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特点的研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特点的研究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宣磊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型分类的特点,分析各证型的分布及其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为PSS中医辨证指标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证候分类标准,以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诊治的200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用SPSS18.0版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统计各证候分型的分布及其与病程、系统损害情况、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活动性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等相关数据的关系。客观分析PSS中医证型的特点,并对各证型病情轻重程度进行评价。

[结果] 1.200例患者中医证候共分为17个证型,其中单证5型(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湿热证、阳虚证);证候相兼的复合证型有三类,其中两证相兼共7型;三证相兼3型;四证相兼型2型。 2.单证占患者总例数32%、复合证型占总数53%,以复合证型为主。

证候分型出现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阴虚血瘀证34例(17%)>气虚证30例(15%)>气阴两虚证26例(13%)>阴虚证15例(7.5%)>气虚血瘀证14例(7%)>血瘀证12例(6%)>其他证型。

复合证型以两证相兼型为主,出现频数由多至少:

阴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湿热血瘀证>阴虚湿热证、气虚湿热证>气虚血虚证。因其他证候类型中如湿热血瘀证、阴虚湿热证等,均因例数<10例,未列入排序中。 3.200例中存在至少一个系统受累100例(50%);其中存在一个系统受累者78例(占存在系统受累者78%),51-60岁组最多见,30岁以下组例数最少。肺部和肾脏受累在51-60岁组明显增多,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 4.在不同年龄和病程组患者中医证型复杂程度无差异(p>0.05)。证型复杂程度不同,系统受累部位多少无差异(p>0.05)。 5.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和年龄呈正相关,r=0.213、p=0.003,随年龄增加,评分增加,病情逐渐加重。评分和病程呈正相关,r=0.168、p=0.017,随病程延长,评分越高,病情越重。 6.证型复杂程度高的患者与证型复杂程度简单的患者比较,中医症状体征评分高,病情重(P<0.05)。 7.两系统受累者中医症状体征评分较单一系统受累者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8.气虚血瘀证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最高,气虚证评分最低。气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与气虚证比较,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气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比较,评分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9.气虚血瘀证血沉值最高,与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比较血沉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 1.PSS中医证型以复合证型为主,两证相兼型为多,其中阴虚血瘀证最多。

2.PSS常合并出现系统受累表现,系统受累部位多者较受累部位少者中医症状体征评分高,病情重。 3.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和年龄及病程呈正相关,随年龄增加和病程延长,评分增加,病情逐渐加重。 4.证型复杂程度高者中医症状体征评分高,病情重。 5.在中医病情评价中气虚血瘀证最重。

机 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

领 域:

中医学;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中医证候分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