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记忆力天赋的笨办法,长达4年亲子实践,效果出乎你的意料

作者|汨罗江上一叶舟

笨办法往往最有效,但多数聪明人对它不削一顾。聪明人总是认为一定会有更快、更省事的办法。人生没有成功的捷径,只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一个长达四年,关于后天天赋训练的自我实践观察。

最近四岁半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朱子治家格言》,在孩子的学习打卡作业群中,我发现不少比我儿子大1-6个月不等的孩子,甚至大1年的孩子,在背诵这首格言时出现了三种情况:

  • 一是遗忘、断片,需要家长提示;
  • 二是多数孩子只背诵三分之一,不能完整地背全整首格言;
  • 二是少数几个孩子能完整地把格言背诵下来,但语言缺乏连贯性,念起来磕磕绊绊,过程中会出现几次停顿卡壳,而且咬字发音不清晰。

作为同一个老师授课,且是晚一个月入学的孩子,到家后我也没有对孩子进行额外的“加餐式”的学习,除了2处文字读错外,其它内容他都能完整、顺畅、清晰地背诵出来。

观察了几次群里二十几个孩子不同的表现,在排除孩子先天大脑发育有快慢的因素下,起码从现阶段来说,我不由得感叹:记忆力这东西,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人和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

但几天后,这个问题经过大脑不断地深度思考后,我又自我否定了自己一半的观点。从先天遗传的角度来说,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从后天环境的角度来说,更是一种刻意练习的结果。

自孩子出生三月后,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轮流每天晚上抽出半个小时对孩子进行陪伴朗读,只有在他发烧生病的时候才会停止这项工作。平常即使工作再累也会去坚持,偶尔实在想偷一次懒都难,孩子会说还没念书呢,念完书再睡觉,看着他那可怜兮兮的样子,不忍心掐断了他的热情,只好硬撑着睡意,陪伴一起朗读,然后他才心满意足地躺下来睡觉。四年多坚持下来,孩子在语言这方面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比较突出,记忆力只是其中附属的一项能力。四岁半,淘气宝宝背诵《朱子治家格言》

这一结果得益于孩子一出生时,我就接受了导师的专业指导。他告诉我:智商存在天赋的差距,有不确定性,但可以通过早期大量的朗读来提高孩子理解力,这样孩子的智力水平也不会差到哪去。

理解力有多重要?

事实上,多数理科成绩好的孩子,语文、英语都不会差到哪儿去,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验证一个人无论学习什么,首当其中的理解力,只有理解力占有优势,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显然,导师说的理解力“包罗万象',更准确地说,陪伴阅读就像打开了一个智能的“潘多拉的魔盒”。比如,陪伴阅读会伴随亲子交流互动,疑问解答,肢体游戏,成人自我成长等等,可以解决一系列亲子教育中带来的问题,达成“以一敌十”的效果。换句话说,陪伴阅读是最好的投资杠杆,可以给你带来放大若干倍,甚至几十倍的投资效应。

回到记忆这个话题点上,有句话说:万千智慧,始于记忆。

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出天赋的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脑前额叶皮层人类大脑高级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堪称人脑的“中央处理器”。从功能上来说,前额叶皮层负责人脑的高级智力活动,是人类思想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参与记忆形成、短期储存以及调取功能、语言功能、认知能力、行为决策、情绪的调节等功能。

就像锻炼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一样,你从原来跑50米都喘到可以轻而易举地跑200米,记忆也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提高记忆力的粘性(记得牢)和容量(记得多)。

通过输入信息(视觉+听觉的朗读)“刺激”语言神经的活动(发育或说是再生),可以提升前额叶“中央处理器”的运行效率,让记忆力粘性和容量也获得相对应的“水涨船高”的提升

但成年人要想提升记忆力,主要依靠记忆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但对提升原始(自身的底子)记忆力的黏性和容量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比如,同样去记一篇陌生的内容,记忆力好的人,看完可以记住50%,记忆力差的人只记住了25%,而且这25%的内容还未必比记住50%的人,能记得更牢,遗忘的速度更慢,只能借助记忆方法来提升记忆效率。除非愿意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通过长期大量朗读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值。

所以,要想提升大脑“后天记忆力天赋”的优势,最好是从幼儿开始训练。众多周知,孩子大脑的可塑性远比成人相对固化的大脑要强上一百倍。

记忆力要抓住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大脑发育有三大黄金阶段:

第一阶段:怀孕3~6个月

这是大脑“野蛮生长”的第一阶段,脑细胞以每分钟25万个的速度快速增长增加。这一阶段主要完成50%~60%的大脑发育,是三大黄金期,最顶峰的阶段。大脑智力水平在这个阶段因遗传或变异悄无声息地拉开天赋上的差距。

