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慎吾讲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
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
226.水气病脉证
【原文】
师日: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讲义】
风水是内有水气,外感风邪。皮水是内有水气,皮受湿邪,邪均在外,属表,脉皆浮。治当从汗从散而解。正水水在上,石水水在下,邪俱在内,故脉均沉迟。治当从下从温而解。皮水腑肿,风水亦有之,石水腹满,正水亦有之,不言者,省文也。总之,风水、皮水皆在表,独风水恶风。正水、石水以喘证之有无为别。脉沉腹肿而喘,为正水,少腹肿,不喘,为石水。黄汗脉亦沉迟,与正水、石水水邪在内者无异,且皮毛湿盛,故身发热。热上炎而胸满头面肿,湿四溢,故四肢亦肿。湿热久蓄,成痈溃脓,势所必至,湿热内逼,汗出于外,其色故黄,又似黄疸。且本篇治黄汗两方,桂枝加黄芪汤亦治黄疸,盖黄汗病亦疸病之属矣。
227、风水脉证之一
【原文】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讲义】
风水之病,有风强者,有水盛者(水盛则见气强,气强不相和之象,非气盛也)。风脉必浮,水气病则因气郁不通,脉反见洪。若风邪胜于内水,则证见隐疹。现于肌内,风外束,气虚水不得出,其身必痒,名曰泄风,即今之风燥疮是也。日久不愈,则成痂癞,即疥、癣、疠、癞之类是也。若内水胜于风邪,则见水证,故曰气强则为水,症见难以俯仰,即今之支饮,喘不得卧也。若风与水气两强相击为病,则名风水,通身红肿,治以汗解,故曰汗出乃愈。汗出恶风者,为表阳虚,不恶风者以次二十字,注家有谓风,系他节文字错简于此。
228.风水脉证之二
【原文】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讲义】
宿食脉多滑数,里有水气脉多沉滑,就一般而论,有热属风,面目肿大为水,故曰风水。凡水肿从目窠头面起,而肿与尿闭同时俱进者,为肾脏炎之确征。时时咳却与肾脏无关,而颈脉动,时咳,为水已成之候。尤氏谓腹中气大而肢间气细,气大则按之随手而起,气细则按之窅而不起,其浮肿则一也。由此可见,凡四肢水肿,按之多不起。气虚者、机能衰弱者,按之亦多不起。
229.风水皮水黄汗辨
【原文】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汘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
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则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讲义】
尤氏云:太阳有寒,则脉紧骨疼,有湿则脉濡身重,有风则脉浮体酸,此其辨也。今得浮紧伤寒脉而骨节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即非伤寒,乃风水外胜也。风水在表而非里,故不渴,风固当汗,表水亦宜汗,故曰汗出即愈。然必气盛而实者,汗之乃愈。不然,则其表益虚,风水虽解而恶寒转增矣。故曰恶风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若其人渴而不恶寒者,则非病风而病水,不在皮外而在皮中,是风水较深矣。若证见身肿而冷,状如周痹,周痹为寒湿痹其阳,皮水为水气在肌肤,胸中窒,不能食,为寒袭于外,气窒于中。反聚痛,暮躁不得眠,乃热为寒郁,而寒甚于暮。寒湿外淫,必流关节而痛,此为黄汗。若咳喘而不渴者,系水寒伤肺。状如肿者,为气攻于表。证同皮水,故曰发汗则愈。然此诸
病,若其人渴而下利,小便数者,则不可以水气发汗治之,恐伤津液也。
前226节云风水外证,骨节疼痛,本节云骨节反不疼,前云皮水不渴,今云渴者,何也?盖风与水合而成病,其流关节者,则骨节疼痛,侵入肌肉者,则身体酸重,由所伤之处不同也。又皮水不渴者,言病方外感,未入于里,故曰腹如鼓,不渴,犹可发汗而解也。今谓渴而不恶寒者,所以别于风水之不渴而恶风也。渴者,水气外留于皮,内搏于肺也。
本节共分五段。首言风水恶寒有表证。第二段言皮水与风水同,不言肿,省文也,仅以皮水不恶寒为异。第三段言黄汗状如周痹,《灵枢》谓周痹即是历节。第四段言脾胀(系肺胀之误)是肺循环淤血性水肿证。最后第五段总论黄汗不可汗,风水、皮水皆可汗。若渴而下利,小便数者,仍不可汗也。
230.里水之越婢加术汤证
【原文】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
【讲义】
里有水则脉沉,小便不利。水溢于表则一身面目黄肿,故用本方以散其水。假令以次十四字系注文。
麻黄为肺家专药,今脉沉而用麻黄,盖气行水利,脉道自开,沉者即浮矣。
