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上来对亲人拳脚相向,窝里横的“暴脾气”怎么管教

孩子在家非常横,一不满意了,就发脾气,厉害起来还要用脚踢我,踢爷爷奶奶,这可怎么管教?
收到这条求助,我第一反应就想说,你们不是一个人,小D也会这样,3、4岁的时候是最严重的情况。
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引导?
不少朋友可能会说,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但同时共情他的情绪,等待他的平静。然后再复盘,回顾刚刚发生了什么,以后遇到会怎样?
对吗?非常正确,这也是我过去这几年一直在学习的,尤其是其中细微的执行细节。比如真共情和假共情,比如如何真正地进行介入干预,等等。
但本着“不重复自己”的精神,我今天想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说这件事。
1
ABC记录法
对于爱踢人的孩子,如果追问一个问题,孩子是每次发脾气都踢人吗?每次都是踢家里所有人吗?
基本上大概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一直在踢人,但如果冷静下来好好回想,答案大都是否定的,孩子是选择性踢人。
小D当年就是这样,当时就我和先生两个人带她,她最经常的是踢我,但也不是每一次发脾气都会踢我。
基本上是我也开始有一点点火气了,她就会变本加厉,然后怒气实在太大,就开始踢我了。
但说实话,当时如果你问我,我也是回答不上来的。我基本上就会觉得,她就是一直踢人,踢所有人。
这很正常的,我们的记忆会有偏差也会有主观臆断,而我们却总是在根据这些“错误”的信息来进行看似“理智”的决策。

我后来就使用了一个很多老师会用的方法,ABC记录法。

  • A(Antecedent):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 B(Behavior):孩子当时在干吗?

  • C(Consequence):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光记录当时发生的情况,而是要有前因后果。当然有时A和C并不是同时都会存在,所以大家可以灵活运用。

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 普通记录:小D今天发脾气又踢我了。

  • ABC记录:小D今天想尝试一个人拿装满水的杯子给我,我在旁边提醒了一句,小心点。结果走半路,水散出来一点了,我和她说没事的,她就一下子发脾气了。我过去尝试帮助她把地上的水擦干,她反而脾气越来越大,最后用脚踢在一旁擦水的我。

从普通记录里,我们是得不到任何线索该怎么办。我们只能“机械”地使用那些育儿方法,制止-共情-冷静-复盘。

但从ABC记录里,我看到的却是,小D看似是对着我发脾气,还踢我了,但她其实是对自己的“无能”而愤怒。

有了这一份觉察后,我本来被她行为点燃的“炸毛”,一下子柔软了下来。

后面的处理方法,的确也使用了共情和冷静,但最后的“复盘”,我不再只是机械教育她说,下次再遇到可以怎么做;踢人是不对的。

我做的就是带着她一起来来回回拿着装满水的水杯在客厅里面走,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我尽量多帮助她成功。最后她自己真的做到了。

你们知道吗?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小D自己扑到我怀里和我说,妈妈对不起,我又发火了。妈妈,我爱你。

再来举个例子。

  • 普通记录:孩子一不满意就踢奶奶,我怎么教育他都不改,当场制止,他仍然会踢。

  • ABC记录:今天孩子要喝牛奶,我和奶奶都在家。奶奶准备起身给孩子倒牛奶,被我制止了。我告诉他马上就吃晚饭了,晚饭后再吃。结果孩子就发脾气了,奶奶想要去倒牛奶,被我制止了;奶奶要去安慰孙子,结果孩子反而对着奶奶乱踢,把我气坏了。

从普通记录里,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不懂事,不尊重老人的孩子。我们能教育的,就是强化尊重的概念,强化孩子行为规范。

但从ABC记录里,我看到的却是这个一家三代人的“力量角逐”。孩子希望掌控,却被妈妈削弱了,而他的联盟奶奶也没有能力援助他。

于是,他把自己所有的“失控感”怪罪到了奶奶身上。

如果妈妈有了这份觉察,也许处理的方式就会不同。每个家庭不一样,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家,我做的就会有几件事了。

当下,强调奶奶的不开心不喜欢的状态,而不是先急着教育孩子本身。

孩子这样的行为背后说明了奶奶和他是“盟友”,那么最好的教育反而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盟友”。

晚饭后,可以让奶奶给孩子倒牛奶,奶奶也进行一次复盘,告诉孩子,为什么刚才不给他喝牛奶。

这是最好的复盘,让孩子看到,“盟友”也是有自己原则的。

事后,妈妈的复盘,会结合奶奶被“伤害”的状态,和孩子的表现一起说。

那么孩子就能明白,不只是妈妈“针对”他,而是妈妈在乎孩子的快乐,那快乐的两个要义,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快乐,让自己的身体快乐。

(当然,这些只是举例让大家理解,怎么运用ABC记录法。大家别把关注点放在,我家老人“偏袒”孩子这些话题上了;又或者开始争论,为啥牛奶都不给孩子喝)。

举例是为了理解概念,最终养娃还是每个家庭的,别把讨论失焦,一篇文章我们只讨论一件事。

2
所有反应都是环境的产物
不知道大家读到这里有什么感悟,至少当年的我是醍醐灌顶的感觉。
最开头提到的大家熟知的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它是基于孩子为对象,来分析研究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动机,通过解读动机,来找到如何引导的解决方案。
而我今天分享的解题思路是依托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它会假定,不能孤立地看孩子所出现的问题,而是需要结合孩子所处的环境来分析他们的行为和动机。
换句话说,如果环境改变了,也许孩子的行为也会不同。每个人的反应,都是环境的产物。
一样是孩子要牛奶喝,也许今天奶奶不在,孩子也就不那么执着了,不喝就不喝了;又或者今天妈妈工作蛮顺心,拒绝的时候挺有技巧,孩子也许也不发脾气了。
这些可能性都是会存在的。
写到这里,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或者社会心理学,除非你自己真的感兴趣,不然真没有必要。
但这是我写推送的意义所在,我每次都会强调解题思路,就是希望提供大家更多面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问题还是老问题,但多了一些解题方法后,我们自己就不容易陷入牛角尖。
哪怕并不是每次都能解决,但因为多了一些方法,我们自己也就有了底气说,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大J叨叨叨

非常感谢你们所有人参与或者转发了昨天的早产儿日义卖,我们会尽快统计销量进行公示的,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对于早产儿家庭的支持和关爱这件事,还会继续。

我昨天去北京参加了“关爱中国早产儿健康成长”发展论坛,早上7点的高铁,今天又要往家赶了。其实挺累的,但我想加入。

“关爱早产儿家庭”这句话里,一定要有早产儿父母们的声音,不管我有多少其他的标签,我一直是早产儿妈妈。谢谢你们所有人~

说实话,第一次在这样的“大场面”说的特别“正经”,我还是很紧张的,哈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