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大脑的错觉,这些智慧希望你也能拥有

前言:人生痛苦难免,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出生命的意义。

佛教中有“人生八苦”之说,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以及五蕴炽盛苦,而导致这八苦的则是“人生五毒”,即贪嗔痴慢疑。不止宗教信仰中认为人生的底色是“痛苦”,哲学界的各种观点也有不谋而合之处,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曾言:“我们每个人是被抛弃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而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生活在这个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复杂世界,我们每个人除了要承受生存的压力,为了衣食住行而奔波劳碌,还要面对自己内在的心理冲突,难免会有焦虑、恐惧、忧郁等负面情绪,更有深层次的孤独感、无意义感等痛苦感受不时降临心头。心理痛苦作为一种常见而普遍的情绪与感受,它不同于生理上的痛苦,它有着自身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表现形式以及意义所在。人是趋利避害、追求快乐的动物,这是人类的生物性决定的,但人还具有社会性,我们不得不需要面对这个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社会,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二元对立便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痛苦。

村上春树曾说过:“痛苦不可避免,但磨难可以选择。”磨难带给我们痛苦,但我们可以将这种痛苦进行“意义重建化”,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超越。作家史铁生 20 岁意外瘫痪,在轮椅上度过了一生,可他却将痛苦化为了创作的灵感和幸福的快感: “当生命以美的形式呈现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美国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阿伦·贝克研究认为,假定痛苦事件已经发生,这时在削弱和调节消极情绪的策略中,认知改变策略具有首要性。矫正患者的想法和信念系统,会带来情绪和行为上持久的改变。基于此,本文首先根据人的意志和心理需要特点来界定心理痛苦的内涵、类别,再从情绪认知理论的视角进一步探索心理痛苦的心理机制,并据此提出化解和干预心理痛苦的具体策略,从而提高与“自我接纳、自我决定、环境掌控、人生目标意义”息息相关的主观心理幸福感。

一、心理痛苦的内涵界定及其主要类别

根据英文维基百科全书上的解释,心理痛苦是指一种源自于心理而非生理上的不舒服的感觉或痛楚。本文主要从人的生命意志和心理需要视角对心理痛苦的内涵进行如下界定: 心理痛苦是指因人的生命意志和心理需要受阻、原有价值丧失、自由意志被侵害剥夺、需要匮乏而引起的内心秩序被扰乱,精神熵( 精神紊乱度) 增加,内心焦虑、无助、绝望所致的心理抑郁、不舒服以及痛楚的心理状态。本文根据上述人的“生命意志和心理需要”呈现出的“受阻、丧失、侵害剥夺、匮乏”四种形态,将心理痛苦划分为“需要受阻型、价值丧失型、意志侵害型和需要匮乏型”四种类型。

1.需要受阻型

这是人们遭遇到的最常见心理痛苦类型,如同佛学里所说的因人的“贪欲”而引起的“求不得”之苦。这种心理痛苦是个体感知到的自我理想和实际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感状态,是个体维护自身整体性和社会统一性的心理倾向被打破后的一种负面心理状态。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普通人常常遇到的基本生存安全需要受阻所产生的“一般世俗痛苦”; 二是社会精英遇到的自我实现需要“受挫”所致的“成长痛苦”; 三是一些堪称杰出的英雄人物常遭遇到的精神“超越性需要”“受阻”所致的“精神痛苦”。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德国哲学家尼采,闯入思想禁区,疾呼“重估一切价值! ”而不被世人理解时,孤独、痛苦便将他的生命击倒了。正如尼采自己所言: “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2.价值丧失型

这里指人们拥有的、自己喜爱的有价值的东西意外丧失后产生的“心痛”或“心碎”的负面情绪状态。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心理痛苦源于个体对其丧失的东西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价值丧失型”心理痛苦较为严重的当属“创伤事件”,实质上是一种对自我发生的消极变化的感知。这类心理痛苦多是不可抗的外力,以及自身的心理素质不足以应对使然,而不是被人为强行的剥夺所致。“价值丧失型”心理痛苦的程度与丧失物的价值高低和个人的珍爱程度成正比。