231.水兼宿疾之脉证
【原文】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下之即胸满短气。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讲义】
此二节言水病别有宿疾,人各不同,当从趺阳脉与其旧疾见证别之。趺阳脉当伏,非胃气之本脉也。水蓄气伏,故脉亦伏。《脉法》曰:伏者为水。今反紧者,以其腹中素有寒疾故也。寒则宜温,而反下之,阳气重伤,即胸满短气。其反数者,以其胃中有热故也。热则当消谷而小便数。今反不利,则水液日积,故欲作水。上半段属阳气竭者,水与寒积而不下。下半段为阴气伤者,水为热蓄而不行。并举以见水病之源。
232.气血与水之关系
【原文】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讲义】
亲浮脉则热,热在上也。迟脉则潜,气潜在下也。热浮属虚,气潜则寒,热潜相搏,名曰沉者,乃虚热乘上,元气潜下,则血气不举而脉沉。脉浮即热,客气为热也。数脉即止,真气为止也。真气为客气所抑,则伏而不升。沉伏相搏名曰水,言气血从上而下者。不返而沉,真气从下而上者,停止而久伏,旋转之气血几乎息矣。阴邪乘之,滞而为水,沉则络脉虚,气血在下,故络脉空虚。伏则小便难,真气不能从下上,水不运,故难。气血不能运行,水停皮肤,水病作矣。
233.水将成之脉证
【原文】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讲义】
寸口候表,弦紧为寒,寒则表气不行,不能以卫肌肤,故恶寒。气不行,则水饮不宣,但走入肠间而为水,此言水之将成。
《脉经》寒疝篇尚有“紧则不欲食,弦紧相搏,则为寒疝”等文。
234.水既成之脉证
【原文】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讲义】
少阴是肾脉,紧是寒邪凝滞正气于内,紧则为痛者,气不能通也。沉是肾气郁而不宣,不能下达,沉则为水者。若决渎无权,小便即难,三焦壅闭,水泛滥也。
235.水病脉象
【原文】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讲义】
水为阴,阴盛,故令脉沉。又水行皮肤,营卫被遏,亦令脉沉。若水病而脉出,则真气反出邪水之上,根本脱离而病气独盛,故死出与浮不同,浮者上盛下弱,出则上有下无也。少阴篇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与此义通。
236.水病脉证
【原文】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
【讲义】
此真消渴病。水不化津则渴,渴则饮,饮则蓄水,水则阻气,气阻则脉伏。
237.水病可下者
【原文】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讲义】
目下有卧蚕者,下眼胞肿,如有蚕也。面目鲜泽者,皮下有水也。《内经》云:色泽者病溢饮。其人初由水谷不化津液,以成消渴,消渴必多饮,多饮则水积,水积则气道不宣,故脉伏矣。《医宗金鉴》云:腹者,至阴脾也,故病水必腹大。水蓄则小便不利,沉绝即重按有而再按之无。腹大,小便不利,里水已成,故可下之。十枣之属可酌用之(按水病可下)。唯236一节,亦非真消渴证。盖胃水外溢肌肤,不溉喉舌,故作渴也。
238.下利后水病之因
【原文】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讲义】
因肿,《脉经》及《医宗金鉴》作阴肿,阴囊水肿也。下利后见胃伤津亡之证,伤胃气则水易妄行,亡津液故渴欲饮水。若小便不利,则水无从泄,故腹满阴肿,是为水肿之兆。若小便自利,则水从下泄,汗出则水从外泄,水有所泄,虽多饮亦不病水也。本节言病后引饮而小便不利者当病水,重在胃气故也。
239、心水病证
【原文】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讲义】
此言水气附于五脏,而另成一五水之证,与痰饮篇水在五脏同一笔法,或非经文。《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又云:诸病水者不得卧。痰饮篇云: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是以云身重少气,不得卧,烦躁也。其人阴肿四字,当在肾水节内,盖心脏病不阴肿也。
240.肝水病证
【原文】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讲义】
肝病见于胁,故肝经有水,腹大而胁下痛。少阳为阴阳往来之道路,有邪窒碍,不能自转侧。肝喜冲逆而主疏泄,故时时津液微生,水下降则小便不利者又续通,此水邪随肝往来升降之气上下行也,此颇似门脉淤血之证。
241.肺水病证
【原文】
肺水者,其身胂,小便难,时时鸭溏
【讲义】
