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青年如何学会看清世界
科研证明,现代人的大脑容量虽然高于远古智人,但是已开发部分,却低于远古智人。
为何会有如此奇诡的现象?这是因为,随着人类不断进化,人类社会的组织性越来越严密,协作程度越来越深入。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演变,每个远古智人都需要具备全面的生存能力,每个现代人都只是具备某几个领域的专业能力。
仅从个体生存能力的角度看,人类是越来越弱小。
远古智人时期根本不存在人类整体这一个概念和组织形式。从人类整体角度看,现代人整体爆发的力量远高于远古智人,这是因为知识的积累,工具的使用,产品的开发。
现代人通过分工协作,实现了人类整体不断进步和超越。
随着现代人的分工协作越来越精细,人类个体掌握的技能也越来越单一。这样的分工与蚁群的职业化分工没什么本质区别。
这种分工有利于以流水线标准化形式批量培养技能型人才。基于精细化分工的前提,现代人在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时,通常采用模块化教学。
相对于职业技能模块化的学习方式,宏观概念和信息的传递不容易以模块化方式进行。通常也难以通过自我认知找到自我修行的方法。
基于这个因素,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出具备多种技能的优秀人才,宏观角度的大三观却很不清晰,对世界缺乏整体的认知,对未来缺乏明晰的规划。
古人云,上下四方为之宇,古往今来为之宙,上下四方是空间,古往今来是时间,宇宙两个字联系起来就是四维。
人类在漫长的探索中,逐步建立了确定的四维概念,也就有了对世界的宏观感知。建立在世界宏观感知下的格物致知,就是对事物规律的探索和研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的本源对众生是平等的,不为个人而改变。天地万物,都摆脱不了天地本源规律的限制。
在工作生活中,要看清事物的本相,从古今天地的宏观感觉切入,比较容易做到。
这样的自我修行方式,适合中年人教育子女,适合青年人自我修行提高,更是追寻古圣之路,寻求社会真理,最终修身齐家安天下。
1 大
“大”,就是要有宏观思维,有大局观,大视野,大心胸,大志向。主要是指看待事物问题的空间感,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感。通过全方位的研究事物,进而看到本相。
在看到事物的真相和结果之前,如何评估目前采用的方案是合理科学的呢?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呢?既然未来是不可预知的,那么在起步时就应该采用积极进取的策略,遵循事物本来的规律去推进,顺天承运,顺势而为。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在行动之前,在对事物发展施加影响之前,先把事物演进的规律看明白,然后再介入。
这个原理完全符合圣人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说起来非常容易,要做到却是极难。王阳明原本很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法,七天七夜认真观察竹子,但最终没悟出竹子的“理”来,反而病了。
于是开始“致良知”,否定了“格物致知”。主张“内省”,提高自身修养,从“心”思考事物的规律,达到“知行合一”。
很多喜欢王阳明的人看到这个故事,自然就否定了朱熹。那么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致良知,到底哪个更合理呢?为何两者不能相辅相成呢?阳明先生当年格物的方法合理吗,为何不采用更合理的方法呢?
如何才能在行动之前就能够把事物规律看清楚呢?从宏观层面建立模型,设计合理的架构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宏观,简单的描述就是跳出内心的小天地,将思想解放,神闲若定,瞬游万里。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被困难阻挡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此时如果意识到面临的困境,放大格局,建立全球视野,关注未来趋势,从更广阔的环境中去寻找更优秀的解决方案,必然可以摆脱困境,找到前行的道路。
2 远
“远”,就是既有历史感,又有未来感。在时间的长河中,要有厚重的历史感,通晓古今,以史为鉴,这不是空话。毛主席赠柳亚子所言“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感就是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有正确的预判。
人类在时间的长河中漫步,一条条溪流向前流淌,有可能入海,有可能干涸。我们身处此时此刻,随着命运长河的浪花浮沉不定,时间,到底要将我们带到何处?你无法知道自己的未来,但你知道自己过往。
面对一个事物,如果你看不清它的现在,可以尝试探究它的过去。过去,历史,会告诉你很多秘密。逆水而行,追本溯源,走到开始的那一刻,自然而然就推理出现在的这一刻。这种方法,在各种探险探案中最是常见。
古人云“空穴来风,其来有自。”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讲到的现象和规律。简单的说,就是认为风的到来,是有本源的。
身处一个迷局之中,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真伪难辨,就像是空穴来风一样。多少人被空穴来风搞得晕头转向,却恰恰忘了后面还有半句:其来有自!就是指事情的发生、发展有其来由,并非偶然。
江湖术士,为人算命的时候会说,“算不准不要钱,算准了过去还不要钱,预测未来才要钱。”
算准了过去,只会让你感觉佩服,却很难让你心甘情愿献出财物。只有解决了你未来的难题,你才愿意付出代价。这就是人们最常见的心理,总想预知未来。所以对推背图之类十分迷恋。人们为什么对预测未来如此孜孜以求呢?那是因为预测事物的未来本来就是是最难做到的啊。
看清事物的现状,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这是比较高端的人才有的能力;在研究事物本质时,有意探寻它的既往曾经,这算是掌握了比较好的方法;要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就需要先做到前面三点。做不到前面三点,却奢谈推测未来,那不是推测,是猜测。
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有意识的将把时间这个维度置于其间,追本溯源,理清现状,看清本质才能预测未来。
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学习,纵成不了袁天罡、李淳风这样的天师,也足以成为俗世的达人。
3 高
“高”,北宋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写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两首诗都讲透了浅显又深刻的道理。苏王两人都是高才无比,诗也极具哲理性,常被人用来自省。
立足点比别人高一点,看的会比别人远一点是不够的。站在山顶看山脚,群山走向了然于胸,却看不到龙脉的真实走势。这只能是相对优秀的一种状态。
真正要做到超出世俗,超越平庸,就需要真正的高,要有一种俯瞰的感觉,不是站在山顶看群山,而是站在云端看群山,万物皆为我所有也。
平凡人看事物,往往是深陷局中,不可自拔,为蛛丝般的各种矛盾所缠绕,就像是坠入蛛网的苍蝇,何其无奈。此时此刻,凝神静思,忘却自身所处,灵魂出窍,俯瞰自己,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圣人说“人欲净尽,天理流行”,说的是心里起来的都是善,与天心相合。可是什么是天心呢?天地不仁,天心就是无心,无差别心,与天至善,最后,既不起善念,亦不起恶念,这就是至善至美的状态。
为什么不起善念不起恶念就是至善至美的状态呢?这里讲的至善至美,不是道德范畴的善与美,而是客观世界的善与美。如果一个人的主观世界完全融入自然,与客观世界完全契合,达到天人合一,不正是至善至美的状态吗?
从这个角度看,要实现精神层面的高,真的是不容易啊。从修行角度来看,需要首先做到“忘机、忘我”。
青年人建立了大、高、远几个维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发现天地本源的规律,看透世间万物的本相。
普通人做到这些,基本上可以达观知命,不会迷失于滚滚红尘之中。