3.意志侵害型

这种类型的痛苦是指人原本享有和珍视的价值实物被强行剥夺、损害,或者精神上的自由意志被人为扭曲、否定、剥夺导致的冤屈、无助所形成的痛苦负面情绪心理体验。“意志侵害型”心理痛苦根据被剥夺侵害的内容、性质和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般性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心理痛苦,如财物被抢,遭遇嘲讽、嫉妒、欺骗、侮辱、无故解雇等。二是部分有良知、富有正义感、不懈追求真理、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人遭到不公正的异化力量所致的心理痛苦。如一些科学家为了传播真理、捍卫科学,遭遇到不公正待遇等造成的心理痛苦。“意志侵害型”心理痛苦往往与个体思想意识、自由意志的深度、强度、高度成正比。较为典型的如殉道者布鲁诺所遭遇的“意志侵害型”痛苦,虽然他为捍卫科学真理而献身,但其却散发着崇高的悲剧美学光芒。

4.需要匮乏型

主要是指个体因为缺乏生命意义和内在动机心理需要所致的思想意识失序,精神熵不断增加,进而引发心理空虚、无助、抑郁直至痛苦的消极心理状态。这又可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生命意义匮乏型。是指个体缺少生活目标、找不到人生方向、体验不到生命价值和意义所致的心理痛苦。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认为,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其主要动机。这种生命的意义是独特的,并且只能由特定的人来完成。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言,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可以忍受一切。二是内在动机匮乏型。这是指个体的生命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动机,而不是基于兴趣、好奇心、使命感等内在动机,因此即使取得了外部世俗的成就也会引发内心空虚、无助、抑郁所致的心理痛苦。研究表明,内在动机不仅有助于个体创造力的激发、工作绩效的提升,而且能使个体经历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一种忘我的幸福感。外在动机则难以为人们持续提供生命动力,久而久之,在人们学习、工作和成长的过程中,一些原本所具有的、超越世俗功利的兴趣、求知欲、形而上的精神品味等就会陷入匮乏状态,从而引发心理问题。生命意义和内在动机属于人的超越性心理需要,二者互为因果、交互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二、心理痛苦生成的心理机制

情绪是一种对所发生的特定刺激的功能性反应。心理痛苦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情绪有其独特的生理基础和心理过程,美国认知疗法研究者博恩斯认为,人的痛苦情绪均源自于扭曲的消极思想,并且认为存在 10 大认知扭曲的具体思维形式。鉴于人的认知模式对心理痛苦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情绪认知理论以及认知误导的视角探究心理痛苦生成的心理机制。

美国应用心理学家 Ellis 认为,乐观的人主要运用理性信念思考各种问题,悲观的人则相反。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负性事件如“考试失败( 需求受阻) 、失恋被弃( 价值丧失) 、恶言中伤( 意志侵害) 和空虚无助( 需要匮乏) ”等导致的心理痛苦,起始情绪反应会受到生理机制的影响,但后来持续的心理痛苦的发酵实质上都是认知误导机制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引发心理痛苦的认知误导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理性绝对化信念的误导。这是指一种过分情绪化的、缺少科学理性、极端、偏执、单向度的、非逻辑、绝对化的认知方式,具有攻击性和自我伤害性的信念。这种信念常常会误导人们产生心理痛苦情绪。根据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理论分析可知,非理性的绝对化信念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要求的绝对化。即个体在“自我成长、与他人关系和生活环境”三方面必须如己所愿,一旦“需要受阻”就会导致心理痛苦。

②推论过度化。这是指人们在对负性事件进行评价时,往往把个别的痛苦事件当作某种普遍模式的证据,以偏概全,过度推论,乱贴标签。比如,员工被企业主一次恶意解雇,就过度推论为“当老板的没一个好人”,从而误导人们产生心理痛苦情绪。