《医宗金鉴》云:肺主皮毛,行营卫,与大肠合。今有水病,则水充满皮肤。肺本通调水道,今水不得从小便去,反从其合与糟粕混,成鸭溏也。
242.脾水病证
【原文】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短气,小便难。
【讲义】
尤氏云:脾主腹而气行四肢,脾受水气,则腹大四肢重。津气生于谷,谷气运于脾,脾虚不运则津液不生,而少气小便难者,湿不行也。
243.肾水病证
【原文】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讲义】
肾为胃之关,关门不利,故令聚水而生病,是以有腹大脐肿之证也。腰痛为肾之外候,膀胱为肾之府,故不得溺。水不下泄,浸及睾囊,而为阴汗,流注下部,而为足冷。肾被水邪,则上焦之气血下趋,故其人面反瘦。
尤氏云:身半以下,肾气主之,肾为阴水,亦为阴,两阴相得,阳气不行,而湿寒独盛。面为阳,阴盛于下,则阳衰于上也水病虽分五脏,苟异其地者,不同其邪,治之者,异其处,不当异其法也,桂附地黄丸主之。
244.水病治法
【原文】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讲义】
诸有水者,谓诸水病也,治之当知表里上下分消之法。腰以上肿者水在外,当发汗乃愈,越婢、青龙等汤证也。腰以下肿者,水在下,当利小便乃愈,五苓、猪苓等汤证也。陈莲舫氏云:大人小儿凡通身浮肿喘急,小便不利,自下而上者,名阴水;自上而下者,名阳水,俗名河白。用河白草浓煎洗浴。此草三尖底平,叶底及梗有芒刺。阳水用无刺者,阴水用有刺者,一二浴后而小便利,浮肿自消,神效。
按:河白草即雷公藤之古籍别名。
245.血分脉证之
【原文】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女子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日血分。
【讲义】
尤氏云:此合诊寸口趺阳而知,为寒水胜而胃阳不行也。胃阳不行,则水谷不化,水谷不化,则脾胃俱衰。脾气主里,故衰则鹜溏。胃气主表,故衰则身肿也。少阳少阴,但受气于脾胃,脾胃衰则少阳脉卑而生气不营。少阴脉细而地道不通,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血不通,所以然者,皆阳气不行,阴气乃结之故。曰血分者,谓虽病于水,而实出于血也。
寸口应浮,今见沉为有水。水因何得,因寒故迟。
土衰则水盛,水盛则趺阳脉伏。土衰则水谷不化。
246.血分脉证之二
【原文】
师曰:寸口脉沉而数,数则为出,沉则为入,出则为阳实,入则为阴结。趺阳脉微而弦,微则无胃气,弦则不得息。少阴脉沉而滑,沉则为在里,滑则为实,沉滑相搏,血结胞门,其癥不实,经络不通,名曰
血分。
【讲义】
本节不类经文,不释。
247、血分水分之别
【原文】
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讲义】本节似注文不释。
248.水病误施吐下之变证及救治法
【原文】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荣卫相千,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钦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欲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卫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讲义】
本节亦不类经文,唯水病多见此证。身面四肢肿,小便不利,诊脉后,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云云。问师其脉象若何?师答曰:寸口脉沉紧,为水寒结在关元下焦部分,即腹底盆腔内有积水也。此等腹水,有终身不见症状,死后解剖始知者,故曰始时当微(当有作尚之说)年盛不觉,中年以后,身体各种机能渐次衰减,荣卫流行不畅,阳损阴盛,腹水上冲而动,乃有喉咽塞噎,胁下急痛之证。医以为留饮之类,而用峻剂大下之,冲击之气不去,其病不除,下之不去,后复吐之,益虚其胃,以生内烦,遂咽燥欲饮,小便不利,水谷不化,而面目手足浮肿矣。医见状,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水乍去,则如小瘥,既而水去能食,饮食过度,肿复如前,上冲如故。胸胁苦痛,像若奔豚矣,其水既扬溢上冲,则浮咳喘逆俱作。此病是先有积水,迨正气衰则冲逆发动,后因误下误吐而胃虚,而浮肿咳喘。师谓此时当先用苓桂味甘之类治其冲气,冲气既低,再治其咳,咳止,喘当自差,最后乃治其腹水本病。汤本氏谓:误治冲气像若奔豚者,可与苓桂味甘汤。其他诸证,皆可与半夏厚朴汤。
249.风水之防己黄芪汤证
【原文】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讲义】
