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战场,我们也上(一百四十九)——热敏灸技术发明人陈日新教授
3月10日,新冠肺炎患者陈某从省中医院抚生院区治愈出院,他是该院最后一名住院患者。由此,省中医院抚生院区实现了住院患者“清零”。数据显示,自2月10日被确定为省级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后,抚生院区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9人,最终治愈出院28人,按要求转院1人。所有患者均采用了热敏灸治疗,有效率100%。正因为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月27日,作为我省唯一受邀的中医团队,省中医院热敏灸治疗组黄仙保、邱祺两名专家受邀驰援湖北省蕲春县。
热敏灸抗疫为何成效明显?对此,最有发言权的当属热敏灸技术发明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陈日新。3月18日,记者采访了陈日新教授。
陈日新
疫情蔓延之初,不少中医工作者就尝试从中医维度介入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陈日新自然不例外。采集患者信息、分析证候特点,通过科学缜密的观察, 陈日新以最快速度掌握了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并制定了热敏灸防治方案。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湿毒疫病,病因以湿邪为主,早期病机是湿遏热伏,后期病机是湿毒伤阳。”结合30余年热敏灸疗病经验,陈日新及其团队认识到,“灸法自古以来就是防治疫病的有效方法,其芳香辟疫、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的效用正好对应了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
由此,独具特色的“一艾三用”预防方应运而生,该预防方被收录进2月3日发布的《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并在全省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何为“一艾三用”?顾名思义,即一根艾条三种用法。陈日新介绍,一是“闻艾香”,利用艾草的芳香药性宣发上焦,净化上呼吸道,提升免疫功能;二是“艾泡脚”,使用有艾绒药汁的热水,浸泡双脚,暖养下焦,以此排出体内寒湿之气;三是“施艾灸”,即点燃艾条,熏烤腹部中脘、神阙、关元等相关穴位,温运中焦,从而整体上达到温阳益气、芳香化湿、宣通三焦的功效。
热敏灸抗“疫”的独到之处,还体现在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上。相较于中医传统手段艾灸,同样以艾条为工具的热敏灸采用辨敏施灸,根据患者患病机体自身表达出来的需求灸量,实现气至病所。
2月13日开始,陈日新团队进入隔离病房,陆续取得患者的一手诊疗信息。他们敏锐地发现, 新冠肺炎患者相关穴位已发生热敏化,接受艾灸时患者会出现一些奇异的灸感现象,这说明患者非常适合热敏灸治疗,“人体有很强大的抗病机能,热敏灸就是通过刺激这些特殊的热灸穴位,把机体自我的防控机能调动起来,从而达到疗病目的。”
“隔离病房环境特殊,温度低湿度大,增加了热敏灸的操作难度。”陈日新说,在临床治疗中,治疗团队对施灸设备进行相应改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一对一”热敏灸治疗方案,施灸时间和穴位均因人而异,以求达到“透热、扩热、传热直至一身烘热”的最佳施灸效果。数据表明:热敏灸20分钟,患者艾灸得气率达52.4%;热敏灸1小时,患者艾灸得气率达100%。患者第1次、第2次、第3次热敏灸得气后胸闷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3.8%、16.7%、9.5%,低于热敏灸治疗前的50%。患者第1次、第2次、第3次热敏灸得气后纳差(指食量下降)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6.2%、19%、9.5%,低于热敏灸治疗前的57.1%。“热敏灸治疗后身体暖融融的,整个人从上到下很轻松,情绪、食欲也好转了。”60多岁的治愈患者熊某说,热敏灸显著改善了呼吸不畅、食欲差的状况。
记者手记
创新让中医药更有生命力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华夏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面对疫情,我们要立足于中医药的传统经验,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但传承不等于因循守旧,传承也需要创新。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唯有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让中医药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来源:江西日报 手机江西台 文明江西微信公众号
监制:刘文萍
编辑:李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