③后果恐怖化。这是指人们遭遇某一负性事件后便非理性地夸大糟糕程度,认为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如一次车祸,身体局部残疾就认为一生都被毁掉了。

④忍受夸大化。个体遭遇负性事件后,将自己的不幸以及痛苦程度过分夸大,认为是自己无法忍受的一种状态。如年轻人失恋,常常有人就觉得“太痛苦了! 我要疯了! ”,有的人甚至因为这种误导性认知竟然要愚蠢自杀或报复对方。

⑤事实抗拒化。人们对已经遭遇和发生的负性事件,固执地非理性拒绝承认与接纳。如天灾人祸、上当受骗等,总是习惯性地抗拒事实,不断反问“这是为什么? 我怎么这么倒霉,遇到了这种事?”既然已发生的事件无法改变,越拒绝接纳,心理就会越痛苦。

2. 自动负面思维偏好的误导。认知疗法学者朱迪·贝克认为,个体对情境的解释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这些解释常常以自动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个体的认知模式,在“情境事件—情绪、行为反应”中间的心理机制就是人的“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是一连串的想法、思想流。心理学家还发现,人们对坏事的反应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并且那些经常以负面思维看待自己、世界与未来的人,其涌入脑海的负面思维具有自动性、随意性,不受个人理性和意志的控制,长此以往,这类人更容易受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困扰。自动负面思维认知扭曲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是“无能类”,如“我没用、不能胜任、没力量”等;

二是“不可爱类”,如“我不讨人喜欢、丑陋、有缺陷”等;

三是“无价值类”,如“我毫无价值、是个废物、我不配活”等。

3. 悲观解释风格的误导。“悲观解释风格”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习得性无助的成因提出来的。塞利格曼研究发现,悲观解释风格是造成负性情绪和身体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悲观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在遭遇负性事件时会在“时间、空间和人格”三个维度上进行自我伤害式的归因,即认为负性事件的影响是“永久的、普遍的,由自身人格特质决定的”。例如,面对负性事件“考试失败”,有人会习惯性地作悲观解释,认为自己一直都是这样( 永久性) 、干什么都不行( 普遍性) 、脑子笨智力差( 人格化) 。塞利格曼研究表明,悲观解释风格会导致以下后果: 容易抑郁、无法发挥潜能、免疫机能下降影响健康、生活灰暗等。

三、心理痛苦认知重评调节干预策略

为了提高个人主观幸福感,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通过改变对负性事件的扭曲认知来最大化降低痛苦的体验,本文主要通过“认知重评”的视角来看待负性事件并对其进行“意义重建”,以更理性、更适应性、更智慧的方式调节和化解痛苦的体验进而提升幸福感。

1.正性重评。正性重评是指关注负面事件中隐含的积极因素,亦即“意义发现”,人们在遭遇负面情绪事件时,往往会无意识陷入“负性思维”或“灾难化思维”中,我们需要将这种无意识转变成有意识的“正面思维”,所谓正面思维,就是无条件地选择性注意正面信息对自身遭遇到的事件进行描述、解释、分析,发现有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积极因子。正面思维对心理痛苦的调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观”:

①失得祸福观。主要是针对“价值丧失型”痛苦而言,一旦“失去”某物和“灾祸”发生时,个体要学会抑制自动化负面思维,对情绪事件进行正性重评“正面思维”,即主动发现和注意其中隐藏的“收益”与“好处”,如老子所言“祸之福之所依”以及谚语“塞公失马,焉知非福”、“吃亏是福”等。

②挫败成长观。这主要是针对“需要受阻和匮乏型”心理痛苦而言,当人面对失败而一筹莫展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而苦闷无奈时,要学会正面思维,将各种形式的挫折与失败当作成长的突破口,看作是激发自己潜能的试金石,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与经验,从容面对未来的一切压力,永远记住一句话,“逆境是磨炼一个人道德与精神的利器。”

