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运,中风之渐也。不同医家关于眩晕不同病症的论述

一、颈性眩晕

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中医学认为,眩晕即旋转不定,甚则晕倒。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外邪、肝风及体质虚弱有关。眩晕属肝所主,与肾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因素有关。《灵枢·大惑论》曰:“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元代朱丹溪则强调因痰致病,《丹溪治法心要·头眩》曰:“此症属痰者多,无痰则不能作眩。”明代张介宾则认为,本病以虚为主,《医学正传·眩运》言:“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淡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景岳全书·眩运》篇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指出眩晕的发病有痰湿及真水亏虚之分,治疗眩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症候,辨证治之。此外,《医学正传·眩运》记载:“眩运,中风之渐也。”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也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患有一定关系,所以治疗眩晕亦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症候辨证施治。

1.陈亦人认为,颈椎病变引起的脑动脉供血不足所致之眩晕,究其机理,多有瘀血内伏、经络痹阻之机存在,故在辨证基础上,从瘀论治,则眩晕自除矣。

2.张胜茂则认为,颈椎病中的椎动脉型与肾虚有关,因肾主骨生髓,“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又因颈项为足太阳经所过,“足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太阳主一身之表。“高巅之上,唯风可到”,这与“肾与膀胱相表里”也是符合的。

3.罗致强认为,颈性眩晕的发生属于本虚标实,以肝、脾、肾的虚损为本,以风、湿、寒、痰、瘀等邪实阻滞经络为标,肝肾不足是导致颈性眩晕的根本病因。

二、耳源性眩晕

1.刘献琳认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多为痰饮内蕴,肝风上扰。

2.朱进忠认为,耳源性眩晕多为风痰上扰,病久可为虚证。

3.张胜茂认为,耳性眩晕可见于迷路炎、美尼尔氏综合征,呈反复发作性,发作时头晕欲扑,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此病病理为内耳迷路水肿,此病根本病因为痰,根据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分为湿痰、火痰。

三、神经精神疾病所致眩晕

高尔鑫认为,由西医的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等引起的眩晕病的病机多见于忧郁失望、思虑过度等致七情所伤,阴虚阳亢;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化火生风,扰于脑窍;或因疲倦,或因思虑,或因情志,致气血阴阳亏损,肾精空虚,无以填精充脑;大病久病之后,气血大伤,营卫失和。辨证常分为6型,即阴虚肝旺型、心血虚型、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肝气郁结型和肾阳不足型。

四、慢性肾炎所致眩晕

时振声认为,慢性肾炎高血压仍然属于“眩晕”范畴,病机关键在于“升降反作”,当升者不升,清窍失养,该降者不降,清窍被扰,皆致眩晕。而脏腑的虚损、病邪的阻滞则是导致“升降反作”的病因,即“眩晕”的病机应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病机,直接病机是升降反作,间接病机是导致升降反作的病机,即脏腑的虚损和病邪阻滞。对于慢性肾炎高血压所导致的眩晕辨证可分为4型,即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气阴两虚、肝阳上亢型,脾肾气虚、水湿不化型,湿瘀互结型。慢性肾炎高血压所致之眩晕常兼有瘀血、湿热之邪,辨证时应注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