本节大义,详痉湿暍篇,仅风水、风湿病名不同,余皆相同,由此可知水与湿不二也。
250.风水之越婢汤证
【原文】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讲义】
尤氏云:本节与上节证同,而治法不同。麻黄之发阳气,十倍防己,乃反去黄芪之实表,增石膏之辛寒者,盖脉浮不渴句,或脉浮而渴之误。渴者热内炽,汗为热逼,与表虚汗出者不同,故以石膏清热,麻黄散肿,而不事固表耳。本方为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五味组成,较大青龙汤少桂枝、杳仁二味。本方主治“蛇鼠毒犬咬伤,将血榨出,服本方效”“又产妇血晕子痫”“又烫火伤在尚未带水气之先,于麻油置盐,加辰砂少许,涂之即效,延久有肿者服本方”。
251.皮水之防己茯苓汤证
【原文】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
【讲义】
聂聂动与润动同,因水毒停滞于肌肉,废物不能排除,末梢运动神经自家中毒,故润动也。此证为肌表有水而聂聂动,表虚者,为防已茯苓汤所主之证也。
【方剂】
防己茯苓汤
防己三两,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本方治两手及头振摇不已。
252.里水之两方治
【原文】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讲义】
《医宗金鉴》云:里水之里字,当是皮字,岂有里水而用麻黄之理?阅此自知,是传写之误。皮水表虚者,防己茯苓汤证也。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术汤。无热者,甘草麻黄汤证,使水发汗从皮去也。又越婢汤必有脚弱口渴、小便不利等证,甘草麻黄汤所无也。
按:甘草麻黄汤即甘草二两,麻黄四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253.阴水与风水之方治
【原文】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讲义】
水病脉沉小者,属少阴虚寒证。不沉小而浮者,为风,皆可发汗而愈。脉沉之少阴证宜麻黄附子汤发汗,脉浮之风,则宜杏子汤。无水虚胀者为气之句,乃注文,盖言气虚散漫,不宜发汗也。
【方剂】
麻黄附子汤
麻黄三两,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杏子汤
麻杏石甘汤,待考。
254、皮水之蒲灰散证
【原文】
面皮水者,葡灰散主之。
【讲义】
厥而皮水者,属水邪外盛,隔其身中之阳,不行于四肢,此厥之成于水者,去其水则厥自愈,不必以桂枝、附子之属助其内伏之阳也。
按:本篇首论四水,而证仅风水、皮水,不及正水、石水,又治法云可下、可汗、可利小便。又仅论发汗,不及攻下之法,未识是否脱简。
【习题】
1、何谓四水及其脉证?
2.越婢汤与越婢加术汤之主治有何异同?
3.防已黄芪汤与防已茯苓之主治有何异同?
4.风水、皮水各以何方为主?
255.黄汗之芪芍桂酒汤证
【原文】
问日:黄汘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讲义】
本证之身体肿,因肌表郁水多,肌表之郁水,盖因正气之衰弱,故黄芪用之独多。发热是因气血之郁滞,今因发热而汗出,因汗出而渴,故曰发热汗出而渴。风水之证,身肿,脉浮汗出,虽与本证近似,而本证脉沉,风水汗不黄为异。盖风水因感外邪,故恶风脉浮。本证因阳气不宣,故虽发热而脉仍沉,云自沉者,即指脉本身不能浮出,非有物所阻而沉也,故风水为内水与外风邪相合。黄汗为水热交蒸,按227节云“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229节云:“身肿而冷,状如周痹。”本节云:“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256节又云:“剧者不能食,身疼重,小便不利。”合而考之,病邪初受,未郁为热者,则身冷,小便利,口多涎;久而郁热者,则身热而渴,小便不利矣。又本证发热身肿痛,口渴,皆与历节相似。历节之诱因为外湿,黄汗亦云水从汗孔入得之,是两证之病因病证俱相似。唯本证因高热而呈溶血性黄疸之外证,历节则因外邪诱起。又本证与黄疸之外形相似,治法不殊,故下节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兼黄疸也。
【方剂】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医宗金鉴》云:黄芪、桂枝解肌邪以固卫气,芍药、苦酒止汗液,亦摄营气。营卫调和,其病已矣。
256.黄汗之桂枝加黄芪汤证
【原文】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晌动,晌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讲义】