③伤害宽恕观。宽恕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当受害者受到不公正的伤害时,能够消除对侵犯者的愤怒和憎恨,呈现出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并以同情、仁慈和爱的方式来对待他( 她) 的过程。其主要是针对“意志侵害型”痛苦而言,当我们的尊严遭遇到伤害时,我们除了理性“公正”对待外, 还要学会将“恨”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理解、包容、慈悲、宽恕与爱”。研究表明,宽恕有助于被冒犯者从痛苦情绪中恢复过来,能够提升积极的情绪,降低愤怒、抑郁、焦虑等情绪。

2.乐观重评。当我们遭遇负性事件时,比如,当我们“比赛失利( 需要受阻) ”、“企业破产( 价值丧失) ”、“生活空虚无意义( 匮乏) ”以及“朋友骗钱( 侵害型) ”等心理痛苦时,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思维风格去解释上述负性事件,在时间维度上应看成是“暂时的”; 在空间维度上应看成是“特殊、偶然的”,而不是什么事情都是如此不幸; 在人格维度上应看成是“并不是自己的愚蠢或人格缺陷所致,而是运气不好,人心难测”等造成。乐观解释风格不仅可以让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还能抵抗无助、失败等带来的抑郁情绪,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3.理性信念重评。化解心理痛苦就要从对非理性信念的认知入手,主要针对前文提到的五个非理性信念逐一进行认知矫正:

①要求相对化。即要认识到个人成长追求受挫、工作生活环境未能如愿等心理需要受阻是极为正常的,即使失败也是生命本应可能经历的,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从而无条件地接纳并平和地面对它。

②推论合理化。即对遇到的负性事件客观理性地看待、推理,不贴标签,不以偏概全。比如,虽然有一次被人欺骗,但要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值得信任的”。

③后果“正常化”。凡事皆有因果,我们遭遇的每一个负性事件,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是意外的,其实放在整个人类社会、自然法则、宇宙天体运行的背景下来观照,诸如地震、海啸、车祸、疾病等都有一定规律可循。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称之为后果“正常化”。这样就会大大缓解我们的心理痛苦。

④ 忍受适应化。当我们遭遇负性事件所致的心理痛苦来袭时,要增强自己的挫折与痛苦容忍度,“相信时间是最好的疗愈者。”要学会将眼光放在更高层次、更远距离的角度看待发生在当下的问题。

⑤事实接纳化。就是无条件地对已经发生的任何心理痛苦事件,以不批判、不抗拒的态度,平和、全然地接纳它,同时积极筹划明天该如何开始新的生活。正如从事身心灵研究的张德芬所言:“生活留给我这样一个巨大的创伤,而我不会继续在上面撒盐。我会努力让伤口好好愈合,使自己的情绪和心灵恢复健康。”

上述认知重评调节干预心理痛苦的策略,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根据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模型可知,刺激事件 A( Adversities) →认知评价 B( Beliefs) →情绪 C( Consequence) 。要化解心理痛苦就要学会用D( Disputation) 反驳不当的认知 B ( Beliefs) ,使其转变成合理、高级的认知 B’,从而将原来可能产生的心理痛苦情绪及后果 C 转变成具有积极情绪的后果 C’,即: A→B’→C’。这意味着,个体认知重评如果具有较高的知识、能力、境界、智慧来构成 B’,所生成的 C’中积极情绪就会增加,心理痛苦便会降低,幸福感才会不断提升。当然,如何才能拥有较高的认知智慧 B’,需要人们进行长期的学习、修炼和累积。

上述认知调节心理痛苦情绪的理论模型见图示:

结语:将痛苦“意义重建”,是我们一辈子要做的功课,也是我们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负性事件导致的心理痛苦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是有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人,尽管有古训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我们在面对痛苦失意时依然有选择相信积极正面信念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谁也抢夺不去;我们依然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雨雷电,宠辱不惊。那么,也就能像苏东坡那样即使一生不断遭遇坎坷和痛苦,也能把它酿成酒、化为诗: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