还是没开口。清明节那天早上,李成学早早起床后,对着家的方向跪下,磕了四个头,眼里含着泪,嘴里嘟囔着:“爹,娘,请恕孩儿不孝啊!”李成学一天都没有伺候过父母,的确是不孝!李成学参军时,父母是极力反对的,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当兵就意味着在阎王爷那报了名。李成学的母亲抹着眼泪把李成学送到村口老槐树下,走出老远她还在招手。父亲把他送到安阳,父子俩坐了大半夜,父亲一袋接一袋地抽着烟,却很少说话。第二天部队出发时,父亲说了一句话,“照顾好自己,打完仗就回来啊!”说罢揉着眼头也没回就走了。谁也没想到,这次和父母分别,竟成了永别。八年后,李成学回到了家乡。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李成学深深吸了口气,来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熟悉的大山,熟悉的房屋,熟悉的树木,包括空气都那么熟悉。多少次在梦中回到过这里,多少次在困难和危急之时,给他动力和勇气的就是这里。村子没啥大变化,八年前,母亲就是站在这里送他当兵的。在路上他想像着和父母见面的情景,父母肯定会激动得掉泪,会拥抱他,或许会嗔怒,埋怨他八年来没有联系,他自己有苦衷啊,兵荒马乱,居无定所,根本没办法联系。迎接李成学的是哥哥嫂子们,大哥抱着他,咧着嘴流着泪:“兄弟啊你可回来了,家里人都以为没了你了呢!”李成学堂屋西屋转了个遍,搜寻着家里的每个角落,始终找不到要找的人。“咱爹娘呢?”他扭头问大哥。“走,去见咱爹娘。”大哥拉住他的手向门外走去。在村子南面的一个土丘前,大哥跪下来指着土丘说:“爹娘在这里呢。”李成学跪倒在坟前,伸开双臂紧紧地抱住土丘,脸贴着坟头,泪水刷刷地流了下来:“爹,娘,不孝孩儿回来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见到爹娘。大哥告诉他,他参军走后,父亲从安阳回来的当天就得了病,不吃不喝也不说话,三天后就咽了气。父亲走后,母亲常常以泪洗面,天天盼着儿子的消息,临终时还叮嘱:一定要找回四成(李成学小名)啊!李成学把带回来的糕点摆在坟前,从包里拿出一块红布铺到地上,把一枚枚军功章放到红布上,他要让父母看看,他这八年来都干了些啥,他没有解释,也没啥解释,他不后悔,只有无奈和深深的自责。扎根农村,英雄无悔李成学,一位为革命和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隐藏在红旗渠畔的家乡,当了六十多年的农民,默默地奉献着。“放着轻巧的工作和每月丰厚的薪金的好活不干,回家来当老农民,又苦又累,您不觉得亏吗?”笔者问。“亏啥?比起那些在战场上和红旗渠上倒下的战友们,我已经很幸运很知足了,我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老人如是说。2019年9月22日,市委书记王宝玉来到合涧镇北小庄村,看望慰问了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老英雄李成学,向他送去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美好祝愿。王书记动情地说:您是人民英雄,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林州百万人民学习的榜样。希望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重身体,多给年轻人讲解往昔的峥嵘岁月,多讲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革命和红旗渠精神永远传承下去。李成学的小儿子李文杰打开手机,把王书记给老人颁授纪念章的照片给笔者看,还有去年老人过生日时唱歌的视频。讲到抗美援朝时,老英雄很激动,说:“刚到朝鲜时,听说老美很厉害,心里还有点怵,干了几仗后,没那么害怕了,美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你害怕他,他就吓唬你,你不怕他,他就怕你。”说着说着,就唱起了“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报家乡……”声音虽有点嘶哑,却刚劲有力!孙子李斌介绍说,爷爷最喜欢唱的有三首歌:《东方红》、《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还有红旗渠歌曲《定叫山河换新装》。”“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每次讲过去的事,他都要掉泪,我们不忍心让父亲太伤感。“父亲的事迹,我都听过好多遍了,父亲每次讲,我都认真听,尽管内容都一样,但还是很愿意听!”李文杰动情地说。人们都羡慕英雄,可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英雄内心的孤独,那种常常使人身心疲惫的孤独呢?离开北小庄村时,已经六点多,太阳西斜,万道霞光铺在大地上,晚秋的红叶像篝火,像国旗,在红旗渠畔、太行山上燃烧、飘扬! —— The End—— 吕建周 笔名北方苍狼,70后,林州市合涧镇人,职业养蜂人。爱好文学。。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赞 (0) 相关推荐 河南:红旗渠 · 纪念馆(上) 红旗渠风景区由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点组成,在分水苑景点建有红旗渠纪念馆.纪念馆设有序厅.干涸历史.太行壮歌(上.下篇).今日红旗渠.亲切关怀等展厅和影视厅,陈列了修渠时的文物.布设了210幅珍 ... 《你的成就》| 震撼演讲:三问红旗渠 周恩来总理称这是新中国一大奇迹,外媒甚至评价: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徒手削平太行山1250座山头,在悬崖峭壁间凿出这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 ... 