本节应分五段。首二句为黄汗通证,以下曰历节,曰劳气,曰生恶疮,以其与黄汗相似,而实不同。举以示例,湿就下而流关节,故黄汗病两胫冷。若两胫热,则属历节,历节必兼寒邪,周身亦发热。其食已汗出者,为胃气外泄。暮而盗汗,为营气内虚,均属虚劳之证。汗出色不黄,非黄汗也。若汗出已,而热不为汗衰,反发热不止,在外则铄皮肤而枯槁,在内则溃脉烂筋而生恶疮也。夫湿盛则身重,汗出湿去则身轻,汗出湿虽去而正气亦必损,久久散阳,故阳衰而身润胸痛。上焦阳虚则腰以上汗出,下焦湿盛而为腰髋弛痛,湿滞皮肤,故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湿内蓄伤脾而不能食,肌外伤而身体疼重。若烦躁,小便不利者,是水气无从出也,蕴蓄肌中则为黄汗。按:劳气、甲错、恶疮虽与
黄汗有异,亦皆本方所主。血痹虚劳篇之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建中汤药物皆相似。外科以黄芪为排脓生肌之剂,可以知矣。
【方剂】
桂枝加黄芪汤
即桂枝汤原方加黄芪二两。本方与前方芪芍桂酒汤皆主黄汗,前方肿而本方不肿,前方汗必黄而本方汗不必黄也。
257.气分之病理
【原文】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
阴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湖,名曰气分。
【讲义】
微则为气者,气不足也。寒气不足,统寸口趺阳而言,气血俱不足也。寸口脉迟,与涩并见,是因血不足而寒。趺阳脉迟与微并见是因气不足而寒,于是手足无气而逆冷,营卫无源而不利,因之脏腑之中真气不充,邪气乃盛,致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即后所谓失气遗溺之端。营卫俱劳者,因不足而劳,阳气温表,不通则身冷,阴气荣里,不通则骨疼,不通者是虚极不能行,与有余而壅者不同。若阳先行而阴不与之俱行,则阳无所守而恶寒矣。阴先行而阳不与之俱行,则阴无所用而痹不仁矣。盖阴与阳常相须为用,不可或失,失则气血不续,而邪乃着不失则上下交通而邪不容,故曰阴阳相得。其正气乃行,大气一转,其邪气乃散。邪气不散曰实则失气,正气不行曰虚则遗溺。曰气分者,谓寒气不足,必阳虚而病气也。《医宗金鉴》云:下节之桂枝去芍药加黄辛附汤,为气分之正治法。
258、气分之正治法
【原文】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讲义】
此言病气者,常病水,气之流行,常无壅滞。今虽病水,实由于气,气分者是气不通行而胀,血分者谓血不通利而胀。盖气血不通利者,必水亦不利而小便少,腹中水渐积而为胀矣。气分病多发于上,故举心下坚大。血分病多发于下,故举血结胞门。又气分先病水胀后经断,血分先经断后病水胀也。
【方剂】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炮),麻黄、细辛各二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按:本方可治上节之证,大气一转,为治万病之精义,而于血证为尤要。如劳咳、疮痈、吐血、咳血,不可为者,与本方每收意外奇效。
259、枳术汤证
【原文】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讲义】
本节与上节经文相同,只少气分二字。盖上节因气分而成水证,治以行气为主,本节虽证同而以去水为结,俱见仲师立法之妙。临证审慎不可忽也。
【附注】
盘为盛物之器。《难经》云:“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按:旋杯,盖覆杯之误。《本经》云: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难经》:“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本节之证,言心下坚大如盘,其状中高边低,按之外虽坚,而内则无物,故曰覆杯。此所以为水饮之腹诊也。本节之证,与木防己汤之痞坚,十枣汤之痞硬满,甘遂半夏汤之坚满,大陷胸汤之石硬,其形状虽不同,均属水饮,但以缓急轻重及兼证之异,故主方各有不同耳。汤本氏谓本证系肝脾二脏之一脏肿大,连及心下者,然此证单用本方者少,合柴胡剂用者多。
【方剂】
枳术汤
枳实七枚,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习题】
1.黄汗与风水之脉象有何不同?
2.黄汗与历节症状有何不同?
3.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枳术汤
四方之见证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