第二阶段:产后6个月~3岁

这个阶段大脑脑神经细胞体还在不断地增大,脑神经细胞迅速分裂和增殖,组成身体传送信息的神经通道,影响着宝宝的大脑神经信息的传递功能,在这个阶段会完成大脑80%~90%的大脑发育

第三阶段:3岁~6岁之间

这是最后一个大脑发育黄金期,剩下的10%~20%的脑部发育都将在此阶段进行冲刺,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这个阶段完成后,孩子的智力基本达到成人水平。

脑细胞发育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小儿刚出生时,脑的重量仅有350-400克,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此时,虽说在外形上已具备了成人脑的形状,也具备了成人脑的基本结构,但在功能上还远远差于成人。所以,小儿刚生下来时,不会说话、不会自主活动,这些能力需要在日后脑发育的基础上才能逐渐具备。

到了1岁时,脑的重量达到了出生时的两倍,达成人脑重的50%,2岁时为成人脑重的75%。

从脑重量增长的速度可以看出,显然在最初的1-2年内脑发育是最快的,所以,也可以这么说,小儿出生后头1-2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期。

所谓关键期,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小儿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经验,错过这个时期就不能获得或达到最好的水平。

但这数据就具体的时间节点而言得因人而异,其中最大的变化因素是随着现在孩子营养水平的提高,孩子大脑整体发育的速度较快,时间也向前推移了很多。

在我一点零星的印象里,自己四五岁时还是“呆呆的”,而现在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能“上天了”,和家长开展论辩赛。

所以,排除天生智力发育不可控的因素,就我个体实操反馈的经验:

3月-2岁是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候。这个时期除了适量的运动,音乐等刺激,最能促进大脑发育的是进行陪伴阅读(朗读),通过大量信息的输入刺激大脑额叶的活跃度和灵敏度,使得大脑前额叶这个“中央处理器”不断在信息的输入刺激下,对记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等人脑最高级的智能活动进行迭代完善,升级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水平,从而使大脑发育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记忆力这方面自然也会比较占有巨大的优势。

提升后天记忆力天赋的训练方法

针对2岁前大脑发育这个阶段的记忆力训练,主要是做到这3点:

1、通过朗读刺激大脑发育

从易到难,从一首简单的诗歌、儿歌到一个相对复杂的故事、诗歌,根据孩子成长推进的周期进行陪伴阅读。尤其是在3-6月期间,可以模仿不同的声调,包括学猫、学狗,鸟叫等各种声音逗孩子哈哈笑,刺激大脑前额叶及语言神经系统的发育。

2、不断重复朗读,形成大脑记忆

这个道理很简单,这里赘述。但有一个关键点必须特别强调: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可以针对他喜欢的、篇幅较长的故事进行朗诵,这个阶段非常关键,但也是个难点。之所以关键,是因为较长的故事可以开发孩子记忆容积(记得多)的潜力;之所以难,是因为家长会觉得反复朗读一个故事很乏味,很枯燥,缺乏新鲜感,审美疲劳,恨不得换一个故事给孩子念,但就孩子而言,他对故事的保鲜期会保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所以不要随意去更换故事,除非孩子自己提出要求。

3、坚持,耐心,如此循环反复

坚持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信念。坚持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会在一定的时候呈现美好的结果,所以你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坚持做一件事,你又怎么能指望孩子能坚持做一件事呢?尤其是阅读,你不爱读书,孩子多半也没有阅读的习惯,你指望他是个天生爱学习的孩子,这样的概率和“中五百彩票”有什么区别。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爸爸念书,别工作了!坚持给孩子陪伴朗读,父母早做,孩子早受益》

熬过这2年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孩子基本可以养成阅读的习惯。但不意味着你可以松懈下来,指望孩子以后会比一般人出色,就像“伤仲永”给我们的启示:再好的天赋不重视后天的学习,最终结果也和平常人一样了。

习惯的力量远大于天赋,习惯是一项长跑运动。孩子成长的路上还存在各种叛逆期和不确定的因素,唯独阅读的习惯不能丢。陪伴阅读的习惯要一直坚持下去,直至让孩子自我意识到从知识的汲取中能享受那种身心灵的愉悦,孩子才会真正爱上阅读,走向自我学习成长的轨迹;同时引导他反馈到实践中,这样才能最终帮助孩子获得一个让他自己终身受益的“心智成长”模式。

结束语

胡适说过:“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好习惯是父母养成的!你偷过的懒,都成了你的遗憾,时间会一点点“变本加厉”来惩罚你和你孩子。

陪伴阅读不仅是为培养孩子的习惯,更重的是自我修行,以身作则,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积极乐观的方式去看待世界,解读世界,理解运作的方式,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个知识型、智力型的社会,培养一个头脑健全的孩子,与之社会相和谐发展的人。

精英都是方法控、实干家!
圈主:汨罗江上一叶舟
185成员
进入圈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