向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也知道河南林县红旗渠的故事,但是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并不了解河南济源的愚公渠建设情况.今天下午看了大型纪录片<激情岁月树丰碑>才知道,济源的引泌渠(又称愚公渠)的建 ... 红旗渠青年洞的艰苦岁月 ■程天山 我曾十多次登上红旗渠险要工程--青年洞,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国家5A级景区,更重要的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父亲程德本曾在那里奋战14个月,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修渠故事. 那时候我还小,但却 ... 随笔||红旗渠 红旗渠 今天,从安阳来到林州,欢快地行驶在林州红旗渠大道上,直奔"人工天河"--红旗渠而去. 林州,就是过去的林县,1994年由林县设立林州市. 林州,被太行山四周合围:西侧是城墙 ... 散文《母亲是修渠工地上的女营长》谢军香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我的母亲叫魏林恩,1937年7月出生,1958年1月入党,姚村镇东张村人,1956年和我父亲结婚后来到了姚 ... 我的父亲:“编外”修渠人【黄霞】 在一次大扫除时,我发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破黄布兜,灰尘和污垢盖住了它原本的色彩,像是发霉已久了.正要丢弃的时候,父亲正好看见了,如同看见曾经的老朋友,很是不舍. 老物件打开了父亲的记忆之门.摸 ... 【征文】吕建周丨 测出红旗渠的“水平仪” —记红旗渠建设勘测队队长李天德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测出红旗渠的"水平仪" --记红旗渠建设勘测队队长李天德 □ 吕建周 / 文 1959年夏,林县(今林州市)遇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大旱,流经林县境内的淇.淅两条 ... 【在人间】吕建周丨天下最苦是老师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天下最苦是老师 □ 吕建周 / 文 我骨子里总认为老师都是自以为是.冷酷无情的人,主要原因是时不时在网上看到老师虐待学生.上课不讲重点.课后收取学生高额补课费的新闻和视频,无 ... 【美文荐读】吕建周丨槐花情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槐花情 □ 吕建周 / 文 洋槐,原产于北美洲,后引进我国,故称"洋"槐.它是多年生落叶乔木,浑身长满短刺,故又称"刺"槐. 洋槐树有 ... 【小小说】吕建周丨婶娘(一)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婶娘(一) □ 吕建周 / 文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错综复杂的事.藕断丝连的情,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而有些却刻在心头,影响一生-- -- ... 【小小说】吕建周丨婶娘(二)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婶娘(二) □ 吕建周 / 文 心烦意乱的刘天鹏起床后,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脑海里全是婶婶的身影.他对这个婶婶,是又爱又恨又怕.他爱这个婶婶,婶婶给了他母亲般的关怀,供他读书. ... 【小小说】吕建周丨婶娘(三)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婶娘(三) □ 吕建周 / 文 刘天鹏的手机响了,是爱人打的:"天鹏啊,你快点带上儿子回来吧,妈病得很重!" 当刘天鹏的儿子刘超听到奶奶病 ... 【小小说】吕建周丨婶娘(四)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婶娘(四) □ 吕建周 / 文 老槐树依然矗立在村口,坚强地伸展着她的枝干.老槐树老了,即使再努力再有活力,也难掩岁月留下的痕迹,难掩那老态龙钟,满树的黄叶,黄得雄伟,黄 ... 【征文】李长生 王存法丨红旗渠上老连长王万仓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红旗渠上老连长王万仓 □ 李长生 王存法 / 文 往事悠悠,总是有些事情使人终身难忘,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只要围坐在一起,总爱话说当年.因为那个年代有着他们那一代人不平凡的经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周永胜丨诗歌 /诗歌集锦 作者简介 周永胜:山西五台人,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工作.喜欢小说,散文,诗歌,爱看电影,爱旅游,爱摄影.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太原市作家协会.太原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诗歌集锦 作者:周永